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苹果产业新动能的几点思考

2018-01-16束怀瑞

落叶果树 2018年2期
关键词:果树

束怀瑞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在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时代条件下,经营体制变革、生产成本增加、劳动力数量减少,苹果产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苹果产业更新换代变革需要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从产业角度讲,要实现满足社会供给,提质增效,降低成本,农民增收,生态优化,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标;从研究角度讲,要实现果树科技研究创新。同时现行推广的国外技术中国化发展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1 产业新动能

1.1 提质增效

目前苹果平均单产低(666.7m2产量仅1.12t),总量过大,价格下滑,成本提高,666.7m2用工29.7个(260~270元),生产资料2900元,采后400元,卖果难,群众收益下降。产业链不完善,加工技术落后,现行经营和技术不适应形势发展。现在高档果高价难求,中低档果低价难卖。如何提高高档果的比重,目前总体不到13%,生态优势区烟台蓬莱40%、招远15%,甘肃静宁17%。要使提高高档果比重和合理单产一致,目前伤残烂果率高,达18%~20%,要重点解决减少伤残烂果问题。

提质增效的关键是改善土壤质地和叶片功能,减少冗余消耗,提高土壤缓冲性能和植株健康。目前各产区氮肥过量较普遍,锰中毒较普遍,部分地区磷肥过量。创新技术:扩大安全有机肥源,实施局部优化,一次集中施肥(施肥部位有机质达3%~4%),发挥生物碳+有机质、蒙脱土的效能,生物炭+有机肥可5年施1次,折合666.7m2用有机肥0.8t,生物炭125kg,局部面积(8%~15%),注意保水载体结合,尽可能降低成本。定量用化肥,每年666.7m2尿素用量12kg,重视秋季根外追氮,氮磷钾比例要因地制宜,原则是1∶0.8∶1.2,重点是提高贮藏营养水平,培养植株健康,提高植株免疫力。

市场、品牌、诚信很重要。适当规模化,规模化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合作社、家庭农场、科技小院、供销社统筹等,实行有限规模发展,统筹技术管理力量、投资回报、市场导向等主因素,从调查看,50~300亩成功较多,更大规模形式成功较少,更大规模形式的成功要求技术力量充足、产业链完善,但所占比重很少。

1.2 延长产业链

整合利用好各项政策和资源,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市场需求有大众、高端两个方面,适应市场变革,发展如简单饮料、高端果胶、残渣肥料、蔬果酚类物质提取等相关产业,观光旅游资源多样化。

1.3 品种资源合理配置

做好品种资源区域化,科学配置,突出地方特色和优势,满足市场多样化,品种组合的区划选择很重要。品种资源同质单一缺点突出,规模化经营品种要多样化。现在富士比重很大,在70%左右,现在沂源的金帅+富士、五莲的国光+富士、烟台的青香蕉+富士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中国的育种历史悠久,选育审定的品种也很多,有290多个,现在杂交的种苗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为新品种培养奠定了优势基础,但目前尚没有一个是世界性主栽品种,与主要育种单位的持续性支持重视不够和现代科学应用不足有关。

2 果树研究新动能

果树研究在双创新时代条件下有诸多理念问题要加深理解,充分重视。

2.1 重视理论联系实践

重视理论联系实践,利用现代化手段总结提升群众经验。目前很多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不了解实践,找不到创新的结合点和方向,发挥正效应小,而很多实践者不了解理论是规律创新总结的主渠道,而停留在经验,成果无法再扩大和再发现。要认识到历史实践积累和不断进步的现代理念和手段规律是理论创新的主渠道,同时理论形成没有实践经验就看不到新亮点。所以从事理论研究的科技工作者要掌握现代科学的进步基础和手段,向群众学习实践经验结果,提升总结做到再创新。

2.2 重视利用现代生物学理论和技术进展

现代生物学的核心是非生命向生命化认识的进步认证,是研究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互作的科学,其在共性、多样化、周期过程模式中不断变化,当代对生物学的认识是物质、能量、信号代谢程度的全认识。将现代生物学理论与果树产业有机结合,促进产业发展。

2.3 重视技术发展的阶段性和后遗症问题

任何一项技术在实践中往往在一个历史阶段起了很大作用,但往往会留下后遗症(化肥、农药、乔砧密植)。必须充分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才能根据相关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方案,引导科技向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前进。

2.4 重视仿生

仿生强调回归自然、胜似自然,要求为提高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的整体效益,必须按照自然规律、遵照自然法则进行生产管理。与果树生产有关的规律和法则蕴藏在果树及果树与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中,需要模拟果树个体内在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果树与外界环境的生态关系进行栽培。

2.5 重视利用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的进步

基础创新、原始创新可推动全面科技的发展,应用技术创新受基础创新的制约而推动产业时代性发展,技术创新提高效率。科学进步依靠基础科学进步,创新手段的应用是提高创新水平的关键。

2.6 重视人才培养和政策导向

人才培养要依靠历史传承和时代创新,人才有多样分工和培养方式,但在社会分工和产业整体位置上同等重要,排除不良的社会环境的干扰和保证顶层正确政策理论指导,对人才培养的效果及水平十分重要。

2.7 重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关系、规律和阈值

内因(周期发生规律、基因系列表达、信号应答、代谢模式、自身调节能力和调节物质产生)是主导(常规应变导向)。外因(光、暗、气、热、水、肥、土、技术)是条件(物质、能量、信号调控),外因具有区域资源的相对稳定,但外因的负面变异常发生,内因因外因变化而失去常规性的协调,发生导向变化,影响结果。研究内外因素在于认识两者的关系,各自的内在规律和应变阈值,如何导致目标效益的变化,创造精准调控、补短和控域。

2.8 重视精准调控技术研究

精准、系统、智能,达到质量、效益统筹兼顾。建立质量效益观、市场观、目标观、信息观和服务中心观。研究精准调控技术,要确保新技术作用的重点是精准调控,具有时代化、精细化、系统化特点,技术操作应力求智能化,链式创新和效能发挥是重点。

3 现行技术的中国化发展

3.1 矮化栽培砧木的选择

①无融合种子砧木(青砧1、2号在全国7个地区试栽8年效果良好);②矮化中间砧(胶南应用矮化中间砧较大面积28年生苹果树666.7m2产量4000~6000kg);③矮化自根砧如在中国瘠薄条件下种植应采取特别方法,现行乔砧管理方法缺点较多(小老树、费工),建议配套利用限根生产的局部优化技术、地上矮化更新技术等。

3.2 对乔砧园的改造

建议试验孙培博工作经验(不冬剪,春定花芽,结合疏果回疏去大枝),改善光照,优质果增多。改变过去短截、疏枝冬季为主的技术体系,改为以疏、截为主,冬夏简化方式结合;冬剪以留好头、清理乱为主;发芽前剪,定果枝;疏果期结合清理大枝和机械开张枝角;保护主干,矮冠(不高于2.5m),重视枝组培养和干组更新技术应用。

3.3 双减与生态生产

双减(减肥、减药)和生态农业不是不施化肥,主要是科学用肥保证产量和质量。单纯使用有机肥生产目前难于高产,应科学补用化肥。双减要开辟有机源,局部优化,科学施用化肥,精准施用,创造新产品,建立防灾技术体系。

3.4 水肥一体化

没有有机肥的土地单纯水肥一体化会存在局部盐化等问题,水循环研究是节水的主要途径。

3.5 解决缺素症

创造小分子碳基元素肥,提高元素有机碳供应,解决根系元素沉集造成的缺素症。

猜你喜欢

果树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果树秋季施肥三要点
果树夏剪有诀窍
满山果树花盛开
欢迎订阅2022年河北果树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果树拉枝要注意点啥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果树“月子肥”作用巨大,你知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