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训室融合教学的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专业为例

2018-01-15刘哲纬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实训室英语教学

张 索,沈 蕾,刘哲纬

(1.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电子工程学院,杭州 310053;2.浙江师范大学 行知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近年来,专业英语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对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邹文莉指出,专业英语学习的目的不应再以拥有语言及文化知识为导向,而要以实用功能性为主要诉求[1]。《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最新版)对专业英语教学目的提出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专业英语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以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为目的。”[2]因此,专业英语教学目标不应仅停留在掌握语言的初级阶段,而是要提升到运用语言达到实际应用能力的层次。

由于课程的特殊性,专业英语教学效果受到三方面的制约:一是师资力量的限制。绝大多数英语教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而专业教师在英语知识储备和英语教学经验方面又相对欠缺。二是教学活动的单一性。教学活动在授课方式、课堂活动及教学媒介的单一性,会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学习者的情绪。三是考核形式的固化。“一纸化”的考核形式,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因此,需要重新思考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及师资分配等方面做出合理且有效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努力提升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才可能达成专业英语教学强化实用性的目标。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于2015年9月成立了专业英语教学团队,对基于实训室融合教学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推动教学模式的深层次改革,改革成效显著。

一、实训室融合教学模式的设计依据

为达到专业英语应用的要求,应充分了解自动化专业英语在用人单位的实际应用情况。学院专业英语教学团队对与自动化专业联系紧密的浙江中控集团、杭州锅炉集团、杭州电化集团、杭州杭发集团等30家企业进行调研,综合得出用人单位对自动化专业英语能力的要求,依重要程度排序如下:

(1)使用自动化专业英语对设备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它包括对全英文自动化软件的操作能力和使用全英文说明书对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能正确使用全英文软件的操作界面,如PLC编程软件、DCS组态软件界面等,并完成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与调试;能看懂各类设备、仪器/芯片的英文使用说明书,并能参照说明书正确且安全地安装、调试、维护设备。约50%的用人单位认为此项能力最重要。

(2)有效地表达交流的能力。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制定了新的对工程教育培养人才的评估标准,其中一条就是有效地表达交流的能力。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希望高职毕业生能较流利地使用英文与国外工程师就技术问题进行口语交流。约25%的用人单位认为此项能力最重要。

(3)简单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20%的用人单位对与自动化工程相关的应用型英文材料的写作非常重视。这些应用型英文材料包括物料清单(BoM)、工作简报(Brief Presentation)、设备修理维护单(Maintenance Record of Machines &Equipments)等。

(4)查阅专业英语工具书及英文文献的能力。这是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最基本的能力要求。约5%的用人单位认为此项能力最重要。

调研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于使用自动化专业英语对设备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非常重视。因此,在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专业英语教学应注重全面提高学生实际运用专业英语进行生产实践的能力,并有意倾向于口语表述和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锻炼与开发,努力培养高素质、英语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该专业英语教学团队依据由企业调研得出的专业英语能力要求及其权重分布,设计出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思想(见图1)。教学思想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驱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活动包含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两个部分,即师生、生生之间采取怎样的方式和选择怎样的内容来开展教学。其考核结果用来反馈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是否达标。

图1 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思想

二、实训室融合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实践

学院专业英语教学团队参照“自动化专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定位高职院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在生产、实验、试验一线从事自动化生产技术和管理的技术型、技术与技能复合型人才,以及高级自动化控制系统岗位的操作、调试和维护的智力技能人才[3]。尝试利用学院先进的自动化实验实训基地,将专业英语课堂从教室转移到实训室,将工程训练和工程实践教学融入于专业英语教学活动,以此为切入点改革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学院对实训设备投入充分,专门为自动化专业建设了大量的实验实训场地。实验设备台套数充足,实验设备水平与先进的自动化企业水平相匹配。以工业网络(DCS, FCS)技术实验室为例,实验室共有7套设备组,每套设备组有3台设备,以3人为一组进行实验,可供40人一班的学生分两批次使用,能确保每位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学院专业英语教学团队将自动化专业作为试点,面向工业自动化专业2014级学生100人开展专业英语教学。专业英语课程在大三上学期开课,每周4学时,共8周32学时的教学量。

新教学模式以教学思想为设计依据,参照自动化专业课程标准,将专业英语课程分为8个教学模块开展教学,并要求每个教学模块均有对应的实验实训室。8个教学模块包括DCS系统的组态和调试(Configuration and Commissioning for DCS System)、西门子PLC技术(Siemens 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变频器使用手册(Usew Manual of Inverter)、自动化检测技术(Measurements)、机器人技术(Robotic Technology)、智能控制(Intelligent Control)、热工仪表技术(Industrial Instruments)、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s)。各教学模块又分别包含培养能力、教学内容、授课形式、师资分配、实践场地、考核方式6项内容。每个教学模块都需要发展一个或多个能力,每个能力训练都需要通过一个或多个教学模块来培养。英语应用能力要求与对应的教学模块如图2所示。

新教学模式8个教学模块的主要内容见表1。

图2 英语应用能力要求与对应的教学模块

表1 新教学模式8个教学模块的主要内容

新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了原有的教学内容,还在教学方法、师资分配和考核方式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1)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一是启发式翻转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辅助,引导并激发学生思考,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针对某一专题模块,教师首先引出问题,如提前设置好设备的故障点,启发学生采用各种方法思考并讨论故障原因,并尽可能地尝试多种检测设备动手实践排除故障。二是实验室分组实践。在实验室中进行分组实践,以2~3人为一组,每组分别配套实验设备,根据教学内容在实验室中展开分组实践,如通过阅读英文说明书安装、维护设备或通过全英文操作界面调试系统等。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语使用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和参与性[4]159。

(2)创新型“双师制”师资分配方案。由于各教学模块是依托同一专业不同方向下的实验室进行开展的,因而教师队伍不再是由单名或某几名教师组成,而是由一个或多个教师团队组成。每个团队由一名校内专业教师和一名企业技术人员组成。校内专业教师作为主讲教师,在指导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同时,强化英文软件的使用能力及英文手册的阅读翻译能力,并注重口语表达能力。企业技术人员作为辅助教师,负责正确地操作和维护实验室设备,在辅以经验指导的同时,又能向学生推广用人单位对专业英语的使用要求。校内专业教师指导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企业教师强化实践性,从而增加课程的权威性和实用性[4]158。另外,对校内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要求英语水平至少具备大学英语六级(CET 6)水平,口语成绩达到B级及以上。

(3)“少纸化”考核方式。与以往以笔试为主的考核形式不同,专业英语课程考核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并大幅度增加了实操和总结汇报部分在总成绩中的比重,目的在于将“一纸化”考试方式逐步转变为“少纸化”考核方式。实践考核内容根据实验室设备进行设计开发,考题以抽签的形式随机分配给学生,旨在考核学生使用英文软件、英文手册操作仪器仪表的能力及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实践成绩由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评定。在新的考核评价体系中,为了更加客观且全面地评价学生自动化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实践考核比重占50%,英语口语和写作的比重分别占25%。

对学生而言,将专业英语课堂从教室转移到实验室的尝试,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专业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实验室中展开分组实践和分组讨论,让学生直接接触实际的设备和系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激发团队合作精神。企业指导教师的加入,在使学生获得实操规范的同时,也能更近距离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未来就业、创业打下牢固的专业基础。

三、讨 论

为检验专业英语实训室融合教学模式的成效,并考虑为将来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学院专业英语教学团队于2016年12月对自动化专业2014级学生46人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6份,收回有效问卷46份,有效回收率100%,内容涉及专业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各项英语能力的提升程度及学习该课程的收获。其调研结果见表2~表3。

表2 学习专业英语及在实验室中开展专业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表3 学习专业英语的收获

由调研结果可知,从教室转移到实训室开展专业英语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有2/3的学生认为在实训室中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有必要,且通过学习,能具备使用专业英语对设备或系统进行实际应用的能力,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持肯定态度,且非常认可将实践环节加入到教学过程中。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实操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出现不均衡发展的现象。实操能力的提升较为显著,但应用文写作的能力仍较为薄弱。究其原因,现有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实践的机会,但对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训练投入不足。这与在实验室中授课有一定关联。二是教学组织不够完善。由于新教学模式处于初创阶段,教师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在素材准备和教学策划上,对教学组织没有精心安排,因而教师大量的信息输出与学生有限的时间、精力形成一对较为突出的矛盾。教师应在上课之前列好提纲与重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三是缺乏统一的教材,会对新教学模式的推广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问题为专业英语教学工作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因此,应在保证实践能力得到训练的同时,增大应用文写作训练比例,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学习教材编写规范,尝试编写通用教材[5]。

实训室融合教学模式在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工作中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下一步将尝试将实训室融合教学模式推广到工科类专业更多

的课程中。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专业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应继续发挥各自的专业英语与专业技术优势,共同推进专业英语教学,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1] 邹文莉.谈台湾高教专业英语教育的实践—以成功大学专业英语课程为例[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3):12-16,94.

[2]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最新版)[EB/OL].(2016-09-16)[2017-09-08].https://wenku.baidu.com/view/69680453d1f34693dbef3e7a.html.

[3] “自动化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自动化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分类及其定位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3):12-13.

[4] 张程,张卓.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型高校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教改新探讨[J].高教学刊,2016(8).

[5] 张索,刘哲纬.高职院校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118-119.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实训室英语教学
城市轨道交通员工专业英语素养构建探讨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