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填塞后鼻孔治疗鼻腔后段出血的临床分析

2018-01-16王金玉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水囊双腔鼻咽

王金玉

鼻腔后段出血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的急诊之一,需要尽快止血,治疗常较困难。在一些乡镇卫生院仍采用传统的后鼻孔填塞术进行鼻腔止血,其应用材料为凡士林纱球,虽然价格低廉,止血效果也好,但治疗过程中患者痛苦较大。我科于2014年11月~2017年3月收治36例鼻腔后段出血患者,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进行后鼻孔填塞,治愈35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36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44~82岁;均为单侧鼻腔出血,其中右侧17例、左侧19例;出血至就诊时间2.5 h~4 d。出血次数为1~6次,出血量为100~900 mL。均有高血压史,入院时血压为(140~185)/(95~115)mmHg(1 mmHg=0.133 kPa)。无鼻外伤及鼻腔手术史。血常规检查正常,无血糖增高,心、肺检査正常,鼻腔、鼻咽部CT检査均显示正常。所有病例均经鼻腔填塞术后仍有大量血液自后鼻孔流出,36例均为鼻腔后段出血。

1.2 方法 36例患者在确诊鼻腔后段出血后,即给予双腔气囊导尿管后鼻孔填塞。取双腔气囊导尿管(规格16 fr 30 mL)1根,将头顶部带孔部分剪去,留1.0 cm左右至囊泡。取无菌纱布片1块,沿长轴从中央剪开,再用红霉素软膏充分糅合,使其形成红霉素油纱条2根备用。取截去头部的双腔气囊导尿管,截段端涂红霉素软膏,自前鼻孔缓慢向鼻腔后段推进;当推进过程中有抵触感时,即向气囊中注入生理盐水8~18 mL成为水囊而填塞鼻咽部;当患者鼻咽部有胀痛感和(或)患侧轻度头痛时即停止注水。轻轻牵拉双腔气囊导尿管鼻外端,在其上、下迅速向鼻腔中填满红霉素油纱条,并于前鼻孔处固定双腔气囊导尿管。术毕观察前、后鼻孔无出血返回病房。静脉给予抗感染及止血药物治疗,同时进行高血压治疗。48~72 h后缓慢抽出双腔气囊导尿管及鼻腔填塞物,5例鼻腔少许出血,片刻自行停止。继续观察1~2 d无出血后出院。

2 结果

35例治愈,其中33例填塞1次,2例填塞2次,随访2~3个月均未再出血,无鼻腔粘连。1例经3次双腔气囊导尿管后鼻孔填塞,出血未能得到控制,转上级医院治疗。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鼻腔后段出血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常伴有高血压。一般情况下,患者鼻出血往往一开始就比较凶猛,出血量较多,患者及家属极度紧张和恐慌,就诊时需要急诊处理,尽快彻底止血。本组所有病例经鼻腔填塞术后仍有大量血液自后鼻孔流出,说明出血点在鼻腔后部[1]。目前鼻腔后段出血的治疗可借助鼻内镜照明、放大和观察作用,准确探明鼻内出血的部位和情况;同时在直视下通过微填塞、激光、微波、高频电凝器等手段完成止血,直视观察下精准操作,简单易行,止血准确和迅速,止血效果好,损伤和痛苦小[2]。但由于各级医院医疗条件不一,特别是一些基层医院,可能还没有鼻内镜及相应设备。因而,传统的后鼻孔填塞术仍不失为治疗鼻腔后段出血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们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代替凡士林纱球行后鼻孔填塞治疗鼻腔后段出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手术时间较短,双腔气囊导尿管自前鼻孔直接推入鼻腔,简单快捷,患者痛苦相对减轻,避免了传统后鼻孔填塞术操作过程中引起的咽喉明显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操作中双腔气囊导尿管的水囊可根据鼻咽部大小注入适量生理盐水,且水囊可根据鼻咽部情况而塑形,使其囊壁紧贴鼻咽部,尽可能减少鼻咽部空隙,有利于水囊对局部血管或出血灶的压迫,使局部破裂的血管逐渐愈合,最终达到止血目的。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由于双腔气囊导尿管水囊为橡胶,在填塞中水囊膨胀性扩张,对鼻咽部除压迫止血作用外,无明显其他损伤,在拔除双腔导尿管后鼻腔后段无明显出血,进一步说明应用双腔导尿管行后鼻孔填塞对局部黏膜无明显损伤。

后鼻孔填塞术中,鼻腔填塞油纱条也很关键。我们应用红霉素软膏制作油纱条,观察发现由于现做红霉素油纱条比较柔软,在鼻腔填塞过程中不易损伤鼻腔黏膜,并容易填满鼻腔,加之红霉素的抗炎作用,鼻腔填塞后不易发生继发性感染。但由于双腔气囊导尿管较粗、较硬,如果单纯从双腔气囊导尿管上方或下方填塞红霉素油纱条均不能使鼻腔充分填满,特别是不能填满鼻腔后段,对鼻腔后段出血灶不能起到有效的压迫和止血作用。所以我们在应用红霉素油纱条鼻腔填塞过程中,助手先轻轻向上牵拉双腔气囊导尿管,于鼻腔底部及鼻腔底后部填入适量红霉素油纱条,再轻轻向下牵拉双腔气囊导尿管,继之于鼻腔顶部填入红霉素油纱条,直至填满整个鼻腔。经临床观察止血效果满意,鼻腔黏膜损伤小,36例患者有35例治愈,说明双腔气囊导尿管后鼻孔填塞治疗鼻腔后段出血是可行的。本文有1例鼻腔后段出血进行双腔气囊导尿管后鼻孔填塞治疗,但未能控制出血,其原因可能是气囊(水囊)填塞压力不及凡士林纱球大,对鼻腔大出血有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3]。但其具体原因,有待今后临床工作中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中老年人鼻腔后段的鼻-鼻咽静脉丛、蝶腭动脉是鼻腔后段出血的主要来源,出血多较凶猛。在基层医院,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医疗技术和设备相对缺乏。因此对鼻腔后段出血,我们在传统后鼻孔填塞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进行后鼻孔填塞,辅以红霉素油纱条填塞鼻腔,止血效果好。方法较传统方法简单快捷,患者痛苦相对较小,为今后鼻腔后段出血进行后鼻孔填塞提供了一种材料和方法。鼻腔后段出血大多数为中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压,所以在进行双腔气囊导尿管后鼻孔填塞治疗的同时要积极行降压治疗,并密切注意和预防心、脑、肺等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水囊双腔鼻咽
幼儿罕见鼻咽部异物1例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波浪与水囊潜堤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选择:单腔还是双腔?∗
鼻咽癌的鉴别诊断:反复鼻出血VS鼻咽癌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Foley尿管低位水囊牵拉频率对足月妊娠宫颈成熟度的影响研究
牛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鼻咽顶后壁增厚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