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汤剂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及细胞因子氧自由基的影响研究分析

2018-01-14

关键词:汤剂细胞因子心绞痛

尹 悦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老年人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该病作为心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老年慢性消耗性疾病,具有病程长、起病快、病死率高等特点[1]。心绞痛作为该类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类型疾病,以被多数人们所熟知,有调查显示,随着人们生活及工作习惯的改变,该病目前存在低龄化的发展趋势,且已在日益增加。该病的发生多是由于冠状动脉的不同程度狭窄造成心肌的供血供氧不充足,局部堆积代谢产物从而造成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是高血脂、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后期并发症。不但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对其生活质量及工作等造成了较大的困扰[2]。临床目前在治疗该病时,保守疗法多采用口服西药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短期疗效较好,但随着患者耐受性的增加,药物对患者所产生的副作用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影响疗效及治疗依从性。本次研究中,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汤剂联合护理路径对其进行治疗,发现疗效较好,得到了患者的认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18年2月在我院就诊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143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了X线及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均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均符合相关部门制定的心脑血管经临床诊断标准[3]。按照就诊顺序及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1例(常规对症治疗护理组)和观察组72例(中医汤剂联合护理路径组)。其中,对照组男42例,女29例,年龄51~86岁,平均(71.22±2.90)岁,病程6~27年,平均(18.12±2.36)年;观察组男46例,女26例,年龄49~87岁,平均(72.05±2.96)岁,病程6~27年,平均(18.12±2.36)。对身体状况不佳,存在其他严重性突发疾病及意识障碍的患者予以排除,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措施,同时辅以相应的按时服药及健康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口服中药汤剂,药物包括:生姜5~7 g、丹参28~30 g、砂仁5~7 g、檀香2~3 g、人参8~10 g、甘草5~7 g等,用水煎服,1剂/d,早晚分两次服用。同时辅以相应的护理路径,具体为:对于一些需要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或紧张的情绪,同时由于该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尽量使患者放松心态,无论存在任何的不适症状均如实告知医务人员,做到问题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询问其不适主诉,中医食疗给予高营养易消化、低盐、低脂的饮食为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大便通畅等。

1.3 评估方法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的IL-6、IL-1、TNF-α的细胞因子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组患者IL-6、IL-1、TNF-α的细胞因子数据治疗前分别为(22.48±2.57、12.56±1.23、8.77±0.53 vs 23.02±2.44、11.95±1.26、8.81±0.49)相比较无差异(P>0.05);统计学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以及IL-6、IL-1、TNF-α的细胞因子各项指标分别为(8.26±1.23、3.65±0.52、1.33±0.21、65例/90.27%、70例/97.2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6.55±2.08、7.38±1.39、4.56±0.81、45例/78.87%、62例.8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病时会出现胸部疼痛,严重者还会波及上肢及下颌等部位,胸痹是该病在中医中的所属范畴,很多患者因为对该类疾病的不了解,多会采用西药等措施进行治疗,但长期服用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同时随着耐受性的增加,疗效也会降低[4]。本次研究中,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汤剂联合护理路径对其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IL-1、TNF-α等细胞因子,由此可见临床疗效较好,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汤剂细胞因子心绞痛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成人HPS临床特征及多种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栀子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