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青阳公葬南京前后

2018-01-16张智峰

钟山风雨 2017年6期
关键词:灵柩青阳马群

张智峰

1935年3月25日晚间,一则惊人的消息从上海宝隆医院传出:前蒙藏委员会委员长石青阳因病医治无效,于当晚5时许,在上海宝隆医院逝世,享年57岁。石青阳病逝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政坛,也引起了不小震动。

石青阳是民国元老,四川巴县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后随孙中山参加北伐。1929年,来到南京,任蒙藏委员会委员。1931年12月30日,被国民政府任命为蒙藏委员会委员长。

石青阳在任期间,致力于边疆的政务,先后调停“康藏纠纷”“刘文辉与格桑泽仁误会”等多起边疆的纠纷,为稳定边疆局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而,在政坛享有较高的声誉。

1932年,石青阳被查出患有痔漏。痔漏对于今天来讲算不上什么大病,但在民国时期,由于医疗并不发达,痔漏也算是一种致命疾病。

1934年2月,石青阳旧病复发,遂向行政院提出辞去蒙藏委员会委员长一职,但未获批准。经行政院挽留,石青阳答应继续留任。病痛困扰,使石青阳不得不请病假一个月,接受治疗。到了4月份,眼看病假将满,但尚未痊愈,于是,石青阳又续假一个月。1934年这一年,石青阳多次因病请假治疗,但病情始终未见好转。加上边疆事务繁杂,石青阳在边疆数省与南京之间,来回奔波,一回到南京,他就请医生到成贤街双井巷12号的石公馆进行诊疗,从而确保公务、治疗两不误。到了1935年2月中旬,石青阳病情加重,食欲减退,精神疲乏。不得已,石青阳再次向行政院请假一月疗养,并提出蒙藏委员会会务由副委员长赵丕廉代理,自己则转赴上海安心治病。

到了上海以后,石青阳的家人多次劝其住院治疗,但石青阳均以费用高而拒绝,只在上海的新亚酒楼住下,采取中医保守治疗,一段时间下来,未见疗效。

1935年3月上旬,此时的石青阳,已经病入膏盲,其肺部已完全溃烂。疼痛难忍之际,石青阳在亲友及家人的劝说下,于3月10日住进了上海宝隆医院。

当时,石青阳赴上海治疗,已经不能履行蒙藏委员会委员长的职务,考虑到工作的延续,1935年3月13日,中政会开会讨论,接受了石青阳辞去蒙藏委员会委员长职务的请求,并以黄慕松继任蒙藏委员会委员长一职。

虽然在医院接受治疗,但石青阳的病情继续恶化,直至1935年3月25日病逝。石青阳病逝后,其弟石南阳与生前好友易宇昌、谢伯诚等人,从南京赶到上海,协助家属料理后事。

石青阳病逝的消息传开,国民党中央、国民政府第一时间发来唁电,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携五院院长汪精卫、孙科、于右任、居正、戴传贤及多位部长孔祥熙、黄郛、何应钦、陈绍宽、王世杰、朱家骅等国府要员也发来唁电。

林森在唁电中说:“惊悉青阳先生在沪逝世,勋贤殂谢,党国同悲,尚希勉慰诸孤,善襄丧事,是所至盼。”

孙科的唁电内容是:“上海中国殡仪馆转石南阳先生并转青阳先生家属礼鉴:接有电,惊悉青阳先生驾返道山,老成凋谢,悲悼同深,尚祈顺变节哀,以襄大事,特电唁,孙科叩!”

1935年3月26日,奉行政院之命,行政院秘书刘永闿和石青阳的老乡、行政院参事曹经沅,奔赴上海参与料理石青阳丧事。

第二天,国民政府颁发“优恤石青阳”的命令:“前蒙藏委员会委员长石青阳,性行忠贞,才识优裕,早岁服膺主义,参加革命,倡率川军,屡张义帜,艰难奋斗,始终弗渝,近年掌理边政……石青阳着给治丧费五千元,派上海市长吴铁城,前往代表致祭,并交考试院转饬铨叙部从优议恤,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史馆,用示国家笃念忠勋之至意,此令!”

3月28日,第164次中常会召开会议,讨论褒恤石青阳事宜:“关于褒恤石委员青阳案,决议:一追赠陆军上将;二给恤金二万元;三子女教育费另议。”石青阳曾被广州军政府特授陆军中将,去世后被追赠陆军上将。

石青阳去世后,灵柩暂停在上海海格路中国殡仪馆内。1935年4月5日,由吕超、居正、马湘、梁寒操等30余人召开会议,宣布成立石青阳治丧处,推举覃振等9人为治丧处常委会成员,决定治丧处设典礼、文书、会计、庶务、交际等5个小组,负责相关工作。根据石青阳的资历,治丧处决定等石青阳家属关于安葬的方案提出后,再由治丧处签名呈请国民政府给予公葬。

按照传统,石青阳是要回原籍安葬的,如果是国民政府公葬,那么就可以选择在南京安葬。为了安葬事宜,其弟石南阳往返于上海、南京之间。经过多次协商,治丧处将在南京安葬的地点,初步选在紫金山或栖霞山。

4月11日,中常会开会讨论考试院院长戴传贤提交的“公葬石委员青阳,并给予子女教育费案”,会议决定:“公葬石青阳,并由行政院筹办子女教育费交抚恤委员会核给。”

中常会会后不久,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向石青阳治丧处转来一份《关于公葬石青阳的信函》,信函称:“石故同志既奉核准公葬,所有葬费自应依照通例,饬由石故同志原籍省份地方政府担任筹拨,至营葬地点,其家属拟遵照遗嘱在陵园附近安葬,刻正进行购地事宜,拟请令饬川省府拨发葬费三万元,并派员办理葬事,请查照转陈案,决议通过,另由内政部议订国葬公葬公墓办法,呈院核定。”“公葬”指的是,由原籍省份地方政府筹拨安葬费。也就是说,石青阳葬礼的一切费用,将由四川省政府筹拨,也意味着,石青阳的墓地可以选在南京。

既然能够公葬,治丧处最终决定墓地选址紫金山,经过实地考察,择定南京中山门外马群镇紫金山余脉的一处山地,作为石青阳的安葬地点。据《江宁乡土志》记载:“出朝阳门东行,经孝陵卫、马群、麒麟门……至汤水”。

马群镇一直以来为南京城东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其实,安葬在紫金山总理陵园周围,也是石青阳的夙愿。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所以在弥留之际留下了百年之后在总理陵园附近安葬的遗愿。

墓地择定后,5月24日,石青阳治丧处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石青阳灵柩于6月20日至6月24日前,擇期移至南京,停放在第一公园烈士祠内,并定于6月27日举行追悼大会;6月28日,在马群镇墓地举行安葬仪式。为保证公葬能如期顺利举行,国民政府行政院又电令四川省政府,要求葬款及时到位,并派专员会同南京市政府办理石青阳公葬事宜。endprint

为表达对石青阳的敬意,1935年6月23日下午4时,国民政府暨上海市政府公祭石青阳仪式,在上海中国殡仪馆隆重举行。国民政府代表上海市市长吴铁城致祭,上海各界暨石氏亲友参加公祭。

公祭后,下午5时25分,灵柩移至火车北站。此时铁路方面,事前已接到通知,特地准备灵车一辆,附于晚间11时开往南京的特快列车。经过8个小时的行程,6月24日早晨7时,灵车抵达下关火车站。吕超代表国民政府暨行政院,以及蒙藏政训班全体学生、全蜀会馆、国府军乐队、政院卫队、各机关代表等200余人莅临车站迎接灵柩。灵车入站后,举行了迎接灵柩仪式,由覃振主祭。8点30分,灵柩转至小火车上运抵国府车站。在国府车站抬下车后,灵柩再由杠夫抬往第一公园烈士祠。上午10时,抵达第一公园烈士祠,依次行安灵礼。

6月27日上午8时,石青阳追悼大会在第一公园烈士祠举行。烈士祠的灵堂内,庄严肃穆,四周悬挂挽联,摆放花圈。据统计,包括林森、蒋介石等在内的挽联,加在一起有2000余副。国民政府代表吕超、中央党部代表叶楚伧以及行政院和各部的代表前来致祭。国民政府要员朱培德、孙科、居正、覃振、陈树人、杨杰、陈济棠等约3000余人,参加了追悼会。

6月28日上午8时,石青阳的灵车及送葬的人群,从第一公园出发,缓缓沿中山东路向东前行,中午12点40分,抵达马群镇的墓地。下午1时整,在墓地举行隆重的安葬典礼。葬礼规模宏大,除一队骑兵排列在正中央外,左右分别排列着仪仗队步兵团。吕超、林翔、彭学沛、焦易堂和石青阳家属及生前友好200余人前来送行,时任最高法院院长、最高司法院院长的居正主持葬礼,按照献花、默哀、读告文、安位、鸣礼炮、行三鞠躬的议程进行。下午3时,正式下葬。

石青阳的墓工程量较大,经过招标才确定营造厂(民国时期称“建筑”为“营建”或“营造”)。1936年7月16日,中常会再次召开会议,决定以“石青阳墓工费”的名义,再次拨款5000元。

石青陽安葬在马群镇墓地后,1936年去世的民国元老徐绍桢和1946年去世的王芃生,他们的墓地也都选择在马群镇。

石青阳曾主持编纂了《总理对于蒙藏之遗训及中央对蒙藏之法令》,任内还主持出版了《蒙藏委员会职员录》(1934),并著有《立志做人》。石青阳有两位夫人,他去世时,长子石真如在四川巴县原籍,次子在国外留学。其余子女孝璞、孝先、孝珠、孝胜、孝因,孝英、孝茹、孝蓉等,悉数参加了葬礼。

(责任编辑:刘跃清)endprint

猜你喜欢

灵柩青阳马群
送葬(小小说)
青阳参苷元加热回流提取工艺的优化
开心
准噶尔盆地的下午
Who gave me my ears
青阳参质量标准的改进研究
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