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祸致大面积感染性溃疡1例

2018-01-16张朝晖李品川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生肌植皮清创

田 影,张朝晖,马 静,李品川,徐 强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5岁。因“车祸致双臀部及髋部破溃1个月,腹部切口裂开10 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因车祸外伤就诊于外院,因“失血性休克、左侧骶骨翼骨折、左侧耻骨支骨折、双侧坐骨支骨折、腰椎L1~L5左侧横突骨折、多发肋骨骨折、尿道断裂、创伤性湿肺”收入ICU,予积极补血、扩容、抗休克等治疗,同时行膀胱穿刺造瘘术。检查发现直肠损伤,直肠粘膜破裂达1/2周,遂行开腹探查、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术。术后因骨盆骨折大量出血、臀部及髋部间断抽出陈旧性出血,体温持续升高,双侧髋部出现破溃,考虑血肿感染,再次行清创、引流术,双侧臀部及髋部均予以切开引流、部分坏死皮肤切除。术后予以每日伤口换药清创,体温逐渐平稳。后出现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予生肌膏换药。疗效欠佳,转入我院。患者进食正常,造瘘口排尿排便通畅。查体:T 38.6 ℃,P 119 次/min,R 21 次 /min,BP 140/90 mmHg (1 mmHg=0.133 kPa)。神清,贫血貌,眼睑苍白。胸部胸带外固定,双下肺呼吸音低,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心音可,律齐,HR 119 次/min。双下肢不肿。腹平坦,腹部正中见手术瘢痕。手术切口下方见伤口裂开,约8 cm×2 cm大小,深约1 cm,肉芽欠鲜活。下腹正中见膀胱造瘘口,左腹部见结肠造口,通畅。双侧臀部及髋部伤口敷料呈黄绿色,左臀部及髋部见3个创面,较大者约8 cm×5 cm大小,表面皮肤坏死,触及一潜腔,深约12 cm。另2个约3 cm×2 cm大小,均可触及潜腔,深约10 cm,分泌物较多,气味臭秽。右臀部及髋部见一约40 cm×20 cm大小创面,皮缘不整,触及多个潜腔,较大的深约10 cm,分泌物少许,肉芽新鲜。触诊肝脾不大,创周可及压痛。肠鸣音约5 次/min。舌红,少苔;脉滑数。ECG示窦性心动过速,怀疑轻微ST-T段异常,逆时针旋转。外院腹盆CT:双侧胸腔积液;左下肺钙化灶;脂肪肝,肝左叶钙化灶,考虑副脾;乙状结肠造口术后改变,腹腔内部分肠管积气、扩张;腹腔及盆腔内脂肪间隙密度增高,双侧腹膜及肾周筋膜略增厚;膀胱引流术后改变,尿道及直肠周围结构欠清晰;双侧多发肋骨骨折,L2~L5左侧横突、双侧坐骨支、双侧耻骨、骶骨左上部骨折;左侧腰大肌、左侧耻骨、坐骨周围肌肉增粗、模糊,考虑外伤后改变;双侧腰部、双侧臀部、双侧股部外侧皮下软组织增厚、密度增高并多发局限性气体及液体密度影,结合临床,考虑炎性病变可能性大。入院诊断:多发性溃疡;腹部术后伤口感染;多发性骨折;双侧胸腔积液;膀胱造瘘术后;乙状结肠造口术后;贫血;低蛋白血症;脂肪肝。予以全身治疗,血必净注射液、头孢唑肟钠注射液抗感染;血栓通注射液改善循环;平喘,化痰,膀胱灌洗。创面清创,化腐生肌法处理创面,负压闭式引流以给邪出路,生肌象皮膏偎脓长肉,点状植皮。中药治以益气养阴,托疮生肌,方以八珍汤加清营汤加减:川芎15 g,白芍15 g,甘草15 g,党参20 g,茯苓12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熟地黄12 g,金银花10 g,连翘10 g,玄参20 g,麦冬10 g,丹参10 g,黄连5 g,水牛角粉3 g(冲服)、天花粉20 g,穿山甲3 g,(先煎)黄芪60 g,当归20 g。水煎服,1 剂/d。1周后诉食欲不振,加用焦三仙各10 g。伤口分泌物培养为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痰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尿培养为大肠埃希菌;微生物动态真菌监测(-)。据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白细胞计数 6.74×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 57.24%,红细胞 3.11×1012/L,血红蛋白 94 g/L;C-反应蛋白 80 mg/L;纤维蛋白原 4.39 g/L;尿常规:BLD(++)、WBC(±);肝功能:ALT 46 U/L,TP 60.4 g/L,ALB 30.3 g/L,DBIL 10.6 μmol/L,GGT 99 U/L,ALP 137 U/L,AST 44 U/L,TG 1.89 mmol/L,HDL-C 0.74 mmol/L;肾功无异常;电解质:血Na+132.5 mmol/L;Cl-94.5 mmol/L。住院时间123 d,伤口近愈合,左臀部未愈合伤口约1.5 cm×1 cm大小,无分泌物,肉芽组织新鲜。出院自行换药。出院后1周,创面完全愈合。

2 讨论

车祸致下肢及髂腰部大面积皮肤缺损坏死及合并感染的治疗,一直是临床棘手问题。由于该部位的创伤大多为较严重的车祸或者挤压伤,通常合并有骨折及重要脏器损伤等,在抢救生命完成后,及时对创面进行处理,可有效防止并发症[1]。创面床准备的概念最早由Falanga[2]提出,并描述了伤口的TIME概念。笔者在创面床准备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医外科特色,将现代理论与传统中医药技术结合,外治以化腐生肌法处理创面,蚕食清创至创面基底部肉芽新鲜,生肌象皮纱条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刺激肉芽组织生长,生肌爬皮。待肌平皮长期,采用点状植皮结合VSD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2.1 组织处理(T) 创面处理步骤:(1)清洗伤口。其目的是减少伤口内的细菌量及毒素吸收,清除伤口腐败组织,使伤口保持清洁,为伤口愈合提供清洁环境。伤口清洁液最佳选择为生理盐水,是目前国内外的共识。生理盐水是最接近人体pH值、无毒、无刺激的液体,且经济有效。酒精、碘伏、苯扎氯铵等消毒液,除了对细菌有杀灭作用外,对正常的机体组织也有损伤。实践证明,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安全有效[3],而且可以避免消毒液对创面刺激引起的疼痛。(2)清创。清创是将坏死的组织清除出创面,保持伤口洁净,血供充足,肉芽新鲜,为伤口愈合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如创基坏死组织较多,以坏死肌腱、筋膜为主,呈黄色“腐肉”,伴炎性渗出,创基组织明显水肿,创周皮缘坏死,可及较深皮下潜腔,行手术清创。利器清创由于能加速创口愈合并降低并发症,被认为是清创的金标准[4]。需遵循清创勿尽的原则,务必待“护场”[5]形成方可,“飘浮”剪除软化的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部分,换药时可采用“蚕食法”逐渐清除。清除晦暗或高突肉芽组织,露出新鲜肉芽组织。皮下潜腔无需全部敞开,利于引流通畅即可,刮匙清除腔内坏死组织。术后给予适当加压或VSD,可使潜腔尽快闭合。清创后可取创面分泌物行细菌培养,以指导术后进一步抗菌治疗。

2.2 炎症和感染的控制(I) VSD是创面治疗领域中的一个里程碑。由于有高效引流、消灭死腔,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病人痛苦,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等优点,近年来,在严重软组织缺损、急慢性创面的治疗或促进移植皮肤的成活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6]。笔者所在科室在 VSD 原理的基础上,使用医用海绵作为敷料、透明防水敷贴为全封闭材料,简易低压吸引器为引流装置,将引流管与负压装置连接[7]。改良后大大降低了费用,同时透明防水敷贴能保持与皮肤同步呼吸,具有低致敏性,从而减少过敏的发生。负压闭式引流能主动将创面含致病菌的分泌物快速持续吸引出来,减少创面细菌数量,抑制细菌生长繁殖,阻止感染扩散和毒素吸收。同时还能改善局部循环,加速组织消肿,在维持创面清洁的同时,可能刺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自主分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的愈合。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联合中药化腐生肌法,在保证充分引流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创面腐物脱去,新肉生长,疗效远优于单纯伤口换药治疗。

2.3 湿度平衡(M) “偎脓长肉”法是中医学在创面愈合的过程中,通过中药膏(散)外用,经皮肤和创面对药物的吸收,促进局部的代谢,使创面内部富含伤口修复的营养物质的液体增多,从而达到促进创面修复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存在着药疮交互作用[8]。现代湿性愈合疗法与中医“偎脓长肉”法异曲同工。当创面为黄色腐肉小于25%的红色肉芽伤口或100%红色肉芽伤口时,笔者将生肌象皮膏(批号Z20070652,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内制剂)均匀涂于脱脂棉上,外敷于创面,敷盖范围超出创缘约1 cm。本品为油性制剂,渗透性强,容易被组织吸收,外敷可持续性覆盖创面,通过渗透作用发挥药效。可持续保持创面湿润,保护肉芽颗粒,减少创面愈合过程中的继发性损伤,有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和创面再生修复。间断使用改良VSD,创面处理后,先外敷生肌纱条,然后再贴医用海绵敷料。这样既能吸引出创面质稀分泌物,联合生肌纱条又能避免“偎脓长肉”偎出之脓全被引流出,保持创面湿润[9]。

2.4 创缘上皮化(E) 当肉芽平整后,采取点状植皮术,术后创面敷盖生肌纱条,其上再行VSD。VSD 联合植皮治疗体表大面积皮肤缺损优势在于,植皮区域的受力均匀,压力较强且持续,有效避免了皮下积血、积液导致皮片的悬浮及漂移的发生。同时还可以不间断的将皮下渗液排出体外,从而为植皮片的肉芽生长提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为 VSD 材料可随着植皮区域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促使皮片更紧密的覆盖在创面上,提高了皮片成活率,减轻患者痛苦[10]。生肌象皮膏依靠麻油、蜂蜡等营造适合肉芽及上皮组织生长的生理湿润环境,促使组织细胞再生,即原位再生出功能和结构都接近正常的皮肤,这样愈合的皮肤有厚实的真皮和皮下组织,不会瘢痕挛缩。

猜你喜欢

生肌植皮清创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两种清创方法治疗Gustilo Ⅲ型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和卫生经济学观察
A Review on Treating Postoperative Perianal Abscess by the TCM External Therapy
Advances in the Study on "Simmering Pus and Forming Flesh" in Treating Anorectal Diseases by External Treatmen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不同植皮方式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分析
生肌象皮膏“恋邪”作用对兔皮肤疮面的影响❋
烧伤植皮手术及其注意事项
二期植皮联合VSD与传统打包技术修复慢性创面的疗效比较
水动力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溃疡清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