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留医部”来,到“留医部”去

2018-01-15刘文生

中国医院院长 2017年20期
关键词:深圳市医院管理

文/本刊记者 刘文生

“留医部”精神源远流长,深圳市人民医院站在新的起点,回望过去,眺望未来。

深圳市罗湖区东门北路有一个叫“留医部”的公交站,十几条公交线路及地铁3号线经过此处,在这里下车,便是深圳市人民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管理团队

“留医部”是粤港澳一带的方言,“留医”即住院,“留医部”就是住院部。深圳市人民医院是深圳最早有住院部的医院,因此,深圳人习惯用“留医部”指代深圳市人民医院。尽管医院几经更名,“留医部”的名称却一直沿用下来,她与蛇口的“开山第一炮”、沙头角的“中英街”、国贸大厦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等成为见证深圳经济特区辉煌发展历程的“城市名片”。

相对于深圳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国际地位而言,深圳的医疗却是一块短板。近年来,深圳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更是大手笔。

深圳市的医院盖大楼、买大型设备都是政府全额投入,医院日常运营费用的投入更是全国最高水平。政府如此大力度投入实属不易,但医院要有很强的服务能力,自身内涵建设更为重要。

目前,深圳市有十几家三甲医院,作为领头羊的深圳市人民医院已然意识到,要保持领先定位、提升核心竞争力唯有在内涵建设方面开拓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医院软实力。

团队建设专业化

在深圳市人民医院院长邱晨看来,医院内涵建设包含很多方面,管理团队专业化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

在传统观念中,临床是医院唯一的台柱子,其他辅助的行政管理部门并不是那么重要。管理干部都是由于种种原因从临床一线退下来的人员,他们局限在行政办公楼,做一些无法直接看出效益的工作。

但近几年,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刻地认识到了管理的作用。不管在质量与安全、门诊住院服务、信息化运营,还是在药事、后勤服务方面,管理都体现出了核心的支撑作用。管理出效益,首要是管理团队有能力,够专业。

深圳市人民医院在管理团队专业化建设方面不遗余力。一方面重点加强医院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整治职能部门履职不力、推、躲、懒、慢等陋习,树立一种服务性的思想,逐步改变医院强技术弱管理的现状;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对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专业设计,每年招聘专门学管理的硕士和博士作为新生力量。这改变了原来行政人员多是从临床一线退居的现象。

院办、科研科、财务科、医保科、院感科、质控科、党办等都是每年按设置好的岗位要求进行招聘,新招聘的人员在医院轮转后,能力很快就能提升,然后慢慢走上领导岗位。“在这个体系下,整个行政、质量部门管理水平会得到大幅度提升,体现了‘留医部’长期以来的自我完善精神。”邱晨说。

团队建设永远在路上。通过三甲复审、大型医院巡查、广东省高水平医院评审等活动,医院扎紧风险管控篱笆,激发管理团队潜能,全面推进医疗护理管理、感染管理、药事管理、安全生产等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同时,医院更是通过内部机制创新加强人才培养。目前,医院人事科正逐渐以盘活人力资源为目的向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转型,以期打破过去简单的人员入编、出编、晋升职称等工作模式,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服务全院人事工作。

医院对人才的培养注重“内培外引”,建立完善“用人科室-管理部门(人事、医务、护理等)-院领导班子”三级联动的人才选拔、录用、考核机制,解决学科带头人后继乏人的困境,建立有效的学术竞争机制,消除“功成名就”后的固步自封及阻碍人才发展的“天花板”。近年来,医院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17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7人。相比外引,医院更注重自身人才的“内培”。得益于政府支持和医院重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医院先后派出大批科室主任、中青年骨干、后备人才等到国内外知名单位进修学习。

海外学习归来的人员英语可以达到同声传译的水平,现在医院能用英语交流的人越来越多。这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完全有能力和国内外一流团队接轨,并参与医院核心公关工作。

科研与人文并重

管理团队的加强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技术团队。对于深圳市人民医院来说,仅打造一支能看好病的队伍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医院要助力医疗专家成为临床功底厚实、学术殿堂活跃的“能文能武”型全才,提升医院学术品质。

“我们在提升科研水平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从人、财、物进行了全方位的投入。可以预料,医院科研工作将会一年比一年强,因为科研团队已经建立起来了。”邱晨对未来充满信心,“作为一家地方性医院,今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已经达到12项,对我们这样一个以临床为主、正在进行全面转型的医院来讲,这是一个良好的起步,我相信今后会一年比一年多。”

邱晨深圳市人民医院院长

良好的开端得益于医院对科研人员引进与培养的重视。据了解,深圳市人民医院制定了专职科研人员管理办法,通过合同制的方式,为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三名工程团队匹配专职科研人员,目前已入职专职科研人员达11人,组成了一支较稳定的专职科研人员队伍。医院的目标是在近五年打造出一支30-50人的稳定的科研队伍。

2015年,医院成立了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整合所有重点实验室、医学工程中心(平台)和博士后教育基地,解决应用不连贯的问题。建设统一的免疫生化、分子生物、基因检测和动物模型建设的基础实验室,同时应各专科需求增设特异功能装备,并以此作为医院的主要科研基地,进行医院重大临床研究和临床技术研究。

“在人才培养方面,医院特别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邱晨说,“留医部”精神源远流长,对深圳市人民医院来说,团队建设的关键是如何融进这种文化。为此,深圳市人民医院出台《文化建设五年规划》,在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传播推动有利于传承历史、有利于凝聚人心、有利于发展改革的医院文化。

医院开展了“留医部”大讨论,组织院史、科史H5场景设计及墙体宣传展示,开展“深医70年70人”大型口述访谈,以影音采集、史料整理、转录文字等方式记录、收集与医院发展相关联且富有个人特征的精彩细节和历史瞬间,融合个人经历与集体记忆,使医院70年的历史画卷鲜活生动,具有人文特色。

邱晨说,“留医部”精神是做出来的。从一个住院部成长为大型三甲医院,一代代“深医人”秉承“厚德、和谐、博学、进取”的院训,在传承与发扬中,形成了植根于内心的自觉文化。邱晨举了一个例子,医院推行党委“书记项目”——党团先锋志愿服务活动,将医务人员志愿者活动与医护延续服务、患者就医体验等紧密结合,得到了员工的大力支持。他向记者展示了医院志愿者招募微信群,哪个科室或部门有需求,在群里发一条招募信息,就会立刻有人报名参与。

有一件事让邱晨久久难忘。2015年春节前夕,他和班子成员到病房巡视,发现有些科室患者比平时还要多,护理人员严重不足。邱晨立马让人发布了春节期间志愿者招募信息,没想到一下子有30多人报名。也就是说,医院在正常排班外,又额外增加了30多人的排班,志愿者工作从大年三十一直延续到正月初七,参与病房服务、急诊值班等,深受临床科室欢迎。

创新医疗服务

用创新改善医疗服务,深圳市人民医院走在了前头。

早在几年前,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向虚拟空间要资源,作为广东省人大代表的邱晨受到启发:医务人员有碎片时间,医院设备也有闲置的时候,为什么不挖掘这些潜力呢?

2011年,深圳市人民医院开始筹划网络医院,2013年4月,全国首家基于云平台的网络医院正式运营。网络医院推行的SAMMS模式(Sensor+App+Medicine+Managerment +Service)在不明显增加临床诊疗工作量的同时管理了更多患者,实现对患者的院内、院外分流管理,避免了患者的无序就医和就医拥堵,填补了院外的疾病管理空白。

“网络医院实际上是一个平台,慢性非传染病患者可以在平台得到管理。而对于出院患者,加入网络医院可以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医疗救治,使再入院率大幅下降。”谈到网络医院的功能,邱晨如是说。

深圳市人民医院试图建立“医院内就医+院外慢病网络保健”的全程管理健康模式。以远程信息化平台为依托,以疾病分类管理为目标,以全科医生为基础,以临床专家为核心,以健康小屋为延伸,以指导患者合理就医,提供全程医疗保健服务和以管理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创新式全程医疗服务模式。

对慢病患者,构成包括网络医院和社区健康小屋或者各企业院校医疗服务站。组建以首诊医生为首的专家服务团队,对自愿进入网络医院的患者进行疾病诊治、健康管理、就医指导。在此过程中,已明确诊断的患者可以到社区健康小屋或者各企业院校医疗服务站测量血压、血糖等,或者通过可穿戴设备传输健康数据。获得健康数据后,专家团队在第一时间给出治疗调整意见,并将相关信息转发给患者本人或患者家属。

网络医院建立了患者端APP,注册用户已超百万,成为患者就医、询医、院外管理必备的健康工具。医院建立网络医院综合门诊,实现慢病患者无忧快速取药。综合门诊针对就诊后病情稳定、须长期服用药物的慢性病患者提供预约、快速取药服务,患者只须按预约时间前往综合门诊,门诊医生通过系统平台调出患者既往就医医嘱即可遵医嘱开药,方便快捷。

深圳市人民医院网络医院运行4年来,建立健康档案103余万份,累计为66余万人次患者提供出院后、门诊后、体检后连续跟踪服务、血糖、血压等远程体征监测、网络各种数据查询、异常数据专家会诊、健康咨询、远程视频等服务。

邱晨告诉《中国医院院长》,针对已达到出院标准但因某些医疗情况如压疮、鼻饲导管等畏惧出院的患者,深圳市人民医院还专门成立“延续服务部”,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医院医护团队、志愿者服务等有机整合,让这类患者提前出院,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将服务延伸至院外。

邱晨深有体会地说:“基于医院医护专家团队构建的网络医院,是对传统实体医院功能的完善和补充,也是对分级诊疗的有益探索。”

后勤管理渐入佳境

总务和后勤管理对医院运行的支撑作用不言而喻。在现代化医院建设中,供水、供电、供热系统老化,“跑、冒、滴、漏”等能源消耗严重的现象普遍存在,深圳市人民医院作为建院70多年的老医院更不例外。

要解决问题,科学、长效的管理必不可少。近几年,深圳市人民医院在提升总务、后勤管理团队能力方面狠下功夫,对相关部门进行全方位打造,在医院业务稳步增长的同时,实现油、气、水、电等能耗负增长或极低速增长。

深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沈倍义介绍,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医院成立节能减排工作小组,对具体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进行划分。在领导小组的指导和管理之下,医院各项节能减排工作得以顺利、高效地执行,成效显著。同时,医院在中央空调、热水、照明等方面都大力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针对不同设备和运行环境制定不同的运行制度,长期观察并不断改进。

2011年至今,医院引入先进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了大量的节能减排工作,分阶段对医院照明系统、中央空调系统、分项计量系统、中央热水系统等进行了节能改造。通过这一系列实打实的节能措施,医院真正将节能减排政策落实到了具体细节上,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万元营业收入能耗标煤值不断下降,实现了年节约电量700余万度,节约天然气16万立方米,节约标煤800多吨,合计年节约费用560余万元,综合节能率达23%以上。

管理的持续推进和节能文化的建立,让节能减排成效卓然。邱晨向记者展示了经第三方专业机构按国际通用能耗指标——标准煤(Tce)进行的专业审计,数据显示,2016年医院用水量相比2015年降低7.7%,用电量仅增加2.1%,天然气用量降低12.1%,燃油用量降低8.4%。在医院业务量大幅增长的背景下,能耗能有如此表现,着实“惊艳”。

后勤管理渐入佳境,深圳市人民医院又开始从药事管理发力。

邱晨表示,医院加大临床用药的管控力度,特别是对中成药及辅助用药分类监控,在满足临床实际需求的情况下,辅助用药由以前的每月25万元降至现在的每月7万元,中成药则由过去每月20万元降至现在的每月10万元。从2012年开始,医院每月进行药品临床用药分析,监控排名每月使用金额前20位化学药品、中成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名称、开药金额前10位的医师等。作为医院进行预警及纪检监察室诫勉谈话的依据。

在一系列工作下,医院药占比连续多年下降,已从2011年的39.56%下降到2016年的30.08%。

猜你喜欢

深圳市医院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萌萌兔医院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