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长骨骨折临床观察

2018-01-15贺兵田元高张继夏代文富廖泽刚凡波曾行松巫长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1期
关键词:长骨髓内感染率

贺兵,田元高,张继夏,代文富,廖泽刚,凡波,曾行松,巫长江

宜宾市江安县中医医院骨伤科,四川宜宾 644200

小儿长骨骨折是一种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儿童骨折类型,在以往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多采用石膏夹板固定、切开复位等治疗方法,但依据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采取这些治疗方法较易造成骨折部位再次发生移动,需进行多次调整,患儿需忍受剧烈疼痛[1]。随着目前相关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弹性髓内钉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治疗长骨骨折方面优势价值显著。该文探讨了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长骨骨折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17年9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小儿长骨骨折患儿,共45例,将患儿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共24例,男 15例,女 9例;年龄 3~14岁,平均年龄(7.6±1.4)岁;股骨干骨折11例,尺桡骨骨干骨折8例,胫腓骨骨干骨折5例。对照组共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 3~16 岁,平均年龄(7.8±1.3)岁;股骨干骨折 10例,尺桡骨骨干骨折7例,胫腓骨骨干骨折4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一般统计资料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开展组间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处理。具体操作方法为: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取仰卧位,于骨折部位做垂直切口,并经消毒处理后切开皮肤与皮下组织、筋膜组织,剥离骨膜后促使股骨病变位置能够得以充分显现在手术视野下,采用复位钳实施复位对齐处理,选取合适规格大小的钢板进行复位并通过螺钉予以固定,通过C型臂透视针对骨折复位状况予以检视,直至达到满意复位效果后冲洗切口并采取止血处理。观察组:采用弹性髓内钉处理。具体操作方法为:在术前对患者采用X线进行检查,确定骨折位置及受损状况,选取所对应直径大小的弹性髓内钉,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依据骨折程度与进针堤岸距离骨骺距离,对称性预弯曲弹性髓内钉。做1.5 cm左右的切口,分离软组织直到骨膜部位,在实施进针之时要谨慎操作,确保患儿骨折部位附近组织血管与神经组织不会受损,做垂直骨皮质开口,穿透患儿皮质组织以后内置预弯弹性髓内钉,于C型壁监控下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处理,在确保解剖复位达到满意状态以后选取与之相对的进针点,把弹性髓内钉置入于髓腔当中以期达到良好的内固定效果,所剩下的针尾在弯折以后需留出一定长度埋入患者皮下组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状况及术后感染率,并采用Broberg Morrey评分、Harris评分、HSS评分对患儿肘关节、膝关节与髋关节展开评价分析。

1.4 统计方法

将该次研究所选取的有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进行组间对比验证;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术后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Broberg Morrey评分、Harris评分、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术后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儿术后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Broberg Morrey评分Harris评分 HSS评分观察组(n=24)对照组(n=21)t P 95.2±2.4 81.1±1.4 30.022<0.05 81.3±1.7 63.4±2.7 33.190<0.05 92.4±1.9 78.2±1.5 34.704<0.05

2.2 两组患儿的术后感染率对比

观察组患儿在术后共出现了1例感染病例,感染率为4.17%;对照组患儿在术后共出现了7例感染病例,感染率为33.33%。对比两组患儿的术后感染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518,P<0.05)。

3 讨论

小儿长骨骨折是一种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的骨折病症类型,在治疗这一骨折症状时最重要的一点即为复位处理与固定。长期以来临床上在治疗小儿长骨骨折之时多采取石膏夹板固定、切开复位等治疗方式,但由于这些方法较易致使骨折部位再次发生偏移,因此对于患儿的预后关节功能恢复会造成不利影响,甚至还将面临巨大痛苦。因此为解决上述治疗方法的缺陷与不足,目前在临床上开始越来越的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长骨骨折[2]。

弹性髓内钉治疗手术操作简便,对患儿的损伤较轻,无需剥离骨膜,具有较好的复位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感染率低。经有关临床研究表明,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长骨骨折,直接将钉插进骨髓内壁,并不会导致骨骼内部血液循环受到影响,而且还可通过对股内膜产生刺激作用来促进骨痂的生长。选用弹性髓内钉治疗方法,骨折一端在术后早期便可开展轻微活动,能够促进骨折部位的术后愈合,且损伤性较低,能够有效加强对附近软组织受损状况的恢复与改善,对于患儿的术后康复可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此外,弹性髓内钉进针点也不会对骨骺产生不利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也不会受到影响。而且弹性髓内钉本身所具备的良好稳定性,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的疼痛感,促使患儿在术后早期便可开展恢复锻炼。并且弹性髓内钉直径相对偏小,在进针过程中对髓内也不会产生压力影响,有助于骨痂的产生,促进长管股骨骨折愈合[3]。

综上所述,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长骨骨折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且术后感染率较低,有着良好的安全性,可推广应用。

[1]胡居正,石展英.钛合金弹性钉固定治疗小儿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4):46-47.

[2]付桂兵,吴德超.弹性髓内钉在儿童长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6):3758-3759.

[3]朱建,李立.弹性髓内钉在治疗小儿长骨骨折中的问题及并发症[J].中华创伤杂志,2014,30(5):440-442.

猜你喜欢

长骨髓内感染率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骨外科手术中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AO钛制弹性髓内钉微创治疗儿童长骨骨干骨折的疗效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引产胎儿长骨的宫内外测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