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1-12

关键词:肾衰竭动静脉血液

冯 艳

(吉林省蛟河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500)

慢性肾衰竭作为一种临床常见型恶性病症,近年此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年均增速达7%[1];血液透析为其常用方法与手段,该种治疗方法要求依从性高,且病程长,但基于现今临床得知,许多患者存在比较差的依从性,且受其它因素影响,使得治疗效果不佳,且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协同护理干预(CCM)实为一种基于Orem自理理论而形成的护理干预模式,其能够将患者自我护理与决策能力最大化发挥出来,还能让患者积极参与其中,因而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针对本院在本院行血液透析患者,实施CCM,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行血液透析患者105例,均与慢性肾衰竭相关诊断标准相符[2],意识清晰,表达与理解能力正常;排除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及认知、意识障碍者。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本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3例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33~58岁,平均(44.0±9.4)岁;对照组52例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32~57岁,平均(44.3±9.1)岁;两组性别等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性常规护理,如饮食指导、症状管理及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则开展协同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干预。因血液透析治疗需较长疗程,且此过程比较的痛苦,因而一些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心理情绪,这对血液透析依从性会造成严重影响,对此,护士需做好开导工作,将疾病知识细致、耐心的讲解帮助、引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构建优质护患关系,帮助家属掌握基本的心理护理技巧来消除或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及压力。(2)理论指导。由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护士共同编制血液透析小册子,分发给患者阅读,可以介绍不良反应、血液透析知识、饮食及治疗期间所需注意事项等,除此之外,还应包含药物用法、健康生活习惯等。针对家属开展饮食理论指导,透析期间,需做到少盐、多营养饮食,多摄入微量元素、蛋白质、维生素等;另外,适量运动,强度要适中,注意保暖。(3)动静脉瘘护理。因透析时间较长,动静脉瘘的防护好坏,会直接影响血透情况,因此,护士需开展全面、优质的动静脉瘘护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护,不带手表、首饰,不沾水,每日清洁、消毒动静脉瘘周围,定时活动动静脉瘘手臂,使血管始终处于充盈状态。

1.3 观察指标

用生活质量量表(QOL-100)[3]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此量表共计4个维度,即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与独立领域,分值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3.0处理数据,针对计量资料,由(±s)表示,t检验,若经比较有显著差异,由P<0.05表示。

2 结 果

观察组Q O L-1 00量表中生理领域得分(58.2±10.0)分,心理领域(68.5±9.8)分,独立领域(68.1±7.3)分,社会领域(67.1±6.7)分;对照组分别为(49.4±8.4)分、(59.4±8.5)分、(54.4±9.1)分与(60.0±9.2)分。观察组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2、5.12、8.55、4.54,P<0.05)。

3 讨 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多需要长时间、定期性开展血液透析治疗,但因疗程较长,过程比较繁琐,且费用相对较高,许多患者会出现诸如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因而会对最终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造成直接影响。伴随现代生物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尤其是向社会-心理-生物模式的持续转变,血液透析的目标变得更为明确,且更具针对性,即最大程度的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以及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协同护理干预(CCM)是一种时下较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其已在癌症、眼科及内科中获得较好的实施效果。本科针对近年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得知,患者多为非住院者,自身护理技巧、知识、意识缺乏,且与医师、护士接触不多。而CCM是一种以Orem自理护理理念为基础的护理措施,其能够将人资优势最大化发挥出来,且能够最大化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参与度,增强彼此的协同合作关系,因而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QOL-100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将CCM应用于血液透析治疗,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肾衰竭动静脉血液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规律的分析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