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生无术是有术:季羡林养生思想探究

2018-01-11杨祥全

武术研究 2017年12期

杨祥全

摘 要:养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词汇,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在这棵充满养生智慧的生命之树上,季羡林的养生思想独树一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果发现季羡林的养生思想表现出自然而然、似无缺有的特点。这是一座思想的宝藏,值得我们重视。

关键词:仁者寿 坐拥书城 自然而然 三不主义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12—0001—04

“养生,是只有中国人才说的”。[1]养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词汇,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在这棵充满养生智慧的生命之树上,季羡林的养生思想独树一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挖掘的宝藏。

季羡林(1911-2009),山东省临清市人,我国著名的古文字专家、历史学家、翻译家、文学家,在古文字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季羡林先生是一位高寿的“国宝级大师”,但他的先天条件并不好,身体一直体弱多病。他出生于贫寒之家,小时候缺衣少穿,以高粱米为主食,吃不饱肚子,营养不良。六岁到济南后,患了天花,差一点死掉。痊愈之后,身体一直不好。在清华园读书期间,经常患伤风感冒,流鼻涕、眼泪,还患了胃溃疡。中年之后,季羡林的身体一直多病。哮喘病、冠心病、白内障,秋天还患枯草热。经常过敏,凡是第一次吃的东西,大多过敏。[2]在德国留学时挨得饿更加厉害。他自己回忆时说:“我虽生也不辰,在国内时还没有真正挨过饿。小时候家里穷,一年只能吃两三次白面,但是吃糠咽菜,肚子还是能勉强填饱的。现在到了德国,才真正受了‘洋罪。……挨饿这个词儿,人们说起来,比较轻松。但这些人都是没有真正挨过饿的。我是真正经过饥饿炼狱的人,其中滋味实不足为外人道也。”“文革”中,季羡林受到残酷迫害。晚年,又连遭人间不幸,老祖、老伴、女儿和女婿相继去世。季羡林逝世的原因是心脏萎缩,但在这之前,他已经在2001年罹患了前列腺癌和膀胱癌两种癌症。季羡林的一生可谓多灾多难,但季老笑对人生、以书为乐、美意延年而享得高寿。

1 以书为乐

唐代孙思邈转述嵇康的话说:“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不回其操,不夭其年也。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在北大燕园住着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四位老先生,人称“未名四老”。四老之一的张中行曾说:“我没有什么养生秘诀。要说有的话,就是我这一辈子,一不想做官,二不想发财,只是一门心思读书做学问。除此之外,我别无他求”,[3]这句话也特别适合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先后就读于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正谊中学、山东大学附设高中、省立济南高中,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是德文。大学毕业后在山东济南国立高中做了一年的高中教师。1935年,在冯友兰的帮助下,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并于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1946年才回国。在德国的前后十二年,季老的生活就是学习、吃饭、睡觉,而与跳舞、晚会、旅游等无缘。回国后,经陈寅恪先生推荐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兼任系主任。为了专心研究学术,季老孤身一人16年才把家属接来。真是“10余年中小学,4年大学,12年留学,再加16年独身治学”,经过40多年的勤奋治学,季老不断攀登学术的高峰,逐一超越了近人王国维所说的学问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而达到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第四境界”,[4]最终成为学界泰斗。

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女士这样评价季羡林先生:“我在他的身上发现的不只是博学,而且是睿智。不仅是睿智,而且还有非常地谦恭有礼和幽默。他的博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使他是这样地谦虚,可以让人们跟他谈论那些他其实比他们知道得更多的话题。与他谈话,使我感觉鼓舞,而在我们的谈话中,我总是期待着那种时刻,那是他用一个轻轻的微笑,以及在他眼神中的一个轻微的闪动,就会纠正我的一两处说得不合适的地方”。[5]

季羡林先生之成为“成一家之言”的大家与他博览群书是分不开的。在北京大学的教授中,季老是出了名的“藏书状元”。他的“书斋是相当大的,大小房间,加上过厅、厨房,还有封了顶的阳台,大大小小,共有八个单元”。[6]册数从来没有统计过,有人估计有六万多册。季羡林深信“开卷有益”这句话,他特别欣赏鲁迅先生读书的方法“随便翻翻”。对于读书,季羡林先生是乐此不疲的。在《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中,季羡林写道:“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尽管“中国历代都有‘读书无用论的说法”,但“总而言之,‘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坐拥书城,季羡林有着自己的快乐。季羡林在《我的书斋》这篇文章中写道:“我的藏书都像是我的朋友,而且是密友。我虽然对它们并不是每一本都认识,它们中的每一本却都认识我。我每一走进我的书斋,书籍们立即活跃起来,我仿佛能听到它们向我问好的声音,我仿佛能看到它们向我招手的情景”,“我的书友每一本都蕴含着无量的智慧”,“我兀坐在书城中,忘记了尘世的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坐拥如此大的书城,心里能不沾沾自喜吗?”季羡林的弟子蔡德贵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说:“季羡林生活中最大的情趣,一是看书,二是看书,三还是看书”。[7]

2 美意延年

经过几千年的沉淀、积累,中国传统养生不但形成了儒家养生、道家养生、中医养生、佛家养生、武术养生五大流派,而且按照养生生活化的思路,构筑起包括心理养生、运动养生、起居养生(含房事养生)、饮食养生(含药物养生)四大内容的养生体系。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传统养生还特别强调因人、因时、因地“施养”三大法宝。可以说,三大法宝、四大內容、五大流派构成了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基本内容。

台湾著名学者龚鹏程教授认为:“真正影响中国人养生观更深者,应该是儒家”[8]“影响中国人养生观更深、更大的,或许不是道家,而是儒家。在中国,文化上的许多方面,均是以儒家为主干,而道家为辅弼,养生亦不例外”。[9]

“祖述尧孙,宪章文武”的儒家养生学说建立在“德”的基础上,其养生法门一言以蔽之就是《论语》中所说的“仁者寿”。这种思想在《易经·颐卦》中将之表述为“养正则吉”、《孟子》中表述为气“以直养而无害”、而《荀子》则表述为“美意延年”。季羡林正是现代版“美意延年”的典范。

季羡林先生一生严于“修身”,饶宗颐先生认为季羡林“是一位笃实敦厚,人们乐于亲近的博大长者,摇其笔来却娓娓动听,光华四射。他具有褒衣博带从容不迫的齐鲁风格和涵盖气象,从来不矜奇、不炫博,脚踏实地,做起学问来,一定要‘竭泽而渔”[10];臧克家在《长年贡献多——贺季羡林老友八五华诞》中写道:“你的人,朴素非常,你的衣着和你的人一样。天天跑图书馆,习以为常,你珍惜每一寸时光。你学识渊博,对中西文化,最有资格比较衡量”[11];张中行先生称赞季羡林先生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三种难能之中,我以为,最难能的还是朴素,因为,在我见过的诸多知名学者(包括已作古的)中,像他这样的就难于找到第二位” 。[12]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他穿着极为朴素,就像一个老农。千万别忘了,季羡林可是留德十年的学者,竟然毫无“洋味”,难道这不是一种“难能”吗?

北京大学的一位新生,入学时把他当成校工,托他代为看管行李。而季羡林真的老老实实的当起了“看管员”,直到那个学生回来。这样的大师,这样的朴实无华,你说他能不长寿吗?

先秦儒家人物多长寿者,如孔子七十三岁、孟子八十四岁、子贡七十一岁、子思八十二岁、子夏八十八岁,就连以“短命”著称的颜渊也活到了四十一岁。而荀子的年龄,史书记载很明确,齐宣王时,他游学齐国,年已五十多岁。春申君死后,荀子终老于兰陵。这样算来,荀子活到了一百四十岁以上。今人有对此怀疑者,认为荀子五十游齐实为十五,即便这样,荀子还是活过了百岁。况且,春申君卒后,荀子又不知活了多久。有的记载说他曾见过李斯相秦,甚至见过秦亡。如果这样,荀子的年龄便是令人咋舌了。[13]先秦儒家长寿如斯,我们不得不惊叹于儒家养生的神奇魅力。

德对于健康的重要性,我们还可以从现代健康内涵的演变中得到启发。经过长期的发展,健康的内涵已从“无病”一个维度渐次增加至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和生殖健康五个维度。这也在一个侧面说明了“仁者寿”的正确性。

3 三不主义

季羡林在《养生无术是有术》中提出了其著名的养生“三不主义”:“很多人总要问我有什么养生之术。有什么秘诀。我回答是没有秘诀,也从来不追求什么秘诀。我有一个三不主义,这就是,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所谓‘不嘀咕就是,不为自己的健康愁眉苦脸,从不无病幻想自己有病。” 龚鹏程认为关心养生、努力养生的人常患三种毛病:一是东听一法、西学一秘,学这学那,仿佛生命中唯此一件大事,结果丧失了生命的乐趣;二是只注重养生的那些细节、方法。不晓得应该在掌握大原则后发挥之;三是关爱自己太多了。[14]季老的“三不主義”与龚鹏程所言的“三种毛病”,可谓不意养生而养生之道俱在矣。

3.1 不锻炼

季老专心学术,一般是凌晨四点就起床读书写作,晚上九点左右睡觉。由于时间紧张,加之不时有应酬缠身,季老很难抽出时间锻炼。这正是季老说自己不锻炼的原因,实际上他是没有时间锻炼。季老曾自己解释说:“我没有时间去探索养生、长寿之道,也从不刻意去追求锻炼。我并不是反对体育锻炼,而是反对那种‘锻炼主义”。季老实际上也注意锻炼自己的身体。当他工作疲倦时也会到未名湖畔走上几圈,借以活动筋骨,调节身心。

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长寿者实际上并不怎么运动,而坚持运动的人也多有不能长寿者。对此,汉代儒家王充早就有所论述,他说:“道家或以导气养生,度世而不死,以为血脉在形体之中,不动摇屈伸,则闭塞不通。不通积聚,则为病而死。此又虚也。夫人之形,犹草木之体也。草木在高山之巅,当疾风之冲,昼夜动摇者,能复胜彼隐在山谷间,障于疾风者乎?案草木之生,动摇者伤而不畅,人之导引动摇形体者,何故寿而不死?夫血脉之藏于身也,犹江河之流地。江河之流,浊而不清,血脉之动,亦犹不安。不安,则犹人勤苦无聊也,安能得久生乎?” [15]

3.2 不挑食

在饮食养生方面,季老从来不挑食,他说“我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或者不要秘诀”。当季先生看到一些相信秘诀的人,禁忌多如牛毛,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尝。以至于吃鸡蛋不吃蛋黄、动物内脏也决不入口,因为胆固醇过高。吃个苹果要消三次毒,然后削皮,削皮用的刀子也要消毒。更有的人吃饭要计算卡路里、维生素的数量。针对这种情况,季老说:“一个人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人生之乐呢?”“至于我自己呢,我决不这样做,我一无时间,二无兴趣。凡是我觉得好吃的东西我就吃,不好吃的我就不吃,或者少吃,卡路里、维生素统统见鬼去吧。心里没有负担,胃口自然就好,吃进去的东西都能很好地消化。再辅之以腿勤、手勤、脑勤,自然百病不生了”。[16]

他的早餐更是简单,半个世纪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为了不麻烦别人,他从来不让家人或保姆陪他起早床做饭,一直都是烤馒头片或面包,一杯清茶,一碟炒花生米。为此,季老曾风趣地说他的养生秘诀就是“每天饭菜必食七粒花生米二个西红柿”。

3.3 不嘀咕

季羡林是一位智者,并且是大智大勇之人。他深深懂得顺应自然,遵循自然法则和规律做自己最应该做的事。他从不为自己的健康嘀嘀咕咕。他说:“我是曾经死过一次的人。……从1967年12月以后,我多活一天,就等于多赚了一天,算到现在,我已经多活了,也就是多赚了三十多年了,已经超过了我的满意程度。死亡什么时候来临,对我来说都是无所谓的”。

在名利方面,季羡林颇具陶渊明式的洒脱。他说:“金钱富贵等同浮云,要多为下一代操心,少考虑个人名利,写文章绝不剽窃抄袭,欺世盗名。等到非走不行的时候,就顺应自然,坦然离去,无愧于个人良心”。[17]

季羡林的养生思想博大而精深,除上述所列之外,季老所总结的《老年十忌》,即忌说话太多、倚老卖老、思想僵化、不服老、无所事事、提当年勇、自我封闭、叹老嗟贫、老想到死、愤世嫉俗[18]以及转述周一良的老年四“得”(吃得进,拉得出,睡得着,想得开)[19]等均有深意。另外,季先生还善于用写散文的形式来疏导感情,排解心中的郁闷;他还特别喜欢小动物(尤其是猫)、且“微有颠意”寄木石并连及花草,北京大学未名湖的“季荷”与宋代周敦颐《爱莲说》遥相呼应,别具意境;季老的家庭温馨、个人生活特别有规律,他一般每日三四点钟起床进行学术研究或写作,中午小憩一会,晚上十点则准时睡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研究季老养生思想时要特别关注的地方。蔡德贵教授认为季老的长寿“是因为他创建了一套长寿的思想体系,包括善待人生、珍惜时间、慎守善德、读书有用、珍爱自然、家国和兴、陶冶性情、颐养天年和长寿秘诀”[20],可谓一语中的,是为精论。

注释:

[1]龚鹏程:《仁者寿:儒门养生法要》第182页,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年版.

[2]蔡德贵:《大师养生的智慧》第1页,见季羡林:《季羡林谈养生》,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

[3]余开亮,李满意:《国学大师的养生智慧》第248页,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4]第一境界语出宋代晏殊《鹊踏枝》,第二境界语出宋代欧阳修《蝶恋花》,第三境界语出南宋辛弃疾《青王案·元夕》,第四境界语出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韩素音:《谈谈季羡林教授》,见《人格的魅力——名人学者谈季羡林》第13页,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季羡林:《我的书斋》.

[7]蔡德贵:《大师养生的智慧》第12页,见季羡林:《季羡林谈养生》,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

[8]龚鹏程:《出版后记》,见龚鹏程:《仁者寿:儒门养生法要》,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年版.

[9]龚鹏程:《仁者寿:儒门养生法要》第3页,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年版.

[10]饶宗颐:《<季羡林传>序》,见蔡德贵:《季羡林传》,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在该序中,饶宗颐先生认为“竭泽而渔”四个字正是表现季羡林上下求索的精神,如果用来作为度人的金针,亦是再好没有的;在《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这篇文章中,季羡林写道:至于哪几部书对我影响最大,几十年来我一贯认为是两位大师的著作:在德国是海因里希·吕德斯,我老师的老师;在中国是陈寅恪先生.两个人都是考据大师,方法缜密到神奇的程度.从中也可以看出我个人兴趣所在.我秉性板滞,不喜欢玄之又玄的哲学.我喜欢能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而考据正合吾意.

[11]见《人格的魅力——名人学者谈季羡林》第1页,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张中行:《季羡林先生》,见《人格的魅力——名人学者谈季羡林》第8页,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龚鹏程:《仁者寿:儒门养生法要》第3-4页,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年版.

[14]龚鹏程:《仁者寿:儒门养生法要》第41-43页,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年版.

[15]王 充:《论衡·道虚篇》.

[16]季羡林:《老年谈老》,见《季羡林谈养生》第374-375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

[17]季羡林《老年谈老》,见《季羡林谈养生》第376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

[18]季羡林:《老年十忌》,见《季羡林谈养生》第378-392頁,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

[19]季羡林:《老年四“得”》,见《季羡林谈养生》第395-396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季羡林先生认为这四句话对老年人至关重要,尤其是“想得开”.

[20]蔡德贵:《大师养生的智慧》第3页,见季羡林:《季羡林谈养生》,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