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价值比较

2018-01-12

关键词:阳性率心电图动态

李 利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461临床部,吉林 长春 130021)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简称,在临床中可以分为5种类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即是一种常见类型,临床特点是常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心绞痛,起病隐匿,故又有“隐形冠心病”的称谓[1]。由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易于被忽视,故常可导致多种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也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和预后[2]。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方法较多,如病史、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本研究即对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461临床部收治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共130例做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9例,女61例,年龄42岁~74岁,平均年龄(56.8±5.1)岁。

1.2 检查方法

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动态心电图记录仪进行检查,并对患者24 h内的活动均予以详细记录,包括进餐、睡眠、休息、活动、情绪激动及服药等情况。而在患者出现自觉症状时,应记录其感受和起止时间,并做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保持放松状态,注意避免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最后由2名医师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1.3 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标准

1.3.1 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

①ST段:下移,呈水平或下斜型,下移距离达0.1 mv。②持续时间:ST段下移时间达1.0 min。③发作间隔:两次心肌缺血的发作时间间隔>1.0 min,且在间隔时间内,ST段可恢复为基线水平。

1.3.2 常规心电图诊断标准

①ST段下移:呈水平或下斜型,下移距离≥0.05 mv,持续时间可达0.08 s;或见ST段出现J点型下移,下移距离≥0.2mv。②ST段抬高:ST段出现异常抬高,呈弓背向上型,且对应ST段压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采用百分比(%)表示,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共纳入130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呈阳性者119例(91.54%),阴性者11例(8.46%),心肌缺血阳性诊断率为91.54%;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呈阳性者92例(70.77%),阴性者38例(29.23%),心肌缺血阳性诊断率为70.77%。两种检查方法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

3 讨 论

冠心病的典型症状是心前区疼痛,并可放射至肩背部,甚至是左小指、牙齿、颈部、下颌部等,多在寒冷、情绪激动时发作。而部分患者则无以上表现,称之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等疾病的常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主要包括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两种,常规心电图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患者的心电活动记录,为临床医生获取病情信息,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方便,检查结果的时间短,但具有不能动态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的缺点。而动态心电图可监测患者24~72 h内的心脏功能连续变化情况,因此可更有效、更准确的检查出心肌缺血。本研究结果即表明,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其心肌缺血阳性率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P<0.05)。综上,针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率更高,故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阳性率心电图动态
国内动态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国内动态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国内动态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