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设施蔬菜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应用研究概况

2018-01-16

蔬菜 2018年8期
关键词:辽宁省作物秸秆

贾 倩

(辽宁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辽宁 沈阳 110034)

设施蔬菜是指在一定设施内进行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出适宜的气象环境条件,为蔬菜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进行的有效生产。设施栽培可以大大降低不良天气对蔬菜的危害,在生产过程中很大程度地提高蔬菜的单位面积产量及绿色等级[1],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北方设施蔬菜反季节和周年生产。

辽宁设施蔬菜生产,在我国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不但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城乡居民的菜篮子,而且通过北菜南运,对缓解南方地区蔬菜生产淡季的有效供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辽宁设施蔬菜仍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机械化程度低、劳作内容复杂,加上周年循环生产,导致了设施抗灾能力弱,土壤连作障碍重,劳动力结构失衡,水、肥、药、激素投放过量,生产成本持续走高,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难。

技术是支撑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结合设施条件简陋、生产者素质不高、经济实力不强的实际情况,推广务实有效的绿色关键技术,是实现辽宁设施蔬菜绿色生产的重要前提。近年来,通过深入总结基层一线的生产经验,系统开展设施蔬菜生产亟需的关键绿色实用技术的研究,真正做到技术的“本地化”与标准化,为设施蔬菜绿色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建立集成推广模式,为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和肥药零增长目标提供技术支撑。辽宁省设施农业处于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推广一批肥药减量的实用技术,不仅实现了绿色技术操作的标准化,促进了产业健康发展、菜农持续增收,更加快了推动辽宁设施蔬菜产业向绿色高效模式转型。

1 辽宁省设施蔬菜绿色生产现状

辽宁是我国发展设施蔬菜时间较早的重点区域,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其设施蔬菜以黄瓜、番茄、辣椒、茄子为主,4种作物总产量占全省设施蔬菜总量的70%。近年来,辽宁省设施蔬菜栽培制度不断创新,形成了冬春茬、春夏茬、秋冬茬及长季节一大茬多样化的茬口结构。由于辽宁省现行主流的设施条件,仍是依靠简易设施、小规模家庭经营模式、周年循环生产,决定了设施栽培应对多变的环境影响的调控能力弱,土壤连作障碍重,劳动生产效率低,水、肥、药、激素投放过量,不但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资源浪费有增无减,尤为严重的是,保障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的难度越来越高。

近年来,辽宁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设施蔬菜提档升级为目标,着力推广绿色生产关键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标准化水平,使产量、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在推进设施蔬菜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2 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辽宁省设施蔬菜生产主推技术有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连作障碍消减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设施生产补光技术、传粉蜂授粉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和工厂化育苗技术先后成为中央财政项目的主推技术,在辽宁省设施蔬菜产区试验示范推广,得到了省内大多相关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的普遍认可,项目结束后仍自发应用,技术普及率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连作障碍消减技术在设施蔬菜生产的老旧棚区广泛应用,由于辽宁省设施蔬菜生产发展较早,设施土壤普遍存在因长期连作和连年大量施用化肥导致的连作障碍、盐渍化或酸化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2]。在夏季休棚期应用秸秆和颗粒型高纯度改性氰氨化钙对棚室土壤进行整体处理,并且连续使用3年后,设施内土壤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在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的基地和园区实现全覆盖,但是对于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覆盖率不高。植物生长补光技术的普及率逐年在提升,主要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雾霾寡照天气增多给设施蔬菜生产带来的危害在加重,尤其在日照时间短、阴雪雾霾多的冬季进行补光,增收效果极为显著。传粉蜂授粉技术,其中熊蜂授粉在设施茄果类、瓜果类等作物上应用普遍,在设施草莓上重点推广蜜蜂传粉[3]。另外,在病虫害防治上注重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涉及到的具体技术如下。

2.1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绿色消减技术

针对长年重茬连作的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特别是连作障碍严重的连片棚区,应用秸秆和颗粒型高纯度改性氰氨化钙,有效防治根腐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提高土壤pH值,提供作物氮素、钙素营养,加速作物茎、根腐熟,增加土壤有机质,防止土壤退化,提高作物抗逆性,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

在棚室夏休期间,每667 m2棚室用50%氰氨化钙80 kg,按照“清净—撒匀—翻够—浇透—捂严—闷住—晾好”的操作步骤,对棚室土壤进行整体处理。

2.2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辽宁省葫芦岛地区最早从山东、河北等省引进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进行零星试用,之后在省内进行多点试验,效果明显。

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内,将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以一定的模式集中埋置,并且配施具有发酵催腐作用的微生物菌剂,促使秸秆定向转化为热能和多种有益于温室小环境改善和作物生长的物质,起到多种作用。在设施蔬菜定植前,在栽培行下(行间)开沟埋入秸秆并配施具有发酵催腐作用的微生物菌剂,再覆土起垄。适时向沟内灌水启动反应堆。或将秸秆裸露铺于垄或畦间,或将秸秆粉碎全层翻埋。

2.3 穴盘基质苗+“一行一带”定植技术

穴盘基质苗技术是继秸秆生物反应堆之后又一项中央财政项目的主推技术,在全省经过几年的推广得到了大多相关育苗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的认可。项目结束后,该项技术的普及率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采用穴盘基质培育的健壮小龄苗,杜绝现蕾大苗,定植时以大垄单行等距交错定植、并配设1条滴灌(微喷)带,主要在设施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生产上应用。

2.4 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制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混合,然后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采用灌溉施肥技术,可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水溶性肥料包括尿素、硝酸钙、硝酸钾、磷酸一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钾、氯化钾等。在开花坐果前,追肥种类以氮、磷元素为主;开花坐果期以磷钾肥为主;蔬菜生长中后期,注重氮磷钾综合补充。促进生根可选氨基酸型、腐植酸海洋生物型、微生物类肥料。

2.5 植物生长补光技术

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线波长范围(以红、蓝光为主)和需要的照度而设计,调试出适合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光谱能量分布的灯光。日照时间短、阴雪雾霾多的冬季补光效果更明显。

综合考虑季节与天气情况、设施条件、作物种类及长势等因素,选用适宜的灯具适时补光,生产上主推全防潮一体化的LED灯。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每隔3 m左右安置1盏植物生长补光灯,在草帘揭开和覆盖后各开灯照射2 h。

2.6 传粉蜂授粉技术

用熊蜂、蜜蜂为设施内栽培作物传粉,完全取代人工、激素蘸(喷、点)花,既显著减少设施生产用工成本,大幅降低棚室产品激素污染,又明显提高棚室产品的商品品质、食用口味和单位面积产量。

以熊蜂授粉为例,为设施茄果类、瓜类等作物授粉,每667 m2普通日光温室配备1群熊蜂(60只工蜂/群)。蜂箱放置在温室中部作物垄间的支架上,支架高度30 cm左右。在蜂箱上方搭建遮阳板,防止阳光直射到蜂箱,巢口向南。温室通风口应安装防虫网,防止熊蜂逃逸。授粉期间,根据作物生长要求,控制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注意避免喷施农药对熊蜂的伤害,必须施药时,尽量选用生物农药或低毒农药。

在设施草莓上重点推广蜜蜂传粉,一般每300 m2放置1箱蜜蜂[2]。

2.7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的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为,促进蔬菜绿色安全生产。

辽宁省设施蔬菜生产的棚室内推广覆盖防虫网、遮阳网,进行避雨、遮阴、降温、防虫,悬挂黄蓝粘虫板对蚜虫、斑潜蝇、粉虱、蓟马进行物理诱杀,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安装硫磺熏蒸器和臭氧发生器,对棚内环境进行灭菌消毒。利用天敌的保护与利用技术,释放捕食螨、丽蚜小蜂,对蓟马和粉虱进行有效防治。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要手段,以化学防治为辅,做到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对症下药和及时用药,并且严格掌握农药的施用剂量和方法,合理使用农药[4-5]。

3 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部分地区设施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水电路等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完善,抗灾能力弱,生产效益差。

3.2 技术认知度低

农村劳动力结构为“老龄化+女性化+知识水平低”,大多只注重产量,追求效益,凭借经验种地,对一些技术的认知度不高或者应用的不够规范;同时技术应用相对复杂,前期投入成本较高,农户很难接受。

3.3 技术集成配套推广不够

设施蔬菜生产仍以散户或者小企业为主,经营规模小,还未形成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所以生产过程中选择应用单项技术较多,但综合机械化低,农机农艺融合不够,集成配套应用不理想。

4 建议

4.1 加大投入力度,争取政策项目扶持

科学规划,鼓励、引导老旧、劣质设施的改造和升级,全面提升设施的抗灾生产性能,同时兼顾适应机械化作业[6]。努力争取各级政府和财政扶持,促进立项,实现设施蔬菜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稳步推广。

4.2 广泛开展宣传培训,扩大科技推广覆盖面

创新宣传形式,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扩大社会影响力。加大培训力度,组建各级专家团队,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培训,进村入户,面对面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实地解决农民在应用技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农户精准掌握、熟练应用,全面提高农民对技术的认知度和技术普及率。

4.3 加速技术集成配套,提升设施蔬菜生产科技含量

加大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合作力度,充分利用并发挥其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推广中的典型示范,辐射带动的作用。集成适合辽宁省应用的设施蔬菜绿色生产关键技术模式。在栽培棚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的地下、地表、株间和棚顶的4层空间,依次对应配置生物反应堆,穴盘基质苗,熊蜂、蜜蜂传粉,植物LED灯4项技术与配套连作障碍消减、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其他技术形成立体集成布局,全面提升辽宁省设施蔬菜绿色生产的科技含量。

猜你喜欢

辽宁省作物秸秆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SONG OF SMOG AND F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