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躯干部俞募穴艾灸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8-01-15冯建金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1期
关键词:躯干艾灸偏瘫

冯建金

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江苏泰州 225300

脑卒中偏瘫是一种常见的病症,这种病症很容易造成患者出现功能残疾的症状[1]。在现阶段的临床治疗中,虽然抢救技术与治疗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仍会导致患者出现躯干控制与运动功能恢复较差的不良反应,因此必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2]。该次研究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析了躯干部俞募穴艾灸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了该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研究资料,以此来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20例患者中,男患者12例,女患者8例,患者年龄在 43~73 岁,平均(64.61±9.75)岁;对照组 20例患者中,男患者11例,女患者9例,患者的年龄在42~74 岁,平均(66.42±8.58)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1)药物治疗:给予患者能够控制血压、增强脑部供血以及改善神经营养的药物进行治疗;②电刺激治疗:将电极置于患者瘫痪侧上肢外旋肌与伸肌运动点以及下肢踝背屈肌与屈肌运动点上,电流的强度以引起患者的肌肉收缩为标准。电刺激治疗进行1次/d,20 min/次;③康复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训练主要采用PNF法以及运动再学习等方法。训练的内容主要包含了ROM训练、床上翻身、站立与行走训练、上肢关节控制训练。行 PT治疗 1次/d,30 min/次。

实验组采用躯干部俞募穴艾灸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灸法治疗。对患侧肝俞、肾俞、脾俞、期门、京门以及章门穴进行艾灸,使用单孔和双孔艾灸盒,内置点燃的艾条,置于施灸穴位上进行固定,调整好艾条与皮肤距离,以患者穴位感到温热感为宜。每个穴位持续5~10 min,1次/d。

1.3 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两个月后躯干控制与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其中躯干控制采用国际Sheikh进行评定;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进行评定:①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以上;②显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46%~89%;③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18%~45%;④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增加或减少在17%以下;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做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配对设计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 计数资料通过[n(%)]描述,计量资料以(±s)描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躯干控制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在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其Sheikh评分与Fugl-Meyer指数均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实验组患者躯干控制与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躯干控制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躯干控制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s),分]

组别Sheikh评分 Fugl-Meyer指数实验组(n=20)对照组(n=20)t P 90.24±13.51 71.78±12.25 4.526 9 0.000 1 84.37±9.56 70.23±9.48 4.696 9 0.000 0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远高于对照组的7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躯干控制功能与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但仅采用这种治疗方式,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影响了患者的康复进度。因此,艾灸疗法被越来越应用在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治疗中[4]。中医学认为,脐为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介于中下焦之下,又是肾间动气之所,因此,在艾灸疗法中通过对于肝俞、肾俞、脾俞的刺激,能够起到补肝肾、强筋骨的效果;且艾叶的气味芳香,能够起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的功效,对于患者体内各功能系统均具有一定的双向调节作用[5]。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经过两个月治疗后,其Sheikh评分与Fugl-Meyer指数分别为:(90.24±13.51)分和(84.37±9.56)分 ;对照组 患 者Sheikh 评分与 Fugl-Meyer指数分别为:(71.78±12.25)分和(70.23±9.48)分;由此可见实验组躯干控制与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临床治疗效果中,实验组患者经出现了1例无效情况,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19/20);对照组患者共出现了6例无效情况,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0%(14/20);由此表明,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躯干部俞募穴艾灸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躯干控制与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1]陈萍,黄世杏.艾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6(2):41-42.

[2]聂斌,梁迪赛,孙小翠,等.俞募穴艾灸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6,32(9):706-708.

[3]聂斌,王俊华.俞募穴电针对脑中风患者躯干控制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5,26(2):9-11.

[4]蔡少华,严亮华,聂斌.俞募穴电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2(2):124-126.

[5]丁琪.俞募穴艾灸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与运动功能的临床影响[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7,8(5):230.

猜你喜欢

躯干艾灸偏瘫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树与人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角度法评价躯干冠状面失平衡
正常成人躯干皮肤温度觉阈值测定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