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江苏响水县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及对策

2018-01-14贾良娟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8年6期
关键词:蔬菜生产发展

贾良娟

(江苏省响水县南河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响水 224633)

引言

在农业生产与发展中,蔬菜产业所占据比例较大,在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改善社会群体饮食结构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蔬菜的栽培面积较广泛,且经济地位较高,蔬菜品质与安全也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此种情况下,积极探讨蔬菜产业发展对策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当地蔬菜产业现状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蔬菜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农业发展趋势明显,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年总产量也有了大幅度提升。农业部门对蔬菜产业的重视力度明显加大,基于信息技术构建的蔬菜产业发展平台,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为提高蔬菜供应稳定性与安全性提供了保证。政府部门在蔬菜产业方面的投入力度也明显加大,致力于建设蔬菜生产基地,开展标准化生产,从而保证蔬菜产业的品质。当前蔬菜种植种类不断丰富,蔬菜种植面积有所增加,结合地区土壤环境及气候条件等要素出发,协调种植叶菜类蔬菜、茄果类与瓜类蔬菜,其他蔬菜种植面积则相对较小。

就蔬菜基地建设情况来看,大多蔬菜基地以简易排水沟进行排水,只有大型蔬菜基地才建设有水泥排水渠和滴灌等设施。叶菜类蔬菜的追肥方面,大多采取干撒复合肥的方式,或者以水溶解普通复合肥后通过铁桶进行喷洒,此种追肥方式下无法保证肥力均匀性,甚至出现叶面肥害情况。

蔬菜产业链条不完善,就产前来看,其蔬菜品种选择不够丰富,受到地区环境条件及种植习惯的影响,种植户往往倾向于选择传统品种,而单一品种长时间种植的条件下,病虫害易加剧,严重威胁着蔬菜品质、产量与外观效果。就产中来看,当地种植人员并未掌握新型科学的蔬菜种植技术,蔬菜品种选择及农药化肥的选用上缺乏科学性,蔬菜品牌意识不强,并未实现分级包装。就产后来看,蔬菜产后加工不到位,加工产品单一,加工技术不先进,精深加工与市场开拓不到位,蔬菜附加值较低。

2 当地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规模化与组织化程度较低

就当前蔬菜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其规模化与组织化程度较低,生产主体趋于分散,这就势必会对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形成制约。具体来讲,当前蔬菜生产大多通过小面积生产经营来实现,数量多但是发展规模较小。部分蔬菜种植户所受来自市场的影响较大,往往呈现出流动性特征,一旦遭受损失后会更换蔬菜品种,甚至转移生产地点,此种情况下,无法发展稳定的蔬菜产业,蔬菜市场规律的预警也存在局限性。

2.2 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

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蔬菜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这与农村留守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及生产技术能力存在一定联系。农村年轻人大多外出谋生,老人、妇女成为留守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有限,蔬菜生产技术掌握不到位,大多采取传统栽培方式开展蔬菜生产,肥料选取上也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导致蔬菜病虫害问题频发,严重影响蔬菜产量与质量。农药用量不科学,往往存在过量使用的情况,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蔬菜质量,蔬菜价格也并不理想,长此以往,势必会对蔬菜产业发展形成制约。

就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从事蔬菜管理和技术推广的人才严重缺乏,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工作无法具体落实。农业信息服务滞后,农民接受新技术的渠道有限,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准,蔬菜种植的种类和品种选择存在盲目性和滞后性,从而造成蔬菜产量不高,品质较差,菜价较低,严重挫伤菜农的积极性。

2.3 生产标准化程度低,产销体制不健全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指出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但实际上,传统散户生产标准化程度低,致使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三品”中,认证门槛和附加值较低的无公害农产品占绝大多数,而附加值较高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比例则相对较低。产销体制不健全,菜农既是生产者,又是销售者和决策者,很难实现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

3 当地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经济投入与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为推进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应加大经济投入力度,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建设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完善蔬菜生产相关基础设施,比如水利灌溉与排水系统、温室大棚等,满足蔬菜生产的实际需求,切实提高蔬菜综合生产能力。尤其是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要为蔬菜生产配备贮水池与排灌泵房,最好是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有助于提高蔬菜生产效率,为蔬菜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就蔬菜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其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且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这就势必会对蔬菜产业发展造成制约。针对此种情况,应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以蔬菜技术人员作为培训对象,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全面提高其专业素质与技术服务能力,以更好地满足蔬菜产业发展对技术与人才的多元化要求。与此同时,要建设规范化的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将蔬菜新品种与生产先进技术展示出来,推进蔬菜生产试验工作的高效开展。为切实增强蔬菜产业竞争实力,应积极与地区科研院校紧密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从而推进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

3.3 实施标准化生产,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标准化生产的支持,制定科学且规范的蔬菜生产技术规程,规范种植户的生产行为,以点带面推进标准化生产的实现。积极推行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加工型龙头企业。组织蔬菜企业和合作社参加各类农产品推介会,增强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与此同时,要健全蔬菜生产监督管理体系,这就需要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构建长效机制,健全蔬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控制及风险预警机制,全面提高蔬菜品质,为社会群体的蔬菜消费提供安全保障。蔬菜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需建立科学合理的蔬菜市场农药残留准入制度,也就是说,为保证蔬菜安全,避免农药超标,应对进入市场的蔬菜进行农药成分测试,提高监管成效。对地区蔬菜生产大户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对其蔬菜生产情况进行动态化管理,严格执行农药残留监督管理条例,为蔬菜消费安全提供可靠保障。要针对蔬菜建立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并严格落实到蔬菜质量监督管理实际工作中,也就是说,要健全产销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蔬菜产品标识清晰,质量可追溯,信息可查证,风险可控制,从而保证蔬菜生产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3.4 优化蔬菜品种结构,发展生态农业

为推进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应做好蔬菜产业布局工作,结合蔬菜品种类型合理划分种植区域,科学安排早熟、中熟与晚熟品种的分布情况,开展规范化种植。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应积极优化蔬菜品种结构,在蔬菜新品种的引进上,应全面把握当前蔬菜种植结构及土壤特点等,在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则上引进新品种,在丰富蔬菜品种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经营风险。在现代社会发展新时期,蔬菜产业的发展也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与时俱进,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绿色化蔬菜生产基地,提升蔬菜种植区域的生态化效益,从而推进蔬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3.5 建立蔬菜市场信息平台,推进蔬菜产业良性发展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蔬菜产业应积极建立市场信息平台,实时更新信息,促进信息共享,全面了解国内外蔬菜市场行情信息,科学预测蔬菜产销形势,以促使蔬菜产业生产计划的合理制定,维护蔬菜产业的综合效益。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构建蔬菜信息网络体系,一定程度上强化蔬菜产业的风险抵抗能力。尤其是政府部门要科学利用蔬菜市场信息平台,在平台上发布新技术、新品种及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经营主体信息之间的互相流通,便于蔬菜种植户及时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蔬菜产业规模,推进蔬菜产业的良性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为推进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应加大经济投入与设施建设力度,提高蔬菜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实施标准化生产。进而健全蔬菜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优化蔬菜品种结构,建立蔬菜市场信息平台,从而推进蔬菜产业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蔬菜生产发展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奇怪的蔬菜
用旧的生产新的!
蔬菜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