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8-01-12贾玉龙

神州·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

贾玉龙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并结合社会主流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推广模式,提出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的常见问题的对策和改善意见,以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积极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改善意见

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1.1市场现状

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相比去年增长了39.7%,总产量达到2万左右,其中纯电动车数量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数量之比是5:1.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到,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较快,但是总体销量规模较低,市场所占比重较小。目前,新车的推动,尤其是小型汽车,是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车型种类也逐渐增多,但是跟其他汽车产品相比仍然较少。

1.2政策环境

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非常多的新能源汽车补助政策,2014年岁纯电动车的最高补贴金额高达5.7万,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最高补贴3.4万,此外还可以同时享有地方补贴。自2014年起到2017年,国家规定,但凡是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的纯电动车、部分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汽车,都可以免除车辆购置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时间持续到2020年,部分省市打破了地方保护主义,不再限购新能源汽车,公务用车首先选择的也是新能源汽车等政策扶持。

1.3主要商业推广模式

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具有售价高、充电难、续航时间短的缺点,主要的推广模式就是传统的店面交易方式,受众面小。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该要不断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配套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要求。在推广方式上面,可以探索新的方式,例如分时租赁、电商销售、定向购买等方式。

2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政策缺乏及时性,标准体系仍需完善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相关补贴政策和标准发布的周期性较长,政策出台的时间间隔也较长,并且处于真空期的时间较长,所以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上面显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并没有统一化的标准,例如电池尺寸定为多少、电池更换时间定为多少、充电桩的材料定位什么,这些零件都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些标准对推动全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核心技术仍需攻关,质优产品依旧缺乏

由于我国新能源产品技术水平尚且有待提高所以市场可供选择的车型种类较少。市场上所见到的汽车造型多是和传统车型相似度较高的类型,核心零件的关键技术尚有待改善,产品的成熟度较低。目前我国动力电池材料产业的发展趋于成熟,并且进入到了世界动力电池制造业的配套体系。但是在实现单体大规模生产上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新能源汽车的制造装备水平、工艺水平、质量控制管理水平以及供应链管理水平整体较低,所以生产出的汽车在各项性能、整体品质和用户体验上难以达到国际水准。

2.3基础设施总体规划缺失,配套设施建设缓慢

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环节缺乏科学的管理,导致已经建成的充电桩的利用率不高,出现设备闲置的情况。部分中小城市还存在盲目建设充电桩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全国范围内比较常见的问题是没有统一化的居民停车场设施配电方案,甚至造成新能源汽车无处充电的问题。

3 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跨越发展的关键是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促进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国家应该全面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绿色交通发展和兴起产业变革的新时期,应该要提高产品的创新性,打造新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3.1坚持市场导向,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

企业应该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和人们的需求变化,对于零件的核心技术进行再创造,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企业应该在汽车的生产工艺方面、电池和电机方面以及电控方面应该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技术转型升级。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电池续航时间较短,所以要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并大力开发其它新型能源。企业要努力实现产业化生产,并且确保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生产出经济友好型、环境友好型的新能源汽车。

3.2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倡导多元化投资

明确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方案、基础路径、运行模式等方面的内容,尤其对于城市来说,可利用的停车空间较少,所以一定要合理安排停车场、城市公共停车场的预留充电设施建设的空间,并且可以对既有的停车场進行升级改造,科学规划充电桩的设计,解决充电桩闲置或不够用的问题。国家要倡导多元化投资,对一些规模大、成本高的投资提供一定的资金减免和补贴的政策,在政府为主导,市场相配合的基础之上,企业才可以实现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面升级和改造。

3.3加强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完善新能源汽车国家标准

国家应该尽快完善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标准规定,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基础上,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的机会,借鉴一些工业化生产技术非常成熟的国家的相关技术,例如德国、美国、日本等汽车制造大国。加强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制定工作进程,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技术水平。对于一些重要零部件的生产,要制定强有力的统一标准在技术层面上去约束。例如充电接口选择什么类型、安全性能评判的标准是什么、能源加注的方式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有一个统一化的标准进行规定。

3.4创新商业推广模式

企业在进行商业推广之前,首先要做的应该是确定自身的产业发展定位,对用户需求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针对不同地域的人们设计不同的推广模式以及重点推广产品。企业可以多尝试其他的商业推广类型,例如分时租赁、电商销售、定向购买等方式,目前互联网的普及范围这么广,利用电商销售可以有效扩大市场规模,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青,白辰.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 汽车工业研究,2015(1):10-13.

[2]刘运芹.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对外经贸实务,2016(11):31-33.

[3]康永,豆高雅.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对策及推广中存在的问题[J]. 环球聚氨酯,2016(3):82-86.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环境及战略分析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概况和发展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