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宁河谷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

2018-01-16何万敏

凉山文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颛顼五帝高阳

何万敏

2018年1月6日,进入2018年的第6天,

原本是一个普通的日子。

一个首次以高阳文化为研讨对象的全国

性学术会议,却在冬日暖阳高照的冕宁县漫

水湾,悄然召开。来自历史、考古、文化、

民族、民俗、神话等学科领域的权威学者,

包括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

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宫长为,中国神话学

会副秘书长周明,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

和,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副

书记陈井安研究员、副院长姚乐野教授,以

及张新斌、许兆昌、杜勇、王晖、谢元鲁、

彭邦本等咸集,完全称得上是一次高规格、

高水平、高层次的高端学术论坛。经过为期

两天的热烈讨论乃至争论,多数学者达成共

识,向外界正式发布——“五帝”之一的颛

顼,诞生于冕宁县。

《凉山日报》记者作为唯一参与报道的

公开媒体,庚即在8日头版刊发消息《首届

高阳文化与安宁河谷学术研讨会在冕宁召

开,首次明确冕宁是高阳文化故里》,随着

全媒体的推送,此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和一时

哗然。新华社庚即转发,一天的阅读量轻松

突破30万。

研讨会呈现六大亮点

一、研讨会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

精神背景下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

文化强民族强”。本次研讨会在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紧紧围绕

“高阳文化与中华文明”、“高阳文化历史

与传说”,藏羌彝走廊视野下的“安宁河谷

历史、民族、考古与旅游”等问题开展研

讨,是十九大召开后,全国范围内首次以高

阳文化为研讨对象的学术盛会。

二、研讨会是深入探讨中华文明始源问

题、中华民族形成问题的重要会议,是践行

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

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颛顼作为继

黄帝之后的第二帝,是中华文明起源时代

“五帝”时期一个承炎黄启尧舜的特殊时

段。在中华文明及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作

出奠基性贡献的人文始祖。研究颛顼,就是

研究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始源,就是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对此开展学术研

究有利于廓清长期笼罩在中华文明始源历史

中傳说误区,强化对以颛顼为代表的三皇五

帝人文始祖的历史认知,为社会主义特色文

化提供文化素养,增强国人的民族文化自信

心、自豪感。

三、研讨会对颛顼的历史性贡献进行了

全面总结与科学定位。主要贡献有五:

1、颛顼集成黄帝人文传统,是沿着黄帝

法则治理天下,进一步奠定中华文化根基的

关键人物。

2、颛顼是治水兴农的先驱者之一。是黄

帝之后,大禹之前,有据可查的“以平水

害”为师为德的中华治水工程的开拓者,实

为治水兴农之先师,被尊为“水帝”。

3、颛顼是明天象、制历法之学的创始人

之一。

4、颛顼是集成黄帝典章制度人文传统的

奠基性人物。

5、颛顼是开拓中华四域疆土的拓荒者。

其北至幽陵、南至交趾、西至流沙,东至蟠

木,是至四海的第一人,为中华疆域开拓、

凝聚和形成,作出了最伟大贡献的最早的

人。

总而言之,颛顼是五帝时期中华民族形

成、融合与凝聚过程中起着最大作用的一

人。黄帝对五帝文明起源时代作出了开源性

贡献,颛顼则做出了奠基性贡献,颛顼是上

古前三代文化的重要奠基人,为其后大禹作

为华夏国家文名始祖起了孕育、培养和奠基

的作用。

四、研讨会首次从学术视角明确冕宁是

高阳文化故里。

长期以来,颛顼诞生地争论颇多,各地

各执一词。本次研讨会在对冕宁县颛顼历史

传说进行全面收集整理的基础上,从历史文

献与考古发掘两个层面对颛顼诞生于以冕宁

为中心的安宁河流域提供了学术支撑。冕宁

县广泛流传着和颛顼故事传说,并分布着大

量的历史遗迹,各种文献对于颛顼记载颇

多。随着近年来考古发现,在冕宁境内出土

大量的房址、墓葬、灰坑、窑址等新石器时

代器物,对颛顼诞生于冕宁提供了实物支

撑。另外,安宁河谷特别是冕宁广泛流传着

嫦娥奔月的传说,与会学者对此作了饶有兴

趣的探讨,认为它极有可能是嫦娥奔月的原

型,与颛顼开辟的鲧、禹文化有着密切联

系。

五、研讨会是全国史学界首次从多学科

视野下对安宁河流域进行的学术研讨。

安宁河谷平原是四川仅次于成都平原的

第二大平原,上游从冕宁的泸沽、漫水湾算

起,下游到德昌县城南面的小高结束,全长

100多公里,宽2公里至8公里。是四川西南

地区最适宜的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地域。本

次研讨会集中了全国历史学、考古学、民族

学、人类学、文化学、神话学、民俗学等多

学科领域专家聚集安宁河流域,从多学科视

野对本区域的历史、民族、文化、传说、遗

址等进行了首次全方位的研讨,并进行深入

的实地考察。这不仅是对安宁河流域文化资

源的一次大起底、大讨论,更是对安宁河流

域文化的一次宣传和弘扬。有助于今后安宁

河流域各县统筹协调,做好区域文化品牌的

形塑与宣传。

六、研讨会对冕宁县历史文化资源及开

发利用进行了全面深入研讨。

冕宁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安宁河发源

于境内,又是南方丝绸之路、藏羌彝文化走

廊、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叠加区,境内历史文

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民族文化多

样。囊括了河谷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

化、航天文化等十大类型,极具开发价值。

会议主办方编印的《冕宁安宁河流域历史文

献汇编》,对冕宁的高阳文化进行了深入全

面的收集整理。同时与会专家在深入研讨冕

宁县历史文化资源特征及内涵基础上,就如

何打造安宁河流域文化旅游经济带进行了多

视角研讨,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为冕宁文化

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文化支撑。

因为涉及到地理学、历史学、考古学、

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神话学等诸多学

科,而且讨论又是跨学科进行,这场名为”高

阳文化与安宁河谷”的学术研讨会,堪称一场

“头脑风暴”。

研讨会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先秦

史学会、四川历史学会主办,具体承办方则

是冕宁县人民政府和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

所。

会议达成了《冕宁共识》,公开宣称,

以颛顼为代表的高阳氏,是五帝时期与帝喾

为代表的高辛氏并列的兄弟部落集团。高阳

氏对五帝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做出了

杰出的贡献,形成了“高阳文化”,上承黄

帝,下启尧舜禹,实施“绝地天通”“以民

事命官”的宗教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变革,开

创了上古神话传说时期以人为本的新时代。

高阳文化融入中华文明,其文脉和文化基因

传承至今。高阳氏首领颛顼所体现的文明首

创精神,是中华文明精神家园丰厚的历史遗

产。因此,高阳文化是上古文明起源时代的

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而学界长期以来对此认

识不足,研究不够,这次研讨会集中鲜明地

提出了“高阳文化”的命题,这是进一步深

入探讨复杂多元的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良好

开端。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入研究和

发展下去。

在学者们看来,此次研讨会亮点多多。

最主要的成果显然是,首次从学术视角明确

冕宁是高阳文化故里。

安宁河谷人类迄今五千年

陈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

院、院长助理,别看生于1980年的他年纪轻

轻,却是四川省成昆线考古发掘项目总负责

人。从2013年开始,他到凉山考古调查和发

掘不少于20次。“一般是三五天,最长的时

间超过一年,”他记得,“2016年8月至

2017年9月的一年多里,仅春节回家几

天。”

在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之间的边缘,藏

羌彝走廊由北向南,在这里有着强烈的文化

传播特征。去年10月,正是陈苇所在的四川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在成昆铁路扩

能工程(凉山境)的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重

大收获:在面积两万多平方米的遗址区内,

共清理出近距今4800年至2200年中的2000座

房址、墓葬、灰坑、灰沟、窑址,另有近

8000个柱洞。此外,还出土了青铜权杖、砭

针以及陶器、石器等6000多件随葬品。如此

丰富的遗存,为横断山脉东南地区(川滇黔

交界处)的考古学文化传播交流提供了新

的、更为系统的材料。“这证明南方丝绸之

路開通以前的先秦时期,安宁河谷流域就已

经开始了丰富的对外文化交流。”陈苇介

绍。

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经常在田野上逡

巡探索,最欣喜的莫过于发掘之后的重大发

现。对“安宁河谷绝对是古南丝路上最重要

的环节”的结论,陈苇打了一个比方,如果

我们今天认同安宁河谷是“富庶的粮仓”的

话,那么在那个远古的时代,这里“绝对是

霸王”的地位。他掌握有这样两个数据,迄

今总调查48处文物点,对其中22处文物点相

继开展了考古发掘。

同样在安宁河谷长期从事考古工作的凉

山州博物馆馆长唐亮,谈起这个区域的考古

调查和发掘,也如数家珍。

他列举了几处重要的考古遗址,如横栏

山遗址、董家坡遗址、高坡遗址、沙坪站遗

址等,说明学术界将礼州遗存视为安宁河流

域及金沙江中游地区主要的新石器时代文

化,并提出“大墩子——礼州文化类型”、

礼州类型、礼州文化等命名。这些文化遗存

的辨识与命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安宁河流

域考古学文化的探寻。他详细分析了安宁河

流域的考古学文化面貌,认为新石器文化以

西昌大兴横栏山遗址为代表,该类文化遗存

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而且在安宁河流

域有着广泛的分布,代表了安宁河流域某个

阶段的考古学文化,因此可以将其命名为

“横栏山文化类型”。这类遗存,除大兴横

栏山遗址外,还有马鞍山遗址、椟木沟下层

遗存、营盘山下层遗存、德昌汪家坪遗址和

董家坡遗址等。而西南夷时期,大致在战国至

西汉时期,我国的西南地区分布与活跃着许

多古代民族,这些民族被历史文献统称之为

“西南夷”。与中原地区相比较,“西南

夷”的文化发展是滞后的,当中原地区,包

括相邻的成都平原早就进入铁器时代时,西

南夷还停留在青铜时代,但这个时代却是凉

山考古学文化最为丰富繁盛的时期。

尤让陈苇惊喜的是,过去把安宁河谷人

类年代认定为距今四千年,而现在的器物证

明时间至少还可以往上推—千年。

典籍记载颛项降居若水

就在会上,有学者拿出影印本《九州要

记》,试图证明颛顼就出生在台登县。《九

州要记》为晋朝所出,大致在公元265年。

书中记载:“台登县,有奴诺川,鹦鹉山,

黑水之间,若水出其下,即黄帝子昌意降居

若水,是此邑。”而台登,就在今天的泸沽

镇,属于冕宁古县治地。同时,宋《太平寰

宇记》《太平御览》和北魏《水经注疏》、

清《蜀水经》等典籍,均引用了《九州要

记》的说法。

而围绕若水究竟是雅砻江还是安宁河?

颛顼是否出生在冕宁县?如何认定炎黄五帝

时代的积年问题?学者们各抒己见、深入探

讨。尽管从不同角度的解读颇有分歧,但最

终达成的见识还是基本一致。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彭邦本认

为,先秦以来“昌意降居若水”传说的史实

背景,应主要在雅砻江下游特别是其支流安

宁河流域的冕宁县等凉山州、攀枝花市以及

雅安市西南部一带探寻。因为黄帝族群原本

生息繁衍于陕甘之交的黄土高原,炎黄族群

又在历史上以农业的发明著称,如炎帝更被

尊为农神,号称“神农氏”。炎黄二系由长

期联姻而成稳固的同盟,同为典型的农耕文

化族群。古史传说所谓黄帝之子“青阳降居

江水”“昌意降居若水”,实即黄帝族群的

两个支系由西北黄土高原故地迁徙到了地理

上相对低下的川西地区,他们辗转迁徙所至

的地域,亦即其定居处所,必定是适合农耕

生业之地。我们指出的上述若水下游尤其是

其支流安宁河流域一带,亦很早就已经存在

昌意降居的传说。根据史前社会发展的规

律,综合各方面资料的研究成果,黄帝时

期,其族群已经进入父系时代,婚姻已经是

妻子从夫居之制度和风俗,因此,《大戴礼

记》记“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

昌濮氏,产颛顼”,正好说明颛顼故里就在

这一带。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谢元

鲁教授,则分析认为,是黄帝氏族在向东方

扩展过程中,遭遇强大阻碍,转而通过民族

走廊向南迁徙。因此就不难理解,黄帝之子

昌意降居若水了。其具体位置应是安寧河流

域。因为在汉代以前,这一区域中的河谷平

原地区,就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同时,安

宁河流域位居藏彝走廊的中部枢纽地区,可

以南北控扼走廊的交流,其战略地位十分重

要。黄帝让自己的儿子昌意居此,对控制这

条南北民族迁徙走廊是极其有利的。

有关炎黄五帝时代的积年问题,天津师

范大学历史化学院教授杜勇的看法是,司马

迁在《史记》以《五帝本纪》开篇,明确指

出夏朝建立之前有一个五帝时代,即黄帝、

颛顼、帝喾、尧、舜相继活动于中原地区的

时期。尽管这是后世的一种历史叙事,但从

考古发掘材料看,传说中五帝时代的存在是

无法否定的。今天我们运用文化人类学有关

理论来分析这一现象,把五帝的名号视作当

时部落联合体多位首领的合称,问题就不存

在了。以此为前提来计算五帝时代的积年,

可定黄帝在位300年,颛顼在位78年,帝喾

在位70年,帝尧在位98年,帝舜在位42

年,总计588年。这个积年当然不可能绝对

准确,但作为对应龙山时代的参照系,可以

起到相互释证的作用,应该还是有意义的。

考虑到当时人们生活和医疗条件较差,五帝

时代约当600年。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阶段

成果看,夏朝始于公元前2070年,前推五六

百年的五帝时代,正是考古学上的龙山时

代。可见学术界以龙山时代对应五帝时代,

是有一定道理的。

(责任编辑:罗蓉芝)

猜你喜欢

颛顼五帝高阳
唐 玉真公主 楷书琼宫五帝内思上法卷
他笑了
秦人的祖先
黑色帝王颛顼
秦人的祖先
第三回 三皇五帝(下)
讨账
赵氏的祖先造父
论五帝时代:中国特色之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