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急性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8-01-1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心绞痛发作个性化

刘 艳

(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400)

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病程中易伴随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而不良情绪是心绞痛发作的诱发因素之一,因此,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在心绞痛治疗及预防再次发作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2]。本研究对39例急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旨在探讨该护理模式对急性心绞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心绞痛发作次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78例,其中男53例,女25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2.74±12.38)岁。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楚,无语言及理解能力障碍,无精神疾病及病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告知住院期间各项注意事项,配合医生完成治疗,给予简单的疾病相关知识讲解,针对临床症状给予适当干预及日常生活护理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具体措施为:(1)与患者沟通交流,交流中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述,了解其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给予其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对其要求尽量满足,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并争取其配合,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帮助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2)帮助患者取半卧位,并指导其进行深、慢呼吸,通过语言引导让其放松全身肌肉,并通过语言或听音乐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及不良情绪。(3)采用图片等形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急性心绞痛相关知识,知道其正确使用药物,强调不良情绪、劳累等诱发因素对心绞痛再次发作的影响及相应防范措施。

1.3 观察指标

1.3.1 焦虑抑郁情绪。护理干预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变化,每个量表均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均按照没有或很少时间有(1分)、有时有(2分)、大部分时间有(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分)的4级评分法评分,其中第5,9,13,17,19个条目为反向计分;标准分=粗总分×1.25,标准分≥50分/53分,提示存在焦虑/抑郁情绪[3]。

1.3.2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P<0.05)。见表1。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为(1.39±0.31)次,住院时间为(25.38±5.84)d,并发症发生发生率为7.69%(3/3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5±0.84)次、(36.17±10.26)d、25.64%(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s,分)

注:*P<0.05

组别 n SAS SDS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 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对照组 39 53.41±8.02 51.01±7.84 55.13±8.26 52.42±6.37观察组 39 52.95±8.16 42.61±5.07* 54.91±8.31 43.85±5.16*t 2.058 9.601 2.384 8.605 P 0.172 0.017 0.352 0.025

3 讨 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随之改变,认为心血管疾病并非单纯是由生物因素导致的,是多种因素的共同结果,其中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更要关注生物因素以为因素的作用[2]。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变化,可诱发或加重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绞痛再次发作[1]。毕平[2]研究发现,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对心绞痛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后,SAS和SDS评分较护理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明显降低,而且心绞痛发作次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相符[1]。

综上所述,个性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心绞痛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疾病康复。

[1] 罗孝平,黄伟霞,梁 红.责任护士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6):2319-2322.

[2] 毕 平.系统性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3):219-220.

[3] 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7,235-238.

猜你喜欢

心绞痛发作个性化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