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弈者谋局

2018-01-15刘文生

中国医院院长 2017年20期
关键词:轮岗广东省肺癌

文/本刊记者 刘文生

主动出击,提早转型,广东省人民医院在管理和战略上走上了一条谋变维新之路。

院长到底有多重要?院长在医院扮演着什么角色?

广东省人民医院管理团队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庄建看来,院长是医院的管家,重要职责是做好协调,把领导班子和员工的智慧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力,推动医院发展。“从这个概念讲,医院院长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

庄建很少接受媒体采访,给外界留下谦逊和务实的印象。翻开广东省人民医院这几年的前进历程,同样能看到扎实、稳重的轨迹。在庄建和党委书记耿庆山领导的党政班子带领下,广东省人民医院以大医院的担当和魄力,在百舸争流中一马当先。

2800张床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比较大的规模,现在在国内算是中等规模。许久以来,广东省人民医院不再考虑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内涵建设。2014年,广东省人民医院门急诊量达到历史最高的460万人次,此后医院逐步调控,门急诊量一路下降,2017年的目标是控制在400万以内。

“调控并不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把门诊降下来,而是利用国家分级诊疗政策,和周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合作来推动门诊量逐步下降。”庄建说,多年前医院就开始考虑从既往的药品依赖向技术依赖和更专业化的方向转型。现在,从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向疑难危重疾病诊治转型已成为全院上下的共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医院正从服务于大众化的患者群体向更专业化、有特定需求的患者转化,更多注重于专科性质的病患。

在门诊量不断下降的同时,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量却每年保持5%~6%的增长速度,在床位数固定不变的情况下,这就要求必须缩减住院天数,提高管理效率。数据的转换背后是医院整体管理思路、发展战略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来得更为直接和猛烈。

组织建设谋新

领导班子的团结,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团结对医院发展至关重要。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自认为和院长庄建之间“表里如一”“荣辱与共”“肝胆相照”。党委书记的主业是抓党建工作、党务工作、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这一系列工作都是围绕组织建设展开。这也是耿庆山的工作核心。

自2014年1月履新党委书记以来,耿庆山重点抓了班子建设。“没有一个好的班子,医院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等都无从谈起。在班子建设方面,我重点抓了班子的团结。”

耿庆山追求的团结不是哥们义气,不是无原则的团结。“团结允许有不同意见,允许有争论。这就需要打造领导者的胆略、胸怀、格局和远见卓识。”耿庆山向《中国医院院长》介绍,每周二上午八点半,党政一把手会开一个通气会,对上星期的工作做必要的沟通,俩人意见有一致的,也难免有不一致的。两人一致的意见会上会讨论,尽快拍板,“这说白了是班子会之前的一个通气会,这样在班子会上党政一把手的意见就会高度一致。”

意见不一致的,彼此做好调查研究,进一步论证,提供数据,提供决策依据,或是放一放、冷一冷,思考一段时间总会找到共同点。如此一来,耿庆山这个党委书记就做得非常轻松。为什么?党政一把手只要一条心,班子就不会出乱子。

耿庆山力求在管理团队中建立“AB角”,努力做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遇到重大的事情或紧急的事情,彼此可以做决策,关键是对做完的决策我们要共同承担责任,这就很难得。”

耿庆山信奉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的一句名言:沟通是领导者唯一不能授权的事。他会定期找班子成员谈心,谈心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平时常态化的交流和沟通。

最近有什么困难?工作上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对领导的工作方式、方法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领导做的有哪些不妥的地方?这些都是谈心的话题。中国人要面子,当面不讲,背后讲起来很难听,耿庆山希望给员工一个宣泄的渠道,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抓班子、带队伍、出主意、用干部是党委书记的主业,这个过程需要磨砺,需要经历事件,需要感动,需要宽广的胸怀。耿庆山用自己的智慧和领导艺术打磨着团队,也打磨着医院的未来。

在组织建设上,耿庆山还特别强调精兵简政。

轮岗是传统意义上的干部培养方式。耿庆山希望通过轮岗锻炼干部,培养管理精英,发现苗子。以前一个人留在人事就在人事干一辈子,留在党办就在党办干一辈子。耿庆山认为这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他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原来医院只抓“敏感”岗位的轮岗,现在“敏感”岗位过三年必须轮岗,非“敏感”岗位,不管工作多么重要,过六年也必须进行轮岗。刚开始大家对轮岗很头痛,怕换了不熟悉的工作,效率降低。耿庆山认为这是必要的阵痛。“一个干部经过三到四个岗位轮转以后,就会茁壮成长。”

庄建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

耿庆山默默关注着干部的成长轨迹,他会在轮岗中发现他们更适合做哪个工作。“临床医生有多学科轮转,三年规范化培训,管理干部没有,这就需要管理体制创新。”现在已出现“要我轮岗”到“我要轮岗”的转变,最终会实现从低效率到“常态化”和“高效率”的质变。

除了员工轮岗,领导干部也有定期的分工调整。耿庆山在管理上注重专业性和职业化。他认为“医而优则仕”的传统路径“陨落了一个医学大家,多了一个管理庸才”。“既然承认管理是一个专业,就不能这么做。现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引进管理人才,一是公开招聘,二是一定要有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相关背景。”耿庆山表示,他当书记以来还没有一个人从临床转到行政管理,他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即使这事很得罪人。

“一旦形成规矩,学会用制度管人,而不是用人管人,他就没这个念想了。”耿庆山说,广东省人民医院要大力推进全体行政人员职业化。

“三华一腾”促转型

广东省人民医院既往是一个以医疗为主的医院,不是大学附属医院,也不是教学医院。这样的身份,用耿庆山的话说,无论评国家重点专科还是医院排名、学科排名都很吃亏。大学医院有科研和教学岗位,医生可以做科研教学也可以做医疗,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非教学医院在这方面是很大的短板。

现在,不用再羡慕旁人了。2014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与华南理工大学签约合作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和华南理工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17年6月正式挂牌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和华工合作有着深层的考量,医院不会把太多精力或资源投入到基础研究,而是更多致力于临床应用研究水平的提升。

“医院如果和医学院校合作,不能走出原有办医的模式和框架,和华工合作,更大的着力点在医工结合。”庄建告诉《中国医院院长》,医院的战略是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和华工合作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医学发展的思路相结合,可以培养有医学背景的工程师或有工程师背景的医学大家。

双方合作培养的并不是传统的工程师或技师,而是可以参与设备研发与制造的医学领域的工程师,这样也能带动医院的临床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

2008年5月,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恢复挂牌,与广东省人民医院“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耿庆山表示,新一届领导班子就是要让这个机构释放出活力来,真正让它成为科学家、医学专家干事创业的平台。

医学科学院在管理上打破了传统行政体制的条条框框,实行去行政化、去编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前又是行政级别,又是考察任命,现在人才可以为我所用,不一定为我所有。我们签约科学家,签约就可以做项目,做完想走随时可以走,不用养人。”耿庆山还介绍,用人机制灵活,经费也灵活,医学科学院创新性地实践“政医研企资”结合模式,政府参与、医院和科研机构研发、企业投资,共同推进科研项目。

此外,广东省人民医院还和华为合作,建立医疗大数据平台,和华大基因合作,推动基因组学研究,和腾讯合作,通过医保支付创新、AI辅助诊疗、在线问诊、电子处方流转、区域协同等打造智慧医院。通过“三华一腾”(华工、华为、华大、腾讯)深度合作,广东省人民医院大力推动医学科技体制创新,使医疗服务、医学科学研究、医疗教学走向国际化,真正使医院迈上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发展之路。

大医院之“大”在于担当。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广东省人民医院推进分级诊疗,托管了南海二院和珠海金湾医院两家县级医院。“我们希望把珠海金湾医院打造成医疗改革的典范,通过它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然后和当地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真正以紧密型的方式服务当地百姓。”庄建说。

南海二院是当地比较弱的一家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团队进驻一年,医院整体医疗业务水平大幅提升,区域排名从第14位上升到第6位。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专科是医院强势学科,全国排名名列前茅,为了能把优质医疗服务辐射出去,服务更多老百姓,医院和南海区政府合作建造一个500张床位、以心血管病为主的专科医院。目前,项目已经启动,心脏内科手术已经在当地率先开展。

广东省人民医院

学科建设特色化

医院的所有发展战略和行业地位最终都要体现在学科水平上。目前,广东省人民医院已经形成心血管内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肿瘤科、老年病科、神经内科等一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医院制定了保障优势学科发展,“以点带面、扶强带弱”的学科建设战略,加强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及医院高层次(医疗领军)人才团队建设项目的监管及人、财、物支持,确保优势学科发展,以契约式管理明确各学科医、教、研、人才培养等建设目标及任务,并实施动态管理,发挥示范和技术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学科共同发展。

实际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学科建设极具特色,从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肿瘤科的发展便可窥一斑而知全貌。

肿瘤科在吴一龙教授带领下实现多个“最早”,树立全国肺癌治疗和研究新标杆:最早在国内实施靶向治疗,开拓了国内肺癌靶向治疗的新方向;最早提出了中国肺癌患者的基因变异特点;最早和国际同行联合开展临床研究,使我国肺癌靶向治疗一跃而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研究力量之一。

肿瘤学科集合了医院各肿瘤专科和亚专科,包括肿瘤中心(肺科、放疗科、介入科、乳腺科、胸外科、血液科、肿瘤内科)、头劲肿瘤外科、泌尿肿瘤外科、肝胆肿瘤外科、胃肠肿瘤外科、骨软组织肿瘤外科。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肺一科主任、惠福分院副院长杨衿记是学科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向《中国医院院长》阐述了肿瘤科发展的几大特色和优势。

第一是单病种多学科综合治疗。肿瘤中心在2003年7月1日便组建了肺部肿瘤科和乳腺科,后又建立了淋巴瘤科。这三个二级科室是肿瘤中心(一级临床科室)按照医院学科建设标准及行政架构设计的单病种专科。目前还有七大病种没有完全独立,但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第二是拥有强大的实验室技术平台。肿瘤中心有独立建制的实验室,是广东省肺癌研究所,也是广东省的肺癌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可以为个体化治疗和精准治疗等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系统。

第三是拥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临床试验体系。根据伦理学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免费为患者提供新药方案、新的治疗手段及筛查、检测手段。“有些患者可以通过参加试验,享受很多还没有在国内甚至国外上市的新药方案,这是很难得的。肿瘤中心很多肺癌、乳腺癌、淋巴瘤、胃肠肿瘤患者都能享受到。肺科每年有超过30%的患者参加了临床试验。”杨衿记说。

第四是对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和干预。肺癌研究所通过对早期肺癌的研究发现,家族中如果有一个人得了肺癌,其直系亲属得肺癌的几率比普通人高3到5倍。此外,乳腺科还通过微创手术开展乳腺癌筛查。

在学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入调研临床科室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开展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充实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后备人才库。

医院重点学科与人才团队签订周期(年度、三年、中期、长期)建设任务书,明确医、教、研、人才培养等建设目标,并实施动态管理,可上可下;优势学科在发展规划上紧跟国家医学科技发展规划、生物技术发展规划、精准医学发展规划,根据医院传统与优势,寻找突破口,开展医院特色的精准医学前沿技术研究、疾病诊疗规范化研究、医疗器械国产化研发等工作。

通过一系列举措,医院不断促进人才培养的规划性、主动性、科学性,逐步形成了“高端引进-中端实干-基层夯实”三位一体的人才引进培养体系。

猜你喜欢

轮岗广东省肺癌
公立医院“关键岗位”轮岗制度分析与完善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乡村教师轮岗交流缘何如此难?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医患关系改善新途径:科主任轮岗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