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食品安全监管中对生物性污染的防控

2018-01-16景德镇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执法支队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生物性监管防控

□ 姚 璐 景德镇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执法支队

在我国影响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是生物性污染,而我国对其缺乏系统的科学监管手段,故需要多措并举防控食品生物性污染。

近年来,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持续升温,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越发重视,探索如何在大市场监管形势下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已迫在眉睫。在我国影响食品安全、引发食源性疾病的最主要因素是生物性污染,故防控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生物性污染是监管工作的当务之急。

食品生物性污染的概念

食品生物性污染是指食品被病原体污染的现象,如果食用了被污染的食品,将会引起急性或慢性食物中毒,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污染、寄生虫污染、昆虫污染、病毒污染。生物性污染与其他污染不同:它的污染物是活的生物,能够逐步适应新的环境,不断增殖并占据优势,从而危害其他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的生活。

我国食品生物性污染现状

食源 性疾病仍然是危害公众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应急办发布的《2017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2017年共收到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69起,中毒5 926人,死亡121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占全年食物中毒总人数的53.7%,所以,食品生物性污染仍然是危害我国公众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我国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程度不高,自身管理水平仍然偏低

近年来,我国食品生产经营行业不断持续向好发展,食品生产经营者意识进一步提高,但是食品行业依旧存在乱象,规模小、场所布局不合理、硬件设施设备缺失、软件管理不到位的家庭作坊、食品摊点仍然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特别是餐饮业吸纳了大批城市下岗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加工设施简陋、食品安全知识缺乏、加工操作不规范等,造成了食品安全隐患。

防控 生物性污染的措施较少,缺乏系统的科学监管手段

我国目前对生物性污染的防控主要仰赖于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样,但是食品生产经营的链条长、终端加工制售点多而分散,使得抽样检测的覆盖面远远不够。此外,食品安全标准与食品检验能力和日新月异的食品生产经营环境不配套,新兴食品没有有效的生物性污染检测手段。

机构 整合还在进行中,基层执法人员短缺

3月21日,新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成立。但是我国省级、地市级的机构整合还未到位,实现食品的大市场监管还是“路漫漫其修远”。与此同时,根据职能划分,各地县区级的执法人员数量与监管户数比例严重失调,监管的力度难以保证。

对生物性污染的防控需要多措并举

完善 法律法规,补齐食品标准

立法要有“精神”,有“内容”并且有“技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意味着统一的市场监管和执法体系从体制上予以确立,这也就对食品安全立法有了更为迫切的需要。2015年10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出台,但历时三年,配套的实施条例却迟迟未出台,所以我国的立法者要加快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建设,做到“立法初期充分调查,立法时关注配套法律,实施后注重反馈”。

提高 检测水平,打造过硬队伍

检测手段是防控食品生物性污染的一大利器,检测机构应当不断提升该利器的含金量。按照属地负责的原则,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一规划本辖区内的食品检测机构,不断提升检测水平、不断扩大检测项目外延、不断更新高效精确的检测方法。与此同时,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食品安全标准以及稽查能力的相关培训,并组织考核,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监管执法队伍。

畅通 官方发声渠道,科学宣贯知识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畅通官方发声渠道,进一步抓好食品安全宣传报道,科学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在食品安全谣言传播、发酵时,主流媒体要敢于发声,职能部门要敢于亮剑。通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向公众传播防控食品生物性污染的知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支持任何组织和个人通过12331电话、网络、信件、走访的方式向监管部门反映食品生物性污染等食品安全问题。

健全 监管方式,形成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食品全程可追溯机制,每份食品从农田到舌尖都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导致食品生物性污染的风险,实现产品全程可追溯就在于全程把控产品的每一道工序,实现产品去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二是完善不安全食品召回机制,召回是保护食品安全的兜底机制,对因生产、经营原因造成的某一批次或类别的不安全食品,通过换货、退货、补充或修正消费说明等方式,及时消除或减少食品安全危害。三是通过“明厨亮灶”“食品安全进企业、进校园”等活动,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倒逼企业升级,淘汰一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企业、经销商和餐饮单位。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防控食品生物性污染需要多措并举,以期实现良好、有序的食品生产经营,从而保障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猜你喜欢

生物性监管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的亲生物性指标研究:基于气候响应视角
试论淡水养殖常见生物性病害与防治技术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大学英语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