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肾通络解毒汤治疗消渴肾病(气阴两虚兼瘀毒型)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8-01-15王志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1期
关键词:通络尿蛋白证候

王志光

神农中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消渴肾病是糖尿病肾病的别称,此种病症主要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主要以肾小球病变、血管损伤为主[1]。中药在消渴肾病的治疗中与西医治疗具有较大的优势,其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少,且患者能够长期服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该次择取该院70例消渴肾气阴两虚兼瘀毒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样本选自该院70例消渴肾气阴两虚兼瘀毒型患者中,样本选取的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3月,患者均符合消渴肾病的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排除有严重性肝肾疾病患者以及代谢紊乱合并感染的患者。全部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14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50.1±12.63)岁,病程 4~22 年,平均病程(8.6±4.59)年,其中门诊治疗16例,住院治疗54例。全部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患者益肾通络解毒汤进行治疗,配方成为为:黄芪 30 g,熟地 20 g,杞果 15 g,淫羊藿 12 g,草河车15 g,丹参 20 g,党参 30 g,山药 30 g,麦冬 15 g,肉苁蓉 15 g,巴戟天 15 g,白术 15 g,当归 15 g,黄连 5 g,2个月为1个疗程,煎汤后各分四次温水服用,在治疗期间检查血糖、尿蛋白含量的频率为1次/周,检查肾功能为1次/m,在对患者治疗两个疗程后判定患者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疗效评定)

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血糖指标以及尿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3]中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分级标准进行相关的疗效判定,分值范围在0~3分之间,分数越高,患者症状越严重,中医证候主要包括: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畏寒肢冷、夜尿频多、腰膝酸软、面足水肿。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差异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用 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情况比较

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情况分析对比[(±s),分]

表1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情况分析对比[(±s),分]

病症 治疗前 治疗后t P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畏寒肢冷夜尿频多腰膝酸软面足水肿3.8±1.13 1.3±0.47 1.1±0.36 1.1±0.43 1.8±0.39 1.4±0.48 0.1±0.94 0.2±0.38 0.2±0.47 0.1±0.41 0.6±0.46 0.5±0.58 21.060 7 15.227 0 12.718 8 14.081 9 16.647 8 10.001 7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2.2 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比较

患者在治疗前空腹血糖含量为(11.4±2.48)mmol/L,餐后 2 h 血糖含量为(15.8±2.75)mmol/L,治疗后血糖含量依次为(9.1±2.53)、(13.4±3.04)mmol/L,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含量与餐后2 h血糖含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1 6、4.898 3,P=0.000 0、0.000 0,P<0.05)。

2.3 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含量变化情况比较

在治疗前70例患者中无患者尿蛋白含量-,有21例患者尿蛋白含量+,有31例患者尿蛋白含量++,有18例患者尿蛋白含量+++,在治疗后有24例患者尿蛋白含量正常,尿蛋白含量+患者占25例,尿蛋白含量++患者占18例,尿蛋白含量+++占3例,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8.965 5,P=0.000 0,P<0.05)。

3 讨论

消渴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医理论指出消渴肾气阴两虚兼瘀毒型患者因为肾、肝、脾等部位出现病变,有痰湿、淤血等症状。消渴肾病是糖尿病长期不愈累积肾、脾功能受损,患者表现出水肿、晕眩、尿频等症状[4]。消渴肾病因为患者自身肾、脾功能长期亏虚,导致的气血运行不畅,以至于患者出现血瘀、痰凝等症状,随后在患者体内淤结成毒,最后导致患者肾气亏损[5]。中医治疗气阴两虚兼瘀毒型症状主要是根据患者从肾至脾进行治疗,在治疗肾和脾两方面,因治疗方向不同,其侧重点也不同,虽然治疗方法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是均遵循清热解毒、补脾益肾的原则。该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神疲乏力未症状为(3.8±1.13)分,大便溏薄为(1.3±0.47)分,畏寒肢冷为(1.1±0.36)分,夜尿频多为(1.1±0.43)分,腰膝酸软为(1.8±0.39)分,面足水肿为(1.4±0.48)分,治疗后依次为(0.1±0.94)分、(0.2±0.38)分、(0.2±0.47)分、(0.1±0.41)分、(0.6±0.46)分、(0.5±0.58)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含量、餐后2 h血糖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含量正常例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益肾通络解毒汤治疗消渴肾病患者能够明显改善中医证候情况,还能够降低患者血糖含量,改善尿蛋白含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1]孟繁宇.益肾解毒通络汤治疗消渴肾病脾肾阳虚挟瘀毒证9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8):81-82.

[2]韩香莲,南征.解毒通络益肾导邪法治疗消渴肾病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5(16):68-69,70.

[3]刘婷婷.用消渴肾病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蛋白尿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5(1):29,30.

[4]张鹏,王海娇,何泽,等.益气养阴,解毒通络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2):43-44.

[5]范栋晨.益肾解毒通络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NAG的干预研究[D].郑州:河南中医学院,2014.

猜你喜欢

通络尿蛋白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
蛭龙通络胶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