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柿树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

2018-01-16徐伟赵红吴明阳张宏焦鹏

落叶果树 2018年2期
关键词:柿蒂柿树若虫

徐伟,赵红,吴明阳,张宏,焦鹏

(1.菏泽市林木保护站,山东菏泽 274000; 2.菏泽市果树技术站;3.菏泽市林业技术站)

柿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曹州镜面柿更是相传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制成的曹州耿饼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清热、润肺、化痰、健脾、涩肠、治痢、止血、降血压等功能,柿霜可治疗喉痛、口疮等病,历来为柿饼中上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菏泽市柿树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生产中由于树体高大,病虫害防治难度大,常导致防治不力,造成早期落叶落果,严重影响了柿果的品质和产量,给果农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笔者对菏泽地区柿树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进行介绍,供生产者参考。

1 病害

1.1 柿圆斑病

主要危害柿叶和柿蒂。初期在叶正面发生黄褐色的小圆斑,边缘颜色较浅且不明显,病斑渐变为深褐色,外围有黑色边缘。在病叶变红的过程中,病斑周围出现黄绿色晕圈,后期在病斑背面出现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子囊壳,发病严重时,病叶在5~7天内即可变红脱落,强树病叶不变红即脱落。柿蒂上发病迟,病斑小。病树果实变小、风味淡、易提早变软脱落。病原菌以菌丝在病叶或病蒂上越冬,次年子囊壳成熟后,6~7月开始散发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经叶片气孔侵入,8~9月开始发病,一年仅有一次初侵染。阴雨连绵的年份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冬春季清除落叶、树上枯叶、病蒂,集中深埋或烧毁,消灭越冬的病原菌。春季发芽前喷3~5°Be石硫合剂,6月上旬落花后10~20天,喷施一次1∶3~5∶400~600多量式稀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可有效预防该病发生。另外平时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可以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

1.2 柿角斑病

此病仅危害柿叶和柿蒂。严重时造成柿树早期落叶、落果,降低产量和品质,衰弱树势。叶片感病初期,出现不规则黄绿色病斑,斑内叶脉呈黑色,病斑颜色逐渐变成淡褐色,病斑出现密生黑色绒状小粒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座。病斑的扩展受叶脉限制,最终形成直径2~8 mm带棱角的斑,故称为角斑病。柿蒂上发病多在四角处,并由蒂尖向内扩展,形成的病斑形状不定,呈褐色或深褐色,落果时病蒂多残留树上。病菌在病蒂、病叶内越冬,次年6~7月释放出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自叶背气孔侵入。8月为发病盛期,大量出现病斑,随后便落叶、落果。降雨有利于角斑病的发生流行。

防治方法。结合冬季修剪,清除病枯枝、落叶,摘除病蒂,集中销毁或深埋;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树体的抗性;柿树落花后20~30天,喷施1次1∶3~5∶400~600倍的波尔多液,间隔20~30天再喷施一次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预防,发病期可喷43%戊唑醇悬浮剂6000倍液;君迁子易感此病,应避免柿树与其混栽。

2 害虫

2.1 柿绵蚧

又名柿绒蚧、柿毛毡蚧,俗名柿树虱子,是菏泽地区柿树的主要害虫。以幼虫和雌成虫危害柿树嫩枝梢、幼叶和果实,吸食汁液,常群集于果蒂及果面上危害。叶片被害后皱卷早落,嫩梢被害后形成黑斑或枯死。果实被害初期为黄绿色小点,后扩大凹陷成黑斑,导致果实提前软化脱落。该虫1年发生4代,以幼龄若虫在树皮缝、干柿蒂和2年生以上的枝干上越冬。前2代主要危害柿叶和1~2年生嫩枝,第3、4代主要危害柿果。4月中下旬越冬若虫陆续出蛰,若虫紫红色,转移到新梢、叶柄及叶片背面取食危害,坐果后转移到柿蒂、果实表面危害。5月中下旬雌雄虫交尾,雌虫体背形成白色卵囊并开始产卵。各代若虫发生盛期分别在6月上中旬、7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中下旬。

防治方法。冬剪时,剪除病虫枝及残留的干柿蒂,刮除老树皮、翘皮,消灭越冬若虫;春季柿树萌芽前,全树喷洒5°Be石硫合剂(混加0.3%洗衣粉)或5%柴油乳剂,喷严、喷透,杀灭越冬若虫;在柿树展叶后至开花前越冬若虫发生盛期,若虫尚未形成白色蜡壳前及时防治,可喷施25%蚧死净乳油1200倍液,注意保护柿绵蚧的天敌黑缘红瓢虫、红点唇瓢虫和草蛉,减少广谱性农药的施用。

2.2 柿长绵粉蚧

又称柿长绵蚧、柿粉蚧,近几年在菏泽地区危害日趋严重。以若虫、雌成虫刺吸叶片、枝梢、果实汁液危害,造成枝叶失绿变褐,树体衰弱,严重的导致枝梢枯死,整株死亡。每年发生1代,以3龄若虫在树干皮缝或枝条上结大米粒状白茧越冬。翌年春柿树萌芽时开始活动,转移到嫩枝、幼叶上吸食汁液。雌成虫从4月下旬开始爬到叶背面,分泌白色绵状物,形成白色带状卵囊,长20~60mm,宽5mm左右,每个雌成虫可产卵500~1500粒于其中,卵橙黄色。5月上旬开始孵化,5月中旬为孵化盛期。初孵若虫为黄色,成群爬至嫩叶上危害。经2次蜕皮,到10月下旬发育为3龄若虫,陆续转移到枝干的老皮和裂缝处,群集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冬季清园,刮老树皮,消灭越冬若虫;树体萌芽前喷1次3~5°Be石硫合剂,萌芽后,应用48%毒死蜱乳油2000倍液进行细致喷雾防治;至孵化盛期和1龄若虫发生期,选用2.5%高效氟氯氰菊酯微乳油2500倍液、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等连续喷施2次,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保护其天敌瓢虫、草蛉、寄生蜂等,要应用生物药剂,以保护天敌的自然控制能力。

2.3 柿蒂虫

又名柿举肢蛾,其幼虫钻食柿果,多在果实近蒂处危害。柿果早期被害颜色由绿变为灰褐色,后期被害柿果变黄变软成为“柿烘”后脱落。该虫在菏泽市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或树干基部附近浅土里结茧越冬,每年4月中旬化蛹,5月上旬开始羽化成虫,第1代幼虫5月下旬开始危害,6月上中旬危害最盛,多从果梗蛀入,并有转果危害习性。幼虫老熟后,部分在虫果内、部分在树皮裂缝下结茧化蛹,7月成虫羽化,第2代幼虫7月下旬至柿果采收期陆续危害。多雨高湿天气幼虫转果多,危害重。

防治方法。休眠期刮去老粗树皮烧毁。8月中旬,在树干及主枝上绑草把诱杀越冬幼虫。在幼虫害果期,连同柿蒂和果梗及时摘除虫果并销毁。5月中旬及7月中旬两代成虫盛发期,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1~2次,防治效果良好。

2.4 柿斑叶蝉

又名血斑小叶蝉,桑斑叶蝉。以成虫及若虫剌吸柿叶,叶面上出现褪绿斑点,严重的叶片呈苍白色,早期脱落,柿树生长衰弱,产量降低。该虫在菏泽市一年发生3~4代,以卵在一年生枝条的皮层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孵化,若虫期1个月,5月上中旬第1代成虫羽化并交尾,将卵散产于叶背叶脉组织内。6月上中旬第2代若虫孵化,7月上旬第2代成虫发生,以后时世代重叠,9~10月虫量最多,危害严重。初孵若虫行动不活泼,常集中在叶片主脉两侧,刺吸汁液,随着虫龄增长食量渐大,开始分散危害,成虫受惊即跳起飞走。

防治方法。清理树下杂草和落叶,减少越冬虫源;在第1、2代若虫盛发期选喷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注意保护天敌红色食虫螨。

猜你喜欢

柿蒂柿树若虫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汉代植物纹样之柿蒂纹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柿蒂去除萼片和激素处理对甜柿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人工养殖美洲大蠊若虫的肠道消化酶活性研究
柿树的温柔
美洲大蠊幼龄若虫肠道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母爱哪有多余的
桃源的柿树
柿树夏季咋防柿蒂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