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皮肤卷捏手法结合电针治疗鹅趾腱肌腱炎综合症的效果观察

2018-01-12

关键词:肌腱电针关节炎

李 海

(贵阳市云岩区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3)

膝关节内侧的PATB是造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重要因素,PATB在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在46-58%左右。从2017年6月至11月,我们在临床上运用皮肤卷捏手法及电针治疗PATB,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治疗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PATB患者共30例,男性3例,女性27例,年龄在45~71岁之间,平均61.5岁。单侧膝关节发病12例,双侧膝关节发病18例。所以病例均为慢性劳损患者。

1.2 PATB诊断标准

对患者问诊:1)你上两周是否有膝关节疼痛?2)上下楼梯是否有膝关节疼痛?3)负重时膝关节是否有膝关节疼痛?4)上下汽车是否有膝关节疼痛?并对疼痛的膝关节“鹅趾腱”进行触诊,看看是否有压痛。如果压痛存在,并对问题1)或者2)、3)、4)为肯定的回答,可考虑PATB。

1.3 治疗方法:

1.3.1 皮肤卷捏手法

取仰卧位,裸露患膝。以左膝疼痛为例,术者立于患者左侧,轻轻提捏患侧膝关节内侧“鹅趾腱”周围,如患者述提捏时疼痛,可提捏对侧膝关节相同部位皮肤以做对比,如患侧受提捏皮肤更为疼痛,则将此区域作为手法施术区域,但不要超过“鹅趾腱”上下5 cm。具体手法为:用拇指指腹与食、中指指腹相对合,提捏左膝内收肌结节及“鹅趾腱”处皮肤,将皮肤捏起约1~2 cm高(与小儿推拿的“捏脊”手法相似)[3],由左膝前面向后面捻动推进,重复数次;根据病情轻重按摩5-10分钟后。

1.3.2 局部阿是穴电针治疗

在“鹅趾腱”上寻找2~4个痛点作为“阿是穴”,在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0.30 mm×40 mm一次性针灸针,在“阿是穴”垂直皮肤进针,患者有“酸胀”等得气感之后,用脉冲电疗仪电极连接针灸针柄,采用频率为8 Hz疏密波,根据患者耐受调节电流强度,留针20 min。隔日治疗1次,疗程为2~4周。

1.4 评估方法

主要评价指标为普通话版本的西安特略麦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次要评价指标为疼痛视觉评分表(VAS)。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Windows版本的SPSS 22.0进行处理,治疗前后之间的WOMAC及VAS指数比较以(±s)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后用WOMAC评分及VAS评分的对每一位患者评估。治疗前,患者的WOMAC评分为(41.01±9.52),治疗后WOMAC评分为(25.12±7.55),P值小于临界值0.05,说明存在显著差异;治疗前,患者的VAS评分为(57.33±10.72),治疗后WOMAC评分为(30.73±8.49),P值小于临界值0.05,说明存在显著差异;治疗后WOMAC及VAS总分显著下降,说明治疗后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3 讨 论

“膝关节鹅趾腱”是在胫骨内髁下5 cm,由缝匠肌、股薄肌、半腱肌的肌腱共同止点处形成、形状如鹅足,被称为“鹅趾腱”。1937年,Moschcowitz最先描述此病,他注意到,很多有膝关节疼痛伴上下楼疼痛的女性患者都有该区域压痛症状[1]。研究发现,该病多发生在伴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女性患者,这可能与女性的较宽大的骨盆所致膝关节外翻角度增加,从而引起此肌腱所受拉力过多而产生的劳损性疾病[3]。PATB是一种炎症性疾病,与膝关节的劳损、退变等有关。肌腱的挛缩造成肌腱缩短、肌腱间滑膜滑度下降、微循环变差、疼痛感受器敏感性增高等现象,从而使疼痛功能受限症状加剧;这也是肌筋膜炎这类结缔组织紊乱疾病的发病机制。

皮肤卷捏手法是结缔组织筋膜手法的一种,它能运用剪切力对皮肤、皮下结缔组织、肌腱、韧带等的产生牵拉作用,并由此产生松解筋膜、缓解疼痛、改善微循环等效果[3]。阿是穴是临床上治疗疼痛重要的穴位。电针刺激通过调节中枢和外周的神经递质,以及抑制炎症细胞产生的炎性物质,达到对炎症疼痛的治疗效果。三者结合使用,达到松解挛缩、消炎、镇痛的疗效。

猜你喜欢

肌腱电针关节炎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