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教育背景下田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18-01-16姜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田园博物馆生态

姜琳

不得不承认,我们对每个事物的关注、主动了解都是从它的美开始的,学生也一样,只有当他们觉得课程是美妙的、美好的,才会从内心真正渴望了解它、接近它、学习它,进而学会利用它。我们的工作就是如何把课本、知识、世界变美,变成学生想要的样子。

课程思想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成人对生态重要性的直接认识来源于各类文章和数据,意识到生态系统的某些改变可能颠覆现有的生存环境,而孩子们呢?他们不会注意到那些枯燥乏味的调查报告,也看不懂那些数据变化所代表的意义,只有让他们走出教室、走近田野、走近自然,看看万物生长变化,生态意识才能深入其心。

田园课程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情境式学习,将学生置身于一個具体的环境中,从学生的真实感知和兴趣出发,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式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触摸到自然最真实的存在。

课程资源

1.自然环境

每所学校的校园都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部分,所以每一个花蕾、每一片落叶都是最真实的自然教材,相比那些没有温度的图片和视频,小花园的鲜花、落叶和偶尔出现的昆虫似乎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愉悦的心情、有趣的讲解、激烈的讨论,会连同那些不再枯燥的知识概念一同住进学生心里。

2.自然博物馆

如果课本是理论知识的系统总结,那么博物馆就是真实案例的有序重现,它既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自然界中事物的本来面目,又能尽可能地将它们分类梳理,按照大家习惯的方式一一呈现。博物馆的收藏数量之多,藏品的逼真与精美往往会让学生惊叹,带给他们不一样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去接近、去了解。这里,他们既能找到课本知识的影子,又能发现自己学习知识的片面性,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爱生活、爱学习便有望生根发芽。

3.学科联系

虽然是分学科进行学习,但知识不是独立存在的,田园课程也是如此,每个现实中的问题都需要利用多种学科知识去解决。田园课程是通过一个个的主题和问题将各学科的知识连贯起来,利用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经验,进行综合梳理并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水平。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重新整合是课程实施的必要前提,若在提及某一知识点的时候,学生能脱口而出“我记得某天下午在××见过”“我记得××博物馆对它的介绍是……”,我们就成功了,因为此时的学习资源已经不单单是课本,更多的是来自于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和感知。

课程实施方式

田园课程的实施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真实感知为基础,带他们熟悉校园的一草一木,给校园植物挂上“身份证”,去植物园、湿地公园进行田园考察,在亲身体验、团队合作中感受自然的魅力。

田园课程的内容开发和实施还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并融入当地特色。自然资源丰富的乡村学校和自然资源缺乏的城市学校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方面就各有不同。乡村学校的田园课程能就地取材,房前屋后都是田野考察基地,学生观察到的都是自然生长状态下的动植物,能对它们的生存环境及自然形态有最直观的了解。这些动植物的“俗称”“别称”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民俗研究课题,它能够很好地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

而对于城市学校的学生来说,植物园是城市田园课程最好的考察基地,这里各类草木花卉虽是人工培育的,但胜在品种繁多,名称和相关特征的介绍科学、全面,便于学生系统学习,且大多数植物园都有温室,可以见到绮丽缤纷的各类热带植物。在此过程中,采摘各类植物制成标本,建立学校的自然博物馆,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植物标本,其本身所获得的喜悦和成就感会激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

困惑与对策

除了教材、师资、课时等因素外,最主要的掣肘关键在于如何突破既有关于课程的思维定势。我们期待的田园课程是建立在三大支撑体系下的全新重构:

首先,它是生态课程系统的重要分支,这就要求它的内涵与外延都能全方位地与之交叉和复合建构。例如,有前辈曾经试验过全国油菜花开地图众筹课程,该课程借力互联网,次第接力各地油菜花开时节的物候特征、农谚和特定的季候生态调研,最后收获的不仅是一张地图,帮助兄弟学校的师生足不出户就领略到壮丽河山与优美环境,更引发了关于可持续发展、地大物博的全新认知。当然,对于国家课程的去学科化也是重要的借鉴。

其次,大格局生态课程要求在推广中,更多地输出整体理念,特别是周边生态、特定生态和区位生态的结合,这可能关系到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因此,首先,我们与高校和专业自然博物馆形成深度互动式合作;其次,选择最有东西南北代表性的中原鄢陵,建立课程研学研教基地;再次,大力推广屋顶农场;最后,寻求建立大覆盖面的生态课程联合体。

最后,我们之所以把知识定义在从无形到有形,是因为面对高科技的冲击,一味应付新概念的挑战不是上策,更要在知识变形和知识生成视角上多花力气,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创造性地学习。这也将是课程团队下一步聚焦的重中之重。田园课程的生命力,在于它起源于田野,又反哺于生态。田园的概念,不仅指广袤大地,更是生活空间和生存空间的代名词;对于教育而言,此田野植根于知识活用、能力拓展和社会适应水平的次第且有序地展开,PBL(项目式学习)就是贯通有形知识于无形,开启无形现象与规律化知识之间“条条大道”的最佳抓手。endprint

猜你喜欢

田园博物馆生态
博物馆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田园美景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露天博物馆
盱眙生态藕
田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