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激励的影响因素及解决策略探究

2018-01-16秦瑞峰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绩效工资激励事业单位

秦瑞峰

【摘 要】论文联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对员工的激励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策略分析。通过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以及相应的激励政策的实际应用展开分析和探讨,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够通过讨论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激励的作用发挥,确保其能够真正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incentive of the merit pay to the employees in the institutions, and analyzes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actual application of merit pay and corresponding incentive policies in institution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It is hoped that the discussion can promote the incentive role of merit pay, ensure it can truly improv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employees'.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激励

【Keywords】institutions; merit pay; incentives

【中图分类号】F249.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2-0040-02

1 引言

实践证明事业单位利用绩效工资来激励员工,通过对其所付出的劳动综合评定给予相应的酬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绩效考核工资。通俗来说它是建立在多劳多得的基础上,以科学合理的评估办法来考量劳动者在其岗位的付出,并依据其所创造的价值给予相应的工资。引入绩效工资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干劲,同时能够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在岗位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2 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激励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构成较为繁杂,而使用统一的工资发放模式显然不符合各类单位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同时“大锅饭”、“一碗水”也会让员工缺乏干劲。通过进行工资绩效分配改革,将员工的部分薪资与个人的实际工作量挂钩,不仅体现了按劳分配、分级分阶的工资标准,同时又能够实现依据个人价值获取薪酬的目的,让真正想干事的人才有劲干、留得住。绩效工资的引入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也能够给单位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 目前在绩效工资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绩效工资的激励政策对于事业单位职工来说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它在事业单位的实际操作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3.1 考核制度不完善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看到一些事业单位的考核并不规范和科学,而且考核形式非常简单,缺少严谨性。一些事业单位在考核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考核本身的目的,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采用画圈或是打钩的方式对一些考核项目进行标注,使得考核的结果不具备可比性[1]。没有对不同岗位、级别的工作人员进行区分,采用同样的标准进行考核,使得考核成绩缺少差异性,从而无法确定被考核人员的真实情况。同时,现行的考核也缺少一定制度和程序,使得即便考核的成绩被认真的书写在年度考核表中,但是相当一部分的成绩都是以参加考评人员的个人好恶来作为考量标准的,因此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还有一部分单位的奖励绩效分配标准是以单位每个人员的工资职级测算标准做为发放标准来进行的,或者多多少少个别浮动来发放奖励部分,而失去了奖勵绩效工资真正奖先、鼓优的初衷。如果只是将考核作为一种形式,与工资、晋升等内容相互脱离,那么考核也就失去了其实际作用。

3.2 绩效工资激励无法发挥其真正作用

绩效工资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励员工能够积极创新,多劳多得。然而在事业单位现行的工资激励中由于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和职级性,使得在考核过程中无法进一步确定激励的对象。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岗位职责的不明确,导致激励的工资分配缺少依据。而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工资高低与职工的职称以及职务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于绩效工资的追求并不是很明显。同时很大一部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更加注重工作的形式,而非岗位自身的职责和要求,使得绩效工资激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3.3 激励制度监管不完善

由于缺乏完善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激励制度和监督标准。一些分配方案制定过程征求意见不够,过于侧重某一些类人或某一部分群体,导致出现一些工资分配不均的情况。同时也会存在一些因员工个人原因而导致的心理不平衡的情况,这使得这些单位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得不到职工的广泛认可,而流于形式或简单粗暴,导致绩效工资激励作用根本无法发挥。

4 对于绩效工资激励问题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实施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我们已经了解了其所存在的部分问题。下面我们将结合这些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以希望能够给事业单位更好地推行绩效工资激励提供些许建议。

4.1 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

通常情况下,依据员工在其岗位所作出的工作和价值对其进行评定考核,并给予相应的工资是绩效工资考核的主

要方式。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工资激励考核方

式,不仅能够提升单位对员工的绩效考核能力,同时也会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对考核机制的完善工作。endprint

①建立相对完善的考核标准体系。结合被考核人日常表现,并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將考核成绩的反馈作为整个体系的主要参考内容之一,使单位在对员工进行评定时能够结合考核结果给予科学合理的结论。

②在建立考核体系时必须结合员工岗位的实际情况,将其所能够使用到的各种因素综合起来以构建考核体系。同时同类岗位中要加入竞争机制,从而激发员工的潜能,进而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③绩效工资分配考核要与事业单位人员年度考核有机结合。既要在奖励分配中体现年度考核的结果,又不能把年度考核与绩效考核等同。工作中要把绩效分配的奖勤罚懒、激励创新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④在明确考核标准的同时,还应该制订明确的惩罚条款。对工作人员所范的错误、过失和造成的损失等明确界定标准,既可以让所有职工时刻保持警醒又方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具体地执行和操作。

4.2 加大对绩效工资的宣传

绩效工资落实情况的好坏与相关工作人员对其的认知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绩效工资的实施会改变传统工资的计量方式,对其工资的总和产生直接影响,使得一些人存在抵触情绪[2]。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绩效工资优势的宣传,以确保绩效工资制度的落实,并获得相关工作人员的认可,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落实。

4.3 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体系

绩效工资分配的合理性是推行绩效工资激励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我们必须依照相应的准则采用以生产要素为主,实现按劳分配的方式,鼓励多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从而最大化的将事业单位的收益分配权力扩大,逐步地提升并完善绩效工资的激励机制。这需要我们科学的将多种因素考虑在内,从而对被考核人员做出客观、真实、有效地评定,进而给予职工的付出做出公平、公正、合理、有效的评价。

5 结语

通过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工资结算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事业单位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推进绩效工资的改革,加强改进力度,使绩效工资能够发挥出其所具有的功效,带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推动单位平稳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凯静.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改革的现实审视与思路创新[J].学术交流,2012(05):99-102.

【2】周阳敏.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包容性改革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01):1-6.endprint

猜你喜欢

绩效工资激励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试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建立绩效工资协商共决机制的必要性
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优化方式分析及阐述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