APP下载

专业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探讨

2018-01-17张成兴李丽慧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总评毕业设计论文

张成兴,李丽慧

(许昌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土木工程是建筑,岩土,道路桥梁,铁路隧道,地下建筑,港口等工程的统称,其内涵为用各种建筑材料修建上述工程时的生产活动及相关工程技术,如勘测,设计,施工等,要求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1]。因此,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应用型专业。在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除必要的理论教学环节外,实践教学环节是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过程中关键环节。而毕业设计(论文)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主要途径[2]。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在校期间专业教育中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学生可以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并加以综合的分析运用,对学生收集设计资料、分析设计资料,结构计算和计算机绘图等是一次全面的锻炼[3]。是对所学主要专业课程的一次全面、彻底的总结、提炼与升华,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将反应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的达成与否,也是高校教育质量的直接反映[4]。

许昌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2011年5月,2013年7月正式独立运行,其前身是设置于1995年的城镇建设专业,2005年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开始招生。土木工程专业2016年12月获批许昌学院第一批转型发展建设项目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育项目之一,于2017年1月获批2016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在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如何培育“地方性、应用型、服务性、国际化”的应用型人才、如何提高学院办学能力、如何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社会竞争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实际环节中关键一环更应该引起重视。

1 现状分析

土木工程学院现有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城市地下工程方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2015年开始招生),工程造价专业(2014年开始招生)三个本科专业。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和土木工程专升本为例进行研究探讨。

1.1 生师比过大,教师资源不足

本文给出了近5年毕业生人数统计情况,见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5年时间内,毕业生人数呈上升趋势,2015年毕业生人数达到237人。其中本科生174人,专升本63人。2016年和2017年相对2015年有所回落,但毕业生人数仍维持在200人以上。而土木工程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46人,扣除其他专业教师,能指导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包含交叉专业教师)共计18人,人均11人。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人均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人数不超过8人,说明专业教师资源不足。另外也能折射出教师指导时间和能力有限,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提高没有保障。此外本专业有在校生(包括国际教育学院中俄土木工程和中美土木工程)1000余人,生师比为56:1,生师比过大也是导致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1 土木工程专业近5年毕业生信息

1.2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明显偏低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其计算方法如公式(1)所示。

式中:G——毕业设计(论文)总评成绩;G1——毕业设计(论文)审阅成绩;

G2——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G3——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

图2 土木工程专业近5年本科生毕业答辩成绩分布图

图2至图5分别给出了近5年本科生和专升本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和总评成绩分布图。从这一系列图可以看出,毕业设计(论文)的总评成绩和答辩成绩不相匹配,说明毕业设计(论文)总评成绩有一定的水分在里面,尤其是从分布图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答辩成绩都集中在61-70分之间,说明答辩环节学生表现一般,〉90分者很少。2013年至2016年4年时间无论本科和专升本,毕业生的答辩和总评成绩未有超过90分者,81-90分所占比率平均值为9%,2017年毕业设计(论文)总评成绩〉90分者只占1.41%。综合来看,毕业设计(论文)总评成绩偏低。此外,为了达到学生毕业要求和学分绩点要求,指导教师会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审阅成绩适当提高,使之达到毕业要求。

图3 土木工程专业近5年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总评成绩分布图

图4 土木工程专业近5年专升本毕业答辩成绩分布图

图5 土木工程专业近5年专升本毕业设计(论文)总评成绩分布图

图6 2017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和总评成绩分布图

图6给出了2017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和总评成绩分布图,从该图可以明显看出答辩成绩不理想,峰值出现在61-70分区间段,而总评成绩优于答辩成绩。不及格率也由原来的11.97%降低到7.04%。答辩成绩不符合正态分布,而通过指导教师的审阅成绩和评阅教师评阅成绩的组合,使得最终的总评成绩符合正态分布,峰值主要集中在71-80分,占54.23%。

1.3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类型单一

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为例,毕业设计题目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以及指定选题和自拟选题。图.7给出了2013年至2017年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类型分布情况。从该图可以看出毕业设计题目以实践研究为主,理论研究题目在5年时间内仅有4篇,所占比例甚少,题目类型呈现单一化,这和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中的12条毕业要求不相符合。此外,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真题真做比率达到一定要求,但从历年的毕业设计(论文)来看,真题真做比率极低,甚至个别教师杜撰的毕业设计任务书给出的设计条件不足且不符合实际情况频出,这就使得毕业设计(论文)在执行的过程中把控不严,整个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呈现一片混乱的迹象。

图7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类型分布图

1.4 其它问题

毕业设计(论文)除上述问题外,还存在其它问题。如:①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过程中,由于学生考研或毕业实习等情况的影响,使得学生投入毕业设计(论文)时间不够,直接导致其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低劣。②指导教师除资源有限外,对学生指导的次数和指导深度不够,导致学生和指导教师沟通不畅,也是使得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低下的原因。③院级层次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视程度不够且过程控制不够完善,虽有资料收集和审查过程,但也仅限于形式,不能有效反馈真实信息给各个管理口和个人。④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过程中应安排相应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的场所,但是目前用房紧张,导致毕业生像放羊,每天不能有效监控是否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⑤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一般以施工图或组织设计等作为最终成果,内容专业性强,与我国当前制图、施工等规范紧密结合。指导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研究领域往往无法全面满足毕业设计成果的需求。教师指导分散、片面、单独指导是当前土建类毕业设计指导环节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综上所述,许昌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要想满足专业认证要求,需针对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到相应的改革措施,使得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高,提升学生专业分析能力,行业竞争能力,进而培养出“地方性,应用型,服务性,国际化”的应用型人才。

2 改进措施

2.1 实施因材施教、分层培养并和课程设计相结合

因材施教,分层培养并和课程设计相结合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①在进行毕业设计题目确定过程中,应尽最大程度实现毕业设计真题真做,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系统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②毕业设计内容多样化。根据不同的学生爱好和兴趣,根据学生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毕业设计题目的双向选择,如在毕业设计题目出题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工程结构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概预算的形式进行,同时可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实验进而撰写毕业论文。③对于参加并在较高层次的创新创业项目获奖的学生进行学分转化而不需要进行毕业设计环节。④课程设计是毕业设计的子系统,因此可以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一体化,在进行课程设计过程中为毕业设计做好铺垫。

2.2 毕业设计与就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毕业设计环节是土建类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主要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土建类专业本科生综合应用所学工程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和相应技能,解决具体的土木工程设计问题所需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毕业设计应与就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主要体现在:①校企合作进行毕业设计指导,通过企业的培养,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工程思维和工程情境,提高学生对工程的认知和相关专业规范的识读与应用。②就业单位参与毕业设计环节,可以根据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需求和能力需求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培养,可以提高毕业生系统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研究能力。

2.3 毕业设计应体现创新意识培养、绿色意识培养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对于土建类毕业生应达到12项毕业要求,其中应满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毕业要求,因此毕业设计应体现创新意识培养和绿色意识培养,主要改革措施如下:①在毕业设计环节在指导教师命题过程中,对于每一个毕业设计题目应设置自主创新意识的环节,让学生在特定设置的工程情境中寻求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②毕业设计环节应设置绿色环保设计环节,在设定的特殊情境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如节水、节材、节能、节电、环境保护,进而提高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为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2.4 毕业设计应体现使用现代工具能力、遵守职业规范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土建类毕业生应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和模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针对这一要求,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这一教学过程中,改革措施如下:①要求学生会查阅相关文献,并能根据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进行资料的检索、整理、总结,最终给出自己毕业设计(论文)的设计思路、方法等。②要求学生掌握土木工程应用软件,如AutoCAD、天正建筑、Midas、PKPM、盈建科(YJK)等,根据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建模计算,绘图,出图。③要求学生查阅相关专业规范,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等,并能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得以准确应用。

3 结语

本文以许昌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专升本)2013年至2017年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资料分析入手,发现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专升本)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众多问题。如生师比过大,教师资源不足,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偏低,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类型单一等。针对现存问题,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本文提出符合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科学、有效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建议和方法。如因材施教,分层培养并和课程设计相结合,毕业设计与就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毕业设计体现创新意识和绿色意识培养等。这些改进措施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提高其环保意识,增强创新开发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李永梅,赵均.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J].高度理科教育,2008,77(1):92-95.

[3] 周林聪,邱建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124-126.

[4] 郝哲.对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1):100-104.

猜你喜欢

总评毕业设计论文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踏花归去马蹄香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掀起盖头识面目,明确导向巧备考——2018年高考“语言文字与运用”试题总评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