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惠偏好下供应链节点间知识共享意愿和链条效益的对比研究

2018-01-16张诗朦

物流技术 2017年12期
关键词:链条意愿效益

张诗朦,林 挺,张 丽

(天津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222)

1 问题提出与现有研究综述

近年来,建立环保绿色供应链,促进整个链条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供应链研究的重心,其中供应链节点的知识共享情况成为保持供应链活力和更新的首要因素,但是由于各节点的素质的差异以及硬件条件的限制,导致各节点的知识共享意愿水平不同步,从而给供应链末端的销售端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使得整个链条的整体效益降低,各个节点的盈利情况不理想。为此很多的研究都为此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如利用跨组织节点间方法论引导知识共享法(Bernd SCholz-Reiter)[1];利用供应链知识共享透明方案解决中下游过度数量零售商问题(Yu Qian,Jian Chen)[2];利用节点相似性实证验证法和分形理论评估节点信用度方法(Xin Gu,Qifeng Wei等)[3];利用供应链节点同一目标设置法解决供应链知识共享失败方法(Liyuan Wang,Hans-Christian)[4],跨地域组织节点之间的知识共享策略(Kesavan Preethi)[5]等。当然还有很多文献从博弈论及演化博弈的角度从知识价值和共享收益以及信任方面分析了影响供应链知识共享的诸多因素和解决方法[6-10]。随着近几年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人的行为对有组织的经济活动有着重要影响,行为运营和博弈以及行为经济学的应用能够解释一些其他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利他偏好、互惠和公平偏好、过度自信都可以解释组织团队合作中很多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很多文献都将互惠偏好模型引入了自身研究的内容,例如诸多研究文献[12-17]、[19-21]集中探讨了互惠偏好对于项目团队成员的工作努力、团队激励和团队效用的作用,并肯定了互惠偏好对知识共享努力的积极作用;陈畴镛,黄贝拉[22]引入互惠模型得出供应链金融中核心和协作企业如何改进帕累托优势的结论,但是把互惠偏好模型引入供应链知识共享的文献为数不多。因此,在引入Rabin互惠偏好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稳定状态的供应链节点间知识共享的积极性和链条效益的影响是一个契机和突破点。

2 互惠偏好下供应链节点知识共享意愿对链条效益影响的博弈分析

2.1 基本模型假设

为确保分析的普适性,基本模型可简化为对供应链中相邻两节点的分析,假设两节点均为风险中性,其每节点的知识共享意愿不可被预测或观测,本文整体假设知识共享的意愿可用节点知识共享的积极水平来表示,以xi(i=1,2)代表节点的知识共享的积极水平,则供应链的效益产出u可看成是节点共享积极水平的线性函数:

其中,ki∈[0,1],代表知识共享积极水平系数,其值越大代表节点知识共享的程度越高,ai代表影响知识共享的其他外生因素,由于整个供应链中节点的知识共享积极性不透明,所以每个节点的积极水平不能被观察到,所以整个链条的效益产出假定按照节点个数均分。所以,节点i获得的产出收益为:

另外,对现行文献的一贯做法进行改进,假设节点知识共享的成本函数为二分成本,所以:

ξi为影响知识共享成本的外生因素,综合上述假设分析,代理人i的收益函数可表示为:

假设,节点i最大的收益是由其最优知识共享积极水平决定,所以

对上式求解得出:

此时链条的效益产出为:

2.2 引入互惠偏好的效用函数

互惠偏好模型(Rabin)的基本思想是假设参与模型的两位参与者都会以投桃报李,或者以恶报恶、彼此回报的态度来选择自己的策略进来考虑自己的收益,当然这种考虑回报的行为可能会损失一部分收益,但是参与者在所不惜。把此种模型引入以上的基础模型,供应链中节点i的收益函数为:

假设外生影响因素不大,即ai→0,aj→0,则上式可简化为:

3 互惠偏好对不同稳定性供应链的知识共享意愿水平和供应链效益产出的影响对比分析

3.1 对节点为首次合作形成的新建供应链的知识共享意愿水平和供应链效益产出分析

3.1.1 在节点最优均衡知识共享意愿水平的情况下。对于节点均为首次合作的新建供应链来说,节点间彼此都存在信息不确定性,等同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即节点i和 j同时选择自身的知识共享积极水平,不同知识共享积极水平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益产出。所以,节点i是通过选择最优的知识共享积极水平xi获取最大的效用π(xi/xj),对式(9)求关于xi的一阶导数并求解得:

解得xi的最优水平:

由于节点j与结点i的对等地位,所以节点j的反应函数为:

令(ki2+kj2)=A,上式两方程联立求得,两节点的均衡解为:

由于xiss>0,xjss>0 ,且以上两式的分子均>0,得出:

3.1.2 在整个链条效益产出均衡分配的情况下。根据基本假设中的链条产出收益公式,和上节求得的双方的均衡解,可得此时链条的整体产出效益为:

因为 A2-(λiki2+λjkj2)>0,所以,必有uss>us

可以推得,在互惠偏好的作用下,链条的产出效益比没有互惠偏好作用下的效益产出大,对双方节点互惠偏好系数求偏导得出:

综合以上两各方面的分析可得,对于节点首次合作的新建供应链来讲,只要供应链中的节点存有互惠偏好倾向,不管是对自身还是其他节点知识共享水平以及链条效益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并且互惠偏好倾向越强,促进作用越大。

3.2 对节点长期合作形成良性稳定发展的供应链的知识共享意愿水平和链条效益产出分析

3.2.1 在节点最优均衡知识共享意愿水平的情况下。对于节点长期合作形成结构稳定呈良性发展的供应链来说,节点间的知识共享的积极性水平可以参照前期合作的知识共享习惯和水平的影响,可看作节点知识共享积极水平的选择是有先后顺序的,假设节点i为先选择知识共享积极水平的节点,则节点j为后选择方。后选择积极水平的节点j看到了先行动者i选择的知识共享水平xi之后,会选择式(12)所规定的努力水平;先行动者代理人i也会预料到,如果自己选择努力水平xi,后行动者代理人j会依据式(12)选择努力水平xj(xi)。并且,先行动者代理人i据此最大化其效用πi(xi/xj)。那么,把式(12)代入式(9),得:

对上式求一阶导数,可以求得节点i状态稳定供应链下的知识共享积极水平xise:

把上式代入上节分析结果得出的节点j对节点i的反应函数中,求得:

由于以上两式分子>0,所以得出:

对以上两式分别求知识共享积极水平关于互惠偏好强度的偏导得:

同理可求得:

由于A2>λi ki2,A2>λj kj2,所以A2>λi ki2+λj kj2,可以得出,所以可以推出在由节点长期合作构成的稳定供应链中,节点的知识共享积极水平仍然受互惠偏好的正比影响,而且积极性的提高是双向的,即自身积极性的提高也会带动其他节点的积极性提高。

3.2.2 整个链条的效益产出均衡的情况下。根据以上分析中节点i和j分别在状态稳定供应链下的知识共享积极水平以及链条的效益产出函数式(1),可得稳定状态下的链条均衡效益产出use为

可见,对于节点长期合作构成的稳定良性发展状态的供应链来讲,互惠偏好对节点间知识共享积极水平和链条效益增长也起到促进作用,且节点间的知识共享积极水平会相互影响。

3.3 节点长期合作形成稳定状态的供应链和节点首次合作构成的新建供应链参数对比分析

3.3.1 两种状态的供应链节点间均衡知识共享意愿水平对比。对于两种供应链中的节点i的知识共享积极水平求差值,可得:

对于两种供应链中的节点j的知识共享积极水平求差值,可得:

由以上分析可知:因为(A2-kj2(λi-λj))>0,(A2+kj2(λi-λj))必>0 ,由式(13)、(14)和(21)中的取值分析可以证明:

(A2-kj2λj)2-λi ki2A2)> 0,(A2-(ki2λi+λj kj2)>0 ,所以推得Δxi>0,同理可以推得Δxj>0

通过对比可知,节点长期合作形成的良性发展的供应链中,节点的知识共享积极水平都比新建供应链的节点的知识共享积极水平要高。对于新建供应链来讲,无论节点间处于供应链的位置如何,双方节点的知识共享积极水平都是要高于节点自利的情况下的知识共享积极水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长期合作的供应链来说,在互惠偏好的作用下,但是从(30)、(31)两式可以看出,如果λj取值为0,无论λi取值大小,两式都为0,证明对于供应链的后采取知识共享的节点来说,即处于相对下游的节点来说,他的互惠偏好强度尤为重要,如果他是完全自私,上游节点无论互惠偏好强度多高,都不会使得下游节点有知识共享积极性。

3.3.2 两种状态供应链链条均衡效益产出对比。对于两种供应链中的链条效益产出求差值,可得:

同上节的分析可得知:Δu>0

所以,对于节点合作多次形成稳定状态的供应链来说,由于节点间在长期合作中的信任和互惠心理,知识共享的积极性会高于结构不稳定的新建节点供应链或者不定时更换某些节点的供应链。而且,节点拥有互惠偏好心理的稳定结构的供应链的整体链条产出效益会高于不稳定的供应链。同样,由(32)可知,处于相对下游的节点来说,互惠偏好程度也是决定了整个链条的增益多少,如果他是完全自私,上游节点无论互惠偏好强度多高,都不会使得链条增益加强。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对于两种状态供应链来讲,在保证供应链节点长期合作的稳定性的前提下,互惠偏好是能够提高节点间知识共享的意愿和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够给供应链的整体效益带来增加,尤其是对于稳定状态的供应链来讲,在保证供应链节点长期合作的稳定性的前提下,所以,供应链的管理和监督者可以从节点的选择方面相对下游的节点开始进行知识共享的激励和监督,并且在保证上游节点知识共享积极性稳定的基础上,可以为下游节点的知识共享提供更加有力的援助。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在互惠偏好的作用下,节点首次合作组建的供应链和节点合作已久的稳定状态的供应链在节点间知识共享意愿和链条效益产出方面都较没有互惠偏好倾向的供应链有相应的提高,针对结论可以给出以下指导建议:

(1)互惠偏好可以提高节点的知识共享意愿水平,即只要供应链中有存在互惠偏好的节点,他会相应的提高其他节点的互惠偏好程度,进而提高整个链条的效益,所以在组建供应链的时候,尽量挑选信誉度高和存在互惠偏好的节点。

(2)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互惠偏好的积极促进作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的,对节点间长期合作形成良性发展的状态稳定供应链来说,在保证链条收益均衡增加的基础上,尽量不要任意的剔除或者更换节点,以免破坏供应链节点间的互惠习惯和信誉度,但是一旦发现某节点出现利己和自私行为,降低互惠偏好程度,为了保证链条效益,应及时更换节点,以免发生互惠偏好中负面报复的反作用。

(3)分析发现,尤其在节点间长期合作的稳定供应链中,可以采用在供应链内部添加监督机构和节点间相互监督的方法,及时对下游节点的知识共享的积极性进行跟踪和监督,在保证上游节点的知识透明的前提下,帮助和鼓励甚至扶持下游节点积极的进行知识共享,达到下游完成更大知识量的共享,来促进上游节点有更高的知识共享积极性,保证链条的最大产出效益。

[1]Bernd Scholz-Reiter,Salima Delhoum,Cesar Stoll.Knowledge Management in Food Supply Chains[M].Heideberg:Springer Berlin,2008.

[2]Yu Qian,Jian Chen,Le Miao,Jihong Zhang.Information sharing in a competitive supply Chain with capacity constraint[J].Flexible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 Journal,2012,24,(4):549-574.

[3]Xin Gu,Qifeng Wei,Chun lan Yu.Inter-organizational Similarity as a Driver of Knowledge Sharing Within Supply Chains[J].Advances i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Computing,2014,280(5):665-676.

[4]Liyuan Wang,Hans-Christian Pfohl,Ulrich Berbner,Anna Katharina Keck.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or Conflict?Information Sharing and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A].Uwe Clausen,Hanno FriedriCh,Carina Thaller,Christiane Geiger.Commercial Transport[C].2015.

[5]Kesavan Preethi.Innovation in a Geographically Distributed Environment:Interrelationship of Organisational Learning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A].Purnendu Mandal,John Vong Smart Technologies for Smart Nations[C].2016.

[6]翁莉,仲伟俊,鲁芳.供应链知识共享的决策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学报,2009,(12):1 648-1 652.

[7]罗小艺.供应链网络节点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0.

[8]叶诗凡,杨岚,张建华.供应链知识共享动态进化博弈研究[J].情报杂志,2012,31,(9):126-130.

[9]林挺,李杨,张亮.食用农产品供应链中节点间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18):141-144.

[10]慕静,马丽丽.基于SD的食品供应链信息共享演化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3):182-185.

[11]Bock U W,Zmud R W,Kim Y U,etc Behavioral intention formation in knowledge sharing:Examining the roles of extrinsic motivators,social-psychological forces,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J].MIS quarterly,2005,29(1):87.

[12]韩姣杰,周国华,李延来,等.基于互惠偏好的多主体参与项目团队合作行为[J].系统管理学报,2012,21(1):111.

[13]师伟,蒲勇健.基于不同信息条件下的动态互惠效应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13,28,(2):167.

[14]刘敬伟.基于互惠性偏好的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对和谐经济的贡献[D].重庆:重庆大学,2010.

[15]施建刚,林陵娜,唐代中.考虑互惠偏好的项目团队成员知识共享激励[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10):1 619-1 625.

[16]吴国东,汪翔,蒲勇健.基于Rabin动机公平的团队生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8):53-55.

[17]钱峻峰,蒲勇健.基于互惠视角的团队合作激励机制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6):138-141.

[18]Fery O.Motivation,knowledge transfer,and organizational forms[J].Organization Science 2000,11(5):538.

[19]唐瑜,魏光兴,彭京玲.基于互惠动机的团队激励动态博弈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10):53-59.

[20]韩姣杰.基于有限理性与互惠和利他偏好的项目多主体合作行为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21]魏光兴,彭京玲,蒲勇健.互惠偏好下基于不同博弈时序的团队激励与效率比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65-72.

[22]陈畴镛,黄贝拉.互惠偏好下的供应链金融委托代理模型比较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12):53-60.

猜你喜欢

链条意愿效益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个性链条
链条养护好帮手: 5款链条油推荐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别克君越正时链条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