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现状及对策

2018-01-10倪瑞菊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建设现状高职院校对策

倪瑞菊

摘 要: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教师的参与积极性较低、服务能力欠缺等问题,为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立足于每个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创建具有校本特色的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应明确发展中心定位、做好顶层设计,优化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运行机制,提升教师发展中心服务教师能力,校企协同建设教师发展中心,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教师发展向组织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发展中心 建设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061-02

高职院校教师的发展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美国高等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起规模迅速扩大,到60年代初,美国高校开始成立高校教师发展机构,成功促进了高校教师的发展。在我国教师发展中心起步晚、发展时间短,2011年7月,教育部提出要“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此后,各高校借鉴以往的师资培训模式,纷纷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而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更强调职业性,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完全照搬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的经验。

1 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教师发展可以从广义上理解为教师成长,也可以从狭义上看作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升[1]。教师发展是教师成长的结果。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强调产教融合,教学内容反应行业、企业最新职业动态,要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现无缝对接。当前,教师的个人能力不能完全满足职业内容变化的需求,教师的“成长性”发展需求凸显。此外,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以及新专业的开展,使得很多教师在新环境中的教学胜任能力欠缺,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已成为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2 高职教师发展中心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师发展中心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在国内高职院校发展历史可借鉴的经验比较少。目前主要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教师参与积极性较低、服务教师能力欠缺等问题,制约教师发展中心的发展,不能完全发挥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2.1 组织机构不健全

目前,虽然有的高职院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或将教师发展中心设置在人事处或教务处等某个处级部门,负责办理教师发展的常规事务性相关工作。但管理人员通常由两部门兼职,往往存在工作任务不清晰、目标不明确、人员在岗不在位等情况。教师发展中心定位与行政职能部门仍有显著区别,它没有管理执行权,应侧重于每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专注于教师教学、科研、职业实践提供服务和政策支持的服務型机构。

2.2 教师的参与积极性较低

目前,从各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运行状况来看,普遍存在教师参与度不高的状况。近年来,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不断扩增,高职教师大多存在压力大、任务繁重、疲于应付各级各类考核评比的现况,对自我职业发展要求不高,职业倦怠感明显。目前校内组织的许多培训没有统一的系统规范化管理,培训内容重复,教学资源浪费,培训效率低下。不仅如此,大多数教师发展中心的培训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忽略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教师活动参与性较低。

2.3 服务能力欠缺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缺少顶层设计,教师的实际需求无法得到真正满足,发展中心服务教师的能力欠缺。多数高职院校对于教师发展中心的性质、工作中心定位等认识仍比较模糊,运作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以往开展的教师培训大多由行政管理部门强行推出,没有系统规划,缺乏统一的专门化管理,培训工作轻过程重形式,存在一定的重复性和资源浪费现象,收不到预期效果。大多数培训的形式单一,主要以讲座讲授的方式进行,没有对教师的发展需求进行深入调研,没有了解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难以满足教师个体的差异化提升需求,难以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3 促进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对策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针对上述问题,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亟需做好顶层设计,需要优化运行机制,需要提升发展中心服务教师能力,校企协同建设教师发展中心。

3.1 明确教师发展中心定位,做好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教师发展中心的组织工作。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性质定位、工作中心、人员配比等不明确,中心的有效运作无法得到保障。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应梳理教师发展中心与教务处、人事处等部门的职责区别,明确教师发展中心定位,与相关部门形成合力,侧重于每位教师的个性化特点和专业化发展,开展具有职业特色和校本特征的在职教师教育。进一步落实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专项经费,明确教师发展成长目标,建立健全教师发展的校内激励机制,全面推进教师发展中心建设。

3.2 优化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运行机制

首先,优化教师发展中心的人力资源配制。教师发展中心应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设立专职的行政管理人员及学术研究人员,并可设兼职人员。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其次,确立全员教师培训制度的核心职能。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应承担起组织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教师培训内容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整合各部门培训需求和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开展各层次教师校内、外培训。分批做好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及发展计划,挖掘教师潜力,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有计划选派教学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到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大型企事业单位进行教学方法培训,安排他们到国内外担任访问学者,组织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会议,并把教育创新理念、优秀教学方法校内全员教师分享,以提高建设影响力。

3.3 提升服务能力

教师发展中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因此,以“服务教师”为具体实践,为教学和教师发展提供全面的帮助和支持,是教师发展中心的首要角色定位。[2]

首先,可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以“新教师—工作一年后—职业中期—职业后期”为主线,追踪每一位教师不同阶段的成长历程,了解其专业背景和个人愿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发展活动。如新进教师,教师发展中心主要是提供入职辅导、传授必要的教学技能,可通过师徒制(“传帮带”)来帮助新教师尽快习得教学技能,并有计划开展新教师规范化培训;职业中期教师发展的主要问题可包含职业发展瓶颈、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教学和科研关系等等,可组织校内专家,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开展“名师大讲堂”,讲授创新教育理念、个人发展成功经历,目的是促进学校教师内部相互学习交流、教学相长,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其次,充分利用“互联网”共享资源,开展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培训,培养高职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同时,鼓励校内年轻教师参与资源平台建设及科研活动,既有助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迅速成长,又能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发挥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第三,指导教师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帮助教师自我剖析,找准自身在工作中的角色定位,根据自己的专业结构和个性特点,尽早规划自己职业发展的短、中、长期目标。最后,提供咨询服务。咨询服务是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最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3],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专业意见的服务。

4 校企协同建设教师发展中心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辦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4]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产教融合,要求教学内容和真实环境相符合,要求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相对接。学院需加强同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发展中心可以在相关行业企业单位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定期安排不同层次的专业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参与生产,既可以学习新技术、新技能,又能了解行业企业文化与需求,注重专任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同时,行业组织作为行业发展的主体,通常也是在本行业发展的技术前沿,职业教育本身就是反映行业发展的实用型教育。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推动校企协同建设教师发展中心,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引领高职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总之,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如何从“胜任”向“专业”拓展[5],探索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立足于每个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创建具有校本特色的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打造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提升高职院校人才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小娃.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双重逻辑及改革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8(8):107-111.

[2] 肖敏莹.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高职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2):9-11.

[3] 顾卫杰,左亚旻,翁煜.美国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J].职教通讯,2016(14):78-80.

[4] 徐畅,解旭东.产教融合视角下职业教育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8(19):25-32.

[5] 徐承萍,孙小娅,薛若雯.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从“胜任”走向“专业”[J].教育与职业,2017(6):92-95.

猜你喜欢

建设现状高职院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经管类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共享探索
当前普通高中体育师资队伍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