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社品课中的渗透

2018-01-10陈太元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引导生活化教学渗透

陈太元

摘 要:课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将生活常识引入课堂教学中,便于学生通过类比的方式理解记忆知识。我们都知道中华传统美德中很多品德素养在小学阶段体现在社品课中,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却受到忽略,在小学生价值观建立正的懵懂时期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建立。就此,文章就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社品课中的渗透实践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 社品课 引导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206-01

当前大部分社品课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过于传统,课堂例子脱离了生活,忽略小学生对社品课程的理解过程,学生理解知识困难。而生活化教学引入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解决课堂中书本知识难点,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因此下文就教学方式中开放性的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社品课中的难点渗透式、互动式分组学习略作探寻。

1 合理利用多媒体生活教学,言传身教

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新课标下小学教学方式变得更为开放和灵活,生活化教学将课堂贴近于生活也将生活回归于课堂,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还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在课程设计之中,不仅要抓学习成绩,还要更注重小学生的品德培养,从综合上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然而随着科技信息的发达,小学生接触网络世界年纪越来越小,不论是大人还是小朋友很多的实际生活技能在不断丧失。例如,自己洗碗、洗衣服、扫地等等家务认为这不是自己的事,不尊重父母的付出。很多生活例子可以看到这样的结果即使到最后成绩很好,独立生活的能力却很差,容易轻言放弃,抗压能力弱,不利于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教师在开展生活化的渗透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合理设计教学课程。例如:在讲述《我的中国心》情景课堂创设中教师借鉴每周的升国旗视频,国歌响起时,教师和学生放下手中的事情注目观看国旗冉冉升起,通过视频和学生感受学校升国旗仪式的庄严和肃穆,借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理使用智能设备教学,言传身教将忽略的生活以引入课堂教学中,培养自己借鉴生活例子为切入点结合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小学生独立、宽容、互助的性格,通过课堂中和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2 以小组合作学习,引导课堂教学

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教学双方都参与,并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问题分析和讨论,带领学生更好的认识社品课真正的含义,生活化教学以生活性和公开性为特点,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为导向,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将课堂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生活能力,积累生活常识,有效提高身心素质。比如,在教学“环保”课程中,在课堂分组讨论前提前告知学生学习的社品课内容,并合理的借助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收集共享资源像实时新闻,分享当前的旅游景区和社区的环境问题,以此作为课堂讨论话题,反思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在旅游时我们带去的垃圾怎么处理?旅游景点合照时我们该怎么做?通过小组的互相討论,学习如何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教师除了情景课堂创设中更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课程,利用常见的生活知识表象引导学生问为什么?例如:合理接受别人的帮助请求。我们都知道当今社会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是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与文化建设不对等的结果。我们要教会孩子面对不合理的请求时,自己可以拒绝。例如:强者不会请求弱者帮忙,在陌生人请求帮助时,我们可以建议他自己去找警察叔叔,因为大人不会请求小孩子帮忙。在生活常见的标记中,要教会孩子认识警徽、国旗、制服等具有代表性的标记在必要时可以保护自己。

3 改变教学观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中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家长很少参与,在一段时间一致认为,教学是教师的事情,然而,家庭的教育确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良好的个人能力和社会品德离不开三方的配合。例如,自己洗碗、洗衣服、扫地等等家务认为这不是自己的事,不尊重父母的付出。很多生活例子可以看到这样的结果即使到最后成绩很好,独立生活的能力却很差,容易轻言放弃,抗压能力弱,不利于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教师在开展生活化的渗透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合理设计教学课程,生活化的渗透教学过程就需要转变教学的观念,不仅是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课堂知识,学习传统文化。并且每个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教师要理性认识这是正常现象,通过例举生活常识极引导学生学习课堂知识。例如《锄禾》古诗的教学课堂中,现在的生活条件与过去变化很大,很大部分学生无法体会作者所讲描述的祖辈农作时节的辛劳,不懂得珍惜粮食。教师在授课时结合时节实践教学,改变传统的讲台教学,组织同学到课外学习。通过家长和同学一起的实践让同学们了解到农民伯伯夏日种植的努力劳作和辛苦,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付出,珍惜食物。在不断的引例形象化教学将社会生活的品德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周围的生活,还可以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生活常识,打破“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慨念。传统的美德是每代人之间的传承桥梁,小学生在每次与家长和教师的沟通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观,提高学生对该科学习的积极性,确立学生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4 结语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在生活实际例子具体的熏陶,让小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价值观的含义,学会善良、包容、正义等良好习惯从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小学生在社品课中学会友爱、互助、尊重等传统美德,在言传身教中教会学生知识,积累知识。

参考文献:

[1] 罗玉梅.在小学品德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做法[J].教师,2015(01):58.

[2] 金钰.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品德课中的渗透[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07):89.

[3] 李艳.品社教学生活化初探[J].考试周刊,2015(6):172-173.

猜你喜欢

引导生活化教学渗透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