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管理模式对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的研究

2018-01-12郑宝钧

关键词:达标率知晓率血压

邓 潇,郑宝钧*

(1.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心脑血管病科,重庆 402660;2.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在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高达25%,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1]。老年高血压的患者因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在慢病管理中比较棘手。以往的研究证实,高血压通过长期的管理,规律的服药,合理的运动,能有效的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2]。本研究采用了互联网+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程有效的干预、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5月老年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男9例,女11例;年龄65~73岁,平均(67.2±5.5)岁,平均血压(167.8±5.4)。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66~75岁,平均(68.7±6.9)岁,平均血压(168.3±6.8)。两组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在未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 mmHg;既往有高血压史;过去两周内服用降压药,但血压≥140/90 mmHg。

对所有患者进行肝、肾功能检测,要求肝肾功能均正常者方能入组。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急症等不得入组。本研究方案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管理方法

观察组: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并记录随访信息;动态显示危险因素变化,及时信息反馈;风险提示功能;管理界面了解各单位进展状况;提供患者微信端,方便记录日常饮食、运动、服药等信息,开展自我管理;针对社区医生的专家视频咨询与培训。营造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及环境;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如微信端、智能手环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高血压的控制目标:血压:<150/90 mmHg;合并糖尿病时:<130/80 mmHg;合并脑血管病、稳定型冠心病及慢性肾病患者:<130/80 mmHg,血压未达标患者2-4周随访1次,血压已稳定达标患者3个月随访1次,对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对照组:采用门诊随访的方式进行管理。随访时间3个月。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数据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知晓率100%(20例),血压达标率90%(18例),BMI(体重指数)达标率80%(16例);对照组知晓率95%(19例),血压达标率70%(14例),BMI达标率60%(12例),两组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达标率、BMI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老年高血压具有血管弹性减低和自身顺应性降低,单纯性收缩压升高等特点。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衰退,常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早期人们认为老年高血压是一种生理现象,不需特殊治疗。但大量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是危害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积极干预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2,4]。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互联网+模式管理老年高血压患者,与传统管理相比,血压达标率、BMI达标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达标率知晓率血压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