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单位在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及其规范

2018-01-16/

建筑 2018年1期
关键词:全过程建设项目审计工作

文 / 郭 燕

本文基于社会角色理论明确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建设单位的角色定位,以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等为依据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简述建设单位在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过程中的角色行为规范,旨在促进其在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与审计中更好地发挥角色作用。

一、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的角色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审计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资金合理合法合规使用,并提高投资效益的有效途径,是依法依规对建设项目实施经济监督的一种具体体现,根本目的是保证高效使用资金、节约工程成本、减少损耗、避免浪费、防止违法违规甚至贪污腐败。建设工程项目无论政府投资还是房地产开发商、民营企业基建投资,均应开展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进行工程造价跟踪审计。

如果把建设工程造价审计看作一个全过程的工作系统,从“建设工程”角度看,建设单位是工程管理也是工程造价管理责任主体;从“造价审计”角度看,建设单位是被审计对象,是接受审计监督的责任主体;从“审计工作角度”看,审计机关(机构)是主体,而建设单位则应积极配合审计工作。由此可见,在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及其系统过程中,建设单位同时承担或扮演三种角色:工程造价管理责任主体角色、被审计对象角色、配合审计工作的角色。

二、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建设单位的角色行为规范

工程造价管理责任主体角色

建设单位作为工程造价管理责任主体,应积极履行工程造价管理职责,强化审计意识,做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把工作做在前头,加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防患未然,提前为工程造价审计做好充分准备。作为工程造价的管理责任主体角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强化法律法规意识,切实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单位的项目工程各管理部门尤其是主管领导,要加强对工程造价审计的有关法律法规的掌握与贯彻执行,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等,从而依法做好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

统筹协调,做好工程项目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建设单位造价管理人员应选用法规意识强、专业基础扎实、责任心强的人员,或公开招标选择专业造价咨询单位对项目造价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项目部要加强工程管理、成本合同、设备采购、财务部以及审计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统筹协调,明确岗位职责,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尤其是技术经济文件的会签制度,界定各部门的责权利,避免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上的相互推诿和疏漏。

落实工程项目招标制度,严格合同中工程造价关键性条款约定。招标文件中有关造价的关键条款应与施工合同约定严格一致。

搞好工程量清单编制,严格投标文件商务标的审查。招标工程量清单要尽可能准确全面,避免漏项。作为施工合同组成部分的已标价投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是变更、签证等情况发生后合同价款调整重要依据,因此要严格投标文件商务标的审查,切实进行清标工作,不走过场。

加强工程项目相关责任主体的组织协调与监督。作为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统筹工程参建各方的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监督与管理,按施工节点召集各方责任利益单位会合检查、处理有争议的变更签证等。

明确竣工结算审核开始与完成时间。为了建设项目的最终顺利完成,避免竣工结算因各种因素无限期拖延,尤其是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审计工作组进场审计时还未能提供完整、真实、正式的书面工程造价结算资料,必须在合同专用条款中约定明确的竣工结算审核开始与完成时间。

注重工程资料档案管理。建设单位应设专人负责项目工程档案和资料管理,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

被审计对象角色

建设单位作为接受审计监督的责任主体,要明确认识自己是被审计对象,虽然在角色上是被动的,但在主观意识上应积极主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强化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内部审计。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内部审计,主要通过招标选取资质合格、能力强的专业咨询机构进行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工作,利用专业技术、政策文件以及相关资料对工程造价进行审核验证,对工程结算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全面跟踪审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从容应对政府审计或建设单位上级组织机构的审计,以规避投资风险,确保项目资金高效、合理使用。

明确审计事项及主要内容。前期阶段审计的主要事项有:建设项目的审批、概算批复等文件是否齐全;建设用地批准、建设规划及施工许可、环保及消防批准、项目设计及设计图审核等文件是否齐全、有效;建设项目相关单位的确定是否按招投标程序执行及其结果的合法性;审核勘探、设计、监理、咨询、施工等单位资格预审资料;签订的合同条款是否合法合规,与招标文件和投标承诺是否一致;概(预)算编制依据是否充分、准确,投标合同价是否真实合理。实施阶段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有:履行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无超出批准概算范围投资;工程设计变更、施工现场签证手续是否合法合规、完整、真实;分析已购设备、材料未使用于工程的原因及责任。竣工决算阶段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工程造价竣工结算,竣工图纸及相关资料的真实可靠性,竣工资料与实物是否一致;预留建设项目未完工程投资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按时向审计机构提供完整、真实的资料。包括:项目批文(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或扩初设计及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图预算与审批文件);招投标资料(招标文件、标底、投标标书、评标报告、中标通知书及有关会议纪要等);各参建单位资格预审资料;各参建单位经济合同(包括施工、设备材料采购、总承包及分包合同、补充协议)等。

按照审计决定及审计结论积极整改。针对审计机关正式出具的审计报告,要对其中提出的问题和决定进行深入、准确的理解与反思,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对策和措施。对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失职责任要认真追究,对技术经济资料不完整、不规范的情况要认真整改,对多支付的工程款项要尽快追回。

配合审计工作的角色

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制定审计工作配合计划。建设单位应专门成立审计配合工作组,要制定周密严谨的审计工作配合计划与要求,向审计组全面介绍项目情况,争取指导、支持,避免人为干扰,以切实配合好审计工作。

认真落实审计机构工作要求,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按审计工作时间要求倒排工期,认真抓好落实。及时提交真实、准确、完整的相关资料和数据,组织协调现场勘察等。

注意与审计人员保持和谐融洽的工作关系。建设单位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审计与被审计双方工作性质的不同,对待同一事物可能持有不同态度,以及对法规、规范的理解可能产生歧义甚至严重争议,对此要注意摆正心态,谦虚谨慎,努力增进相互理解、信任和认同,通过加强信息交流正确处理矛盾焦点。

猜你喜欢

全过程建设项目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