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造船企业生产计划管理信息化的思考

2018-01-16王磊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信息化问题

王磊

【摘 要】目前,我国造船业仍采用传统的生产计划管理模式,由于管理模式较为落后,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最终给造船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生产计划的管理势在必行。论文主要介绍了传统造船生产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造船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系统。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shipbuilding industry is still using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production planning management, the management mode is relatively backward, it will cause a series of problems, and ultimately bring huge economic losses to the shipbuilding enterprises.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o use computer technology to assist production planning.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shipbuilding production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discusses the production planning management system of shipbuilding enterprises.

【關键词】造船企业;生产计划管理;信息化;问题

【Keywords】shipbuilding enterprise; production planning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F407.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2-0017-02

1 引言

与世界先进的造船企业相比,我国的造船企业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在生产计划管理模式上问题颇多,从而使得我国在世界船舶市场中占据不利地位,阻碍了造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我国的造船企业来说,要想与国际水平相接轨,就要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将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应用于生产计划管理中。因此,我国造船企业应对网络管理系统进行合理设计,使生产技术信息与经济管理信息结合起来。

2 传统造船生产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计划编制的问题

在传统造船生产计划管理中,在计划编制上存在着问题,在编制计划时,没有完整的项目体系作为基础,使得生产计划体系不够完整,具体表现为:各个层次的日程计划较为独立,相互之间没有形成一定的关联,且各层次之间的计划项目没有进行对应,导致上一层的计划无法对下一层的计划进行很好的指导与制约,下一层计划的执行情况也无法及时反馈到上一层计划中,每一层与每一层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清晰,甚至每个级别的计划管理人员可以随意进行调整。

2.2 资源冲突问题

对于造船企业来说,其造船资源主要包括材料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设备资源等。在传统的计划编制中,对造船过程所需资源的数量与具体时间没有进行明确规定,有些甚至是在施工前或施工中才对资源进行调配。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资源冲突,特别在多条产品线同时制造时,这种现象更为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加班、加人以及延长工期,这就使得船舶建造的质量与交货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3 计划的控制问题

在传统的造船计划管理中,造船企业通常只是单纯地按照先前制定的计划执行,而没有将计划实际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也没有将其与原有的计划进行对比,尤其是缺乏对负荷问题的考虑,使得计划无法按照规定的日期完成。同时,整体计划会受到局部计划的影响,使得企业的指令得不到有效落实。上层计划不能对下层计划起到指导与制约的作用,下层计划没有主动向上层计划进行反馈,使得下层计划与上层计划相互脱节。另外,生产部门对于配套项目的执行情况无法进行有效掌控,从而使整个造船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缺乏一定的控制力。

2.4 造船交货期问题

在传统的生产计划管理中,由于所分配的任务不够合理,导致资源供应不及时、零件与材料无法如期到货。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延误造船日期,无法按时交船,使得船东与造船企业同时受到损失。

3 造船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系统

3.1 船舶建造日程计划管理

3.1.1 线表计划管理

线性计划管理是造船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测算生产所需的劳动力,进行新产品的设备负荷预测,还能够对新产品的生产计划进行控制,保证产品如期完成。线表计划就是指船舶建造中的四大节点计划,具体为开工、上船台/入坞、下水/出坞、交船四个方面。根据产品合同书与建造计划,结合造船企业的综合实力,可以确定四大节点的日期与周期。线性计划管理的具体作用主要包括线表计划编制与线表计划查询两个部分[1]。

3.1.2 船台或船坞搭载计划管理

船台或船坞搭载计划指的是以分段划分为依据,并充分考虑设计要求、生产工艺,以此来搭建网络图,并描述船舶分段、总段的搭建顺序,然后根据线表计划对船台或船坞搭载计划进行编制。船台或船坞打造计划对其他计划的编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具体功能包括如下几点:建立船台或船坞的搭载关系;编制船台或船坞的网络图与网络计划图;分析船台或船舶搭载网络计划关键路线;显示进度示意图。

3.1.3 码头试验计划管理endprint

码头试验计划的制定目的是对码头的试验任务进行指导,它可以反映与码头试验有关联的工作的标准日期与周期。对码头试验计划而言,其可以体现出码头的使用周期,并据此对计划进行分析与优化,以使码头周期缩短,促进造船效率的有效提升。实施码头试验计划管理的作用包括:建立码头试验计划标准网络;编制码头试验计划;计算码头试验计划的关键线路。

3.2 设备负荷计划管理

对于造船企业来说,其应在获得各类产品的设备负荷信息的基础上,构建产品设备负荷的曲线,并通过运用二次函数的曲线拟合办法,来对新产品的制造周期与设备资源进行有效处理,这便会获得企业将来生产过程中设备的负荷信息,并可以与造船企业当前的生产情况相结合,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与分析,最终使设备资源需求计划与配置计划管理更为优化[2]。

3.2.1 生成船型设备负荷标准曲线

在建立某一类型产品设备负荷曲线时,应以历史完成一定量的同类产品的原始数据为依据来进行。对于不同的生产部门来说,它们的生产特点与物量的分布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在构建不同类型的设备负荷标准曲线时,就需要按照不同的生产部门来分别进行。具体步骤包括:建立产品标准曲线;预建完工产品曲线采样点;将完工产品预见曲线转化为标准曲线;显示产品负荷标准曲线。

3.2.2 企业设备资源需求预测和配置计划管理

在建立企业设备资源需求预测和配置计划管理系统时,应按如下步骤进行:按照新产品制造阶段设备负荷的预测与调整情况,通过报表的形式得出主要部门、设备以及部门部分产品的设备负荷测算报表,然后据此得出主要部门设备需求以及主要设备需求统计表。它的作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测算统计产品设备负荷与统计设备需求。

3.3 场地资源配置计划管理

3.3.1 船台或船坞配置计划管理

在编制船台或船坞的配置计划时,首先要结合线表,对船台或船坞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较为直观的方式来反映船台或船坞的生产情况。船台或船坞配置计划管理的主要作用包括:建立船台或船坞的布局信息;编制船台或船坞的配置计划。

3.3.2 分段制造场地配置计划管理

在制定场地资源配置计划时,需要建立分段场地资源布局信息,并利用图形来描述场地资源的布局信息。实施分段制造场地配置计划管理,可以掌握分段制造场地具体的布置位置以及所耗用的时间。在对分段制造场地配置计划进行编制时,所使用的工具要能够体现出计划的具体内容,并要有利于调整该计划。在分段制造场地计划中,不仅要能够反映出分段制造场地上的分段计划信息,同时还要体现出分段制造场地自身的一些信息;在对分段制造场地计划进行调整时,应保证其能够体现在船舶壳舾涂一体化计划中。分段制造场地配置计划管理的主要作用包括:建立分段制造场地布局信息;编制分段制造场地配置计划;分析与统计场地负荷[3]。

4 结语

总的来说,对于我国的造船企业来说,传统的生产计划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设的需要,这就要吸取先进的经验,将生产计划管理模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从而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我国造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弢.造船企业生产计划管理信息化研究[D].大連:大连海事大学,2010.

【2】曹阳.造船生产计划信息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3】苏翔,宁宣熙,潘燕华,等.面向造船企业的信息化一体化方案研究[J].中国造船,2005(04):78-85.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化问题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