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肥胖症护理干预分析

2018-01-17王爱萍

医药前沿 2018年35期
关键词:肥胖症饮食小儿

王爱萍

(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 江苏 南京 210029)

小儿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临床诊断中当小儿体重计算超过标准平均体重20%时即为小儿肥胖症,小儿肥胖症的常发年龄段包括婴儿期、五六岁以及青春期。小儿肥胖症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活动量少、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小儿肥胖症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不良影响,若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为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埋下引子,需要注意通过治疗和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病情[1]。为具体了解小儿肥胖症的护理干预内容,本文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小儿肥胖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护理干预内容进行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小儿肥胖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41例,患者年龄10个月~12岁,平均年龄6.97岁。

1.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 小儿肥胖症患者需要接受心理护理,很多小儿肥胖症患者发病时期已经具有一定思考能力,周围人的议论以及身体上的负担都会对患者心理造成不良影响,若没有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很容易让患者从小产生自卑、消极、偏执等不良心理。对小儿肥胖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需要从患者的性格特点以及病情状态出发,首先要指导小儿患者正确的认识小儿肥胖症的病情,不能一味的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而应当科学正确的引导他们对自身的情况进行认知,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勇敢面对生活,同时提高自制力,做一个健康向上的人。部分小儿患者由于受到朋友、同学的嘲讽,心灵上受到打击,对于心理受挫的小儿患者应当格外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首先了解小儿患者的不良心理来源,而后从实际出发对患者进行安抚和鼓励,尤其要表现出对患者的信任,相信其可以痊愈,从而提升患者自身对治疗成功的信心[2]。另外小儿肥胖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脆弱,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语言以及护理态度,发自真心的为患者提供关怀,杜绝背后议论患者。有部分小儿患者心理状态比较复杂,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以及细致的分析再对其进行护理。

1.2.2 饮食护理 对小儿患者进行饮食护理,了解小儿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并为其提供健康的饮食食谱。多数小儿肥胖症患者都有不良的饮食习惯,除了饮食结构上的不健康以外,进食习惯的不科学也会影响到其身体的肥胖,护理人员要对小儿患者的上述内容进行纠正。首先了解患者的日常饮食结构,并分析患者的饮食喜好,而后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对其饮食进行适度的调整,比如增加患者饮食中健康水果蔬菜的比例,适当减少饮食中油腻、辛辣或其他不易消化食物的数量[3]。另外小儿肥胖症患者进食过快或者不规律饮食也是产生肥胖的主要原因,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按时进食三餐,并保证每餐的营养与数量满足其身体需要,又能够有效控制体重。很多小儿患者会有挑食或厌食的习惯,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劝导、讲故事或者播放美食纪录片等方式诱导患者健康进食。

1.2.3 运动锻炼 小儿肥胖症患者的运动活动情况直接影响着其肥胖的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患者的肥胖指数为其制定良好的运动计划。小儿肥胖症患者的运动量应当根据其身体脂肪率以及身体素质进行综合的设计,适当增加运动锻炼种类的多样性,尽可能让小儿患者将运动锻炼当做娱乐而不是任务,提高其完成的积极性。鼓励患者家属与患者共同进行运动锻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小儿患者的运动活动[4]。运动锻炼需要科学合理,避免在用餐过后短时间内进行运动锻炼,并注意运动量的控制,避免运动过量造成身体负担过重。

2.结果

经一系列护理干预,本组患者的肥胖症情况均得到控制,患者的护理有效率100%,患者对护理满意56例,基本满意25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为96.43%,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较高。

3.讨论

小儿肥胖症患者的护理干预对于控制患者肥胖情况,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儿肥胖症患者的护理工作需要从患者的心理、运动、饮食等方面入手,通过科学的制定饮食和运动计划,对小儿患者进行积极的健康宣教,从身体上和思想意识上进行双重管控,才能有效控制体重,促进其恢复健康。本次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收治的小儿肥胖症患者护理情况,结果显示,经一系列护理干预,本组患者的肥胖症情况均得到控制,患者的护理有效率100%,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较高。由上可知,小儿肥胖症患者的护理需要从饮食、运动、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入手,通过科学优质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肥胖症情况,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猜你喜欢

肥胖症饮食小儿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针灸推拿用于肥胖症治疗的作用探究
小儿涵之三事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