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闻速览

2018-01-15

决策探索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毒损害赔偿农业部

我国从2018年起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从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方案》提出,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的损害赔偿范围、责任主体、索赔主体、损害赔偿解决途径等,形成相应的鉴定评估管理和技术体系、资金保障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方案》要求,到2020年,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构建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此次印发的《方案》,标志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已从先行试点进入全国试行的阶段。通过全国试行,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修复的效率,将有效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积极促进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生态环境修复等相关产业发展,有力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环境权益。

5年内我国将禁用全部高毒农药

根据农业部最新消息,我国正在使用的12种高毒农药,依据风险大小和替代产品生产使用情况,将加快淘汰进程,力争5年内全部禁用,以降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

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介绍,高毒农药在防治地下害虫等方面的效果很好,目前现有的其他农药还不能起到同样效果。既要防控高毒农药风险,又要选择适用的农药,这是一对矛盾。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在现有农药中筛选一批可替代高毒农药的产品,二是鼓励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低毒高效化学农药研发。

在使用方面,农业部门对现有的高毒农药实施定点经营,要求专柜销售、实名购买、购销台账、溯源管理,实现从生产、流通到使用的全程监管。同时,禁止通过互联网经营销售高毒农药。

农业部已通过公告形式对39种高毒高风险农药实施了禁用措施、退出了22种高毒农药。对现在仍在使用的高毒农药则严格实行限用措施,不得用于果菜茶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于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已于2017年11月4日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于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作为我国公共文化领域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法律,《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对于进一步健全我国的文化法律制度,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图书馆法》明确要求建立从国家到省、市、县、乡、村六级的公共图书馆设施网络,并通过加强数字服务、流动服务和自助服务设施建设,扩大图书馆服务网络的覆盖面。要充分地利用好图书馆的现有设施,实行免费开放,向公众提供文献信息查询、借阅服务,开展公益性讲座、阅读推广、培训和展览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出要建立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广泛开展数字服务、流动服务、自助服务,加强与学校、科研机构等领域图书馆交流合作的方式,促进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向城乡基层延伸,提高服务效能。

猜你喜欢

高毒损害赔偿农业部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5年内我国将禁用全部高毒农药
农业部一号文件关于养猪都说了啥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明年起全国试行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与反思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
河南购买高毒农药将实名制
农业部将实施H7N9流感根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