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表意漫谈

2018-01-12高亚林

戏剧之家 2017年23期
关键词:现实主义

高亚林

【摘 要】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表达已日趋成熟,从具体的表现元素入手,总结其简单明了的叙事方式、求真求是的价值取向、关怀式的人文主题等特征,以期对现实主义元素在中国电影的表意特色上产生更为清晰的认知。

【关键词】现实主义;生活真实;纪实美学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3-0064-01

一、简单明了的叙事方式

电影自诞生伊始,就与现实主义创作结下不解之缘。卢米埃尔兄弟公开放映的《工厂大门》《婴儿喝汤》《火车进站》等5部短片,皆以摄影机固定的方式进行拍摄,以简单平缓的叙事手法将日常生活搬上银幕。值得玩味的是,《火车进站》放映时,银幕中的火车从远方驶来并愈来愈近,观众竟恐慌不已离开座位。正如克拉考尔所言,“人们通常在简单平缓的拍摄方式和艺术表达中被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所惊吓。”[1]

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影片通常将镜头对准特殊的社会现象或人物的内心演绎,不追求繁杂的叙事手法和酷炫的视觉效果,用生活常态代替戏剧性冲突,镜像语言在朴实的外衣下还原事物的本真,蕴含对现实表象的穿透力,而介于客观记录与主观介入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可以使观众最大化接近现实。台湾导演侯孝贤擅长以冷静客观的视角反映家庭文化,将复杂激烈的社会问题蕴藏于平静流缓的家庭生活,从现实中挖掘戏剧张力,抽丝剥茧显现主题深度、人物变化和情感体验,内敛的情绪和隐忍的矛盾只有在思量中得以品味。

二、求真求是的价值取向

“真,自然是不容易的,但总可以说些较真的话,发些较真的声音,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2]现实主义电影之所以拥有众多拥趸,在于其以生活真实为立足点,体现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民风民俗及普罗大众的精神状态。而现实主义作品通常似一面镜子,一方面映照社会流变中的包罗万象;另一方面透射其背后的酸甜苦辣。

早期的中国电影人经过短暂的探索与实践,于20世纪30年代将电影主题扎根于社会底层。《一江春水向东流》《狂流》《马路天使》等左翼电影以反映资本主义压迫和地主阶级剥削为主,将电影与人民放置在同一战线上,真正触及到社会现实。这一时期,夏衍等人认为,应当以求真求是的价值观作为衡量一部作品的标尺,力求表现阶级矛盾等。这一电影主张孳育了现实主义萌芽,影响建国后社会主义现实片的创作及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纪实美学追求,乃至第六代电影对社会边缘体的关注,求真求是的价值取向愈发明显。

三、关怀式的人文主题

现实主义创作观另一显著特征便是呼吁大众对底层人群予以关怀。在这些作品中,镜头通常聚焦于个人价值,崇尚人性的真、善、美等,“但也不避讳人性的弱点,人的欲望和冲动,性的需要和金钱的魔力。”[3]

以第六代导演为例,初登中国影坛时就以强劲的态势关注社会边缘群体,表现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和焦虑。贾樟柯影片则始终专注于中国变革过程中最平凡质朴的大众,展现他们在经济大潮下沉重的喘息,以及漂泊游离。譬如《小武》中的主人公小偷,偷钱是为了给朋友送份子钱,送家人礼物;对爱情充满憧憬,却相继被朋友、女友、家人所抛弃。《小山回家》中的失意农村青年在都市里混迹,除夕前被老板开除,转而回家却找不到同伴。这些主人公在影片中都缺乏交流、感到孤独,与其说他们不被信任、不被理解或不受关注,不如说他们被主流社会所抛弃,这些影片恰好体现了现实主义作品的普世情结,即关注现实、关注人性。

四、“现场式”的视听效果

现实主义在影片中的表意元素不单体现在主题、价值和叙事上,视听语言方面也一贯秉持着对纪实美学的追求,擅长使用长镜头,以及同期声等拍摄手段。

在新闻片、纪录片等纪实性的作品中,多使用跟拍镜头、不匀速的摇镜头、长镜头、自然光效和非职业演员等,这些元素在相互融合中彰显导演对现实生活的深切关注。《天注定》中的主人公大海,以新闻事件中的胡文海为原型,导演本着现实主义记录的创作原则,大量运用同期声来还原周遭环境对大海心理的影响。大海提着猎枪从家里出来,家门口戏台上正演着晋剧《铡判官》。戏台上,林冲被逼上梁山;戏台下,大海愤然举枪。这一段落中戏曲的鸣唱、锣鼓的点缀、村民的询问,均以同期声的方式渲染人物的心理活动。此时,观众必然对大海的遭遇和小人物的生存现状给予思考。而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电影,通常以此方式来最大化还原“现场”,激发观众进行情感体验和人生思考。

高尔基曾言,“我们的艺术应该站得比现实更高,并且在不使人脱离现实的条件下,把它提升到现实以上。”[4]现实主义影片要想長足发展,则必须立足于本土化的现实因素,充分发挥其表意手段,给观众带来启发式或引领式的深切体验。

参考文献:

[1]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72.

[2]鲁迅.论文学与艺术(上册)[M].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47.

[3]金丹元.电影美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74.

[4]高尔基.文学论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255.

猜你喜欢

现实主义
骄傲的法国现实主义开创者
“建设性”法律现实主义——对卢埃林法律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解读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新法律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与新中国70年戏曲现代化
现实主义对左拉文艺思想的影响
“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与十七年文学的现代化
新现实主义与中国
后现代语境下的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