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出血急性期神经反射刺激对其康复的临床效果

2018-01-15赵陈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1期
关键词:天数急性期脑出血

赵陈

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ICU,四川乐山 614000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所承受的精神压力越来越沉重,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脑出血病症,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即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等状况。脑出血病症不仅具有比较高的死亡率,而且脑出血病症的后遗症也比较严重,例如,脑出血患者的言语吞咽障碍、认知方面的障碍、运动方面的障碍等[1]。这些后遗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精神方面的压力,也给患者的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等方面的负担,使得脑出血患者以及家属的生活质量有所下降。在脑出血病症的急性期,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神经反射刺激的治疗,有助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进而使得脑出血患者得以痊愈[2]。该文主要针对该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之间接受治疗的120例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中的研究对象选取于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一共选取了12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为60例。观察组男性病例30例,女性病例30例,平均年龄为(48.87±11.35)岁,平均病程时间为(13.19±6.24)h;对照组男性病例30例,女性病例30例,平均年龄为(49.23±13.71)岁,平均病程时间为(14.21±5.58)h。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而,表示两组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降低颅内压,脑营养,抗脑水肿等简单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反射刺激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分早中晚3次,15 min/次,1个月的疗程[3]。评估两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相互比较,并且评价分析两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1.3 观察指标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偏瘫、失语、半身感觉障碍、昏迷等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则为有效;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偏瘫、失语、半身感觉障碍、昏迷等临床症状完全痊愈,则为显效;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偏瘫、失语、半身感觉障碍、昏迷等临床症状缓解,或者病情出现加重的趋势,或者发生不良反应,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8.33%,观察组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67%,观察组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住院天数,临床症状消失天数的比较

实验数据显示,对照组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在住院天数,临床症状消失天数上明显长于观察组,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住院天数,临床症状消失天数的比较[(±s),d]

表2 两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住院天数,临床症状消失天数的比较[(±s),d]

组别 失语消失天数偏瘫消失天数昏迷消失天数半身感觉障碍消失天数住院天数(d)观察组对照组P 12±10 19±11<0.05 15±11 23±12<0.05 3±2 5±1<0.05 15±10 17±11<0.05 16±11 21±10<0.05

3 讨论

目前,医学界关于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的进步,但是,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占脑血管疾病的三分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得脑出血疾病的概率便越来越大。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很高,尤其是急性脑出血患者[4]。脑出血疾病发病之后,会使得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受到损害,同时,也会使得脑出血患者产生抑郁,焦躁,不安等不良心理反应,进而,影响脑出血患者病情的康复进程。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神经反射刺激的治疗方法,能够明显的加快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进而,使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早日痊愈[5]。

两组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都采取了简单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神经反射刺激的治疗方法的进行治疗。观察组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在偏瘫、失语、半身感觉障碍、昏迷等临床症状的消失天数以及住院天数都明显比对照组短很多。观察组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神经反射刺激的治疗方法的进行治疗,该组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康复的时间比较短,临床治疗效果极佳,并且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病愈周期过长,治疗效果不及观察组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理想,而且还出现了不良反应,病情反而有加重的趋势。故而,观察组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神经反射刺激的治疗方法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极佳的临床治疗效果。它与单纯常规的治疗方法相比较,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广泛应用于脑出血急性期病症方面的治疗之中。

[1]周婷,张莉,贺建湘,等.老年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9):1746-1748.

[2]吴励.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2013,10(4):11-13.

[3]郭春,杜爱民,朱高平,等.神经反射刺激对脑出血急性期康复临床效果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7):655.

[4]李宝栋,刘涛,董猛,等.“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联合吞咽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68例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115-116.

[5]李宝栋,刘涛,董猛,等.“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联合吞咽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68例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115-116.

猜你喜欢

天数急性期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抑郁筛查小测试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生日谜题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