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

2018-01-15李霖凤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1期
关键词:顺产盆底肌力

李霖凤

山西定襄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山西定襄 035400

临床统一认为:妊娠和分娩是导致PFD的高危因素,很少数是因遗传、激素异常分泌或外界因素导致。在产妇分娩时,无论是顺产或者是剖宫产,都会给产妇带来不同程度的盆底肌损伤,加重产妇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生活障碍等严重不良后果,影响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1]。此次研究为了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探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产后42 d检查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n=100例)与剖宫产组(n=100例),剖宫产组患者年龄在 24~38岁之间,平均年龄(28.8±1.5)岁。顺产组患者年龄在 23~37岁之间,平均年龄(28.3±1.2)岁。入选标准:所有产妇均为足月单胎新生儿存活初产妇,产妇无泌尿系统相关疾病、无盆腔手术史、慢性便秘史等,产妇自愿纳入康复治疗研究,康复依从性较好,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顺产组与剖宫产组产妇的年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康复治疗方法:①产后健康教育:向产妇讲解产后盆底功能保健知识,嘱咐患者保持健康积极的康复心态接受盆底肌肉治疗,帮助产妇掌握正确的排尿方法,提高产妇康复治疗的依从性;②基础盆底功能训练:持续收缩盆底肌,收缩肛提肌,教会产妇掌握正确的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方式,提肛运动5~10 s,松弛5~10 s,持续时间 10~15 min,进行 3~8 次/d,叮嘱产妇训练8周以上时间[2];③盆底肌力康复训练:在产妇生产后6~8周,指导产妇采取卧位、坐位,呼吸应该保持深而缓,然后进行大腿及腹部肌肉放松,开始顺序收缩肛门、阴道及尿道,至少维持6~8 s/次,叮嘱患者进行盆底肌收缩时,意念应当集中,在持续3~5 s后,便可放松呼吸,在重复3~4次后快速收缩,放松6 s,再进行下一次收缩盆底肌训练,45~60 min/周。

1.3 判定指标

Ⅰ类肌纤维为收缩肌力达到40%以上,患者持续收缩0 s为0级,持续1 s为Ⅰ级,持续2 s为Ⅱ级,持续3 s为Ⅲ级,持续4 s为Ⅳ级,持续5 s为Ⅴ级。Ⅱ类肌纤维为快速收缩肌力达到60%以上,0个峰值为0级,连续1个峰值为Ⅰ级,连续2个峰值为Ⅱ级,连续3个峰值为Ⅲ级,连续4个峰值为Ⅳ级,连续5个峰值为Ⅴ级[3]。

1.4 统计方法

初步将数据录入Excel(2007)进行编辑校对与分析,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来完成该次研究的数据分析。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例数以及其他相关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贫底肌力恢复

在康复前,顺产组与剖宫产组产妇盆底肌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顺产组与剖宫产组产妇盆底肌力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 分析顺产组和剖宫产组的盆底肌力恢复效果[n(%)]

2.2 并发症

治疗前,顺产组与剖宫产组产妇子宫脱垂、阴道壁膨隆、腰骶痛、尿失禁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顺产组与剖宫产组产妇子宫脱垂、阴道壁膨隆、腰骶痛、尿失禁发生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2。

表2 对比顺产组与剖宫产组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论

女性盆底结构有3个腔室,尿道、前壁与膀胱共同组成前盆腔,子宫、阴道顶部组成中盆腔;而直肠、阴道后壁组成后盆腔,承托前盆腔、中盆腔及后盆腔的就是由盆底肌群、筋膜、韧带组成的盆底支持系统[4]。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女性盆底肌力也会有所减弱,与此同时,机体控尿功能也相对减退。妊娠和分娩给女性带来的生理改变会加速盆底肌力减退,在分娩时,盆底肌肉、韧带、神经等结构受到过度牵拉,导致会阴撕裂、肛提肌损伤、神经损伤,如果产妇产程时间久、剖宫产等等,对盆底肌力都造成严重损害,极容易引起子宫脱垂等严重不良后果,影响女性的健康生活。目前,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治疗方式较多,常见的就是盆底功能训练,促进盆底肌力的恢复。在该次研究中,对所有分娩产妇均进行盆底功能训练,对比两种分娩方式的康复治疗效果,有一定差异。因此,阴道分娩是基本途径,尽管阴道分娩在短期内对盆底损伤较严重,但是阴道分娩后,产妇盆底恢复较好[5]。

综上所述,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对降低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有重要作用,相较于剖宫产分娩方式,阴道分娩产后恢复效率更好,效果确切。

[1]丁慧芸,田敏.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6):121,126.

[2]靳秀梅.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J].双足与保健,2017,26(10):29,37.

[3]勾玲会.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11):14-16.

[4]刘鹏,孙红霞.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电刺激对盆底肌康复治疗效果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5):507-510.

[5]孔瑞敏.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效果的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6):179-180.

猜你喜欢

顺产盆底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顺产分娩预防应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