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三国演义》对周瑜的改编与重塑

2018-01-10饶斌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改编周瑜三国演义

饶斌

摘 要:周瑜是《三国演义》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形象,作为孙权的得力助手,周瑜在联刘抗曹,安定江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周瑜也是颇有争议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其嫉妒诸葛亮的才华,屡屡欲置其于死地,饱受读者苛责。文章以史书中的周瑜形象为出发点,先对《三国演义》的改编与重塑内容进行了介绍,然后分析了《三国演义》改编的原因。

关键词:《三国演义》 周瑜 改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025-01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东南末年群雄逐鹿为背景,以文学性的笔法呈现了汉末晋初近百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历史价值。《三国演义》以历史为框架,又没有拘泥于历史,采用了“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章学诚)的笔法,对许多重要历史人物进行了文学化改编,为读者创作了大量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形象,比如“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等。周瑜是《三国演义》前半部分的重要人物,也是《三国演义》改编比较大的人物,历史上的周瑜形象与文学中的周瑜形象有着很大的差异,深入解读《三国演义》对周瑜的改编,不仅有助于我国把握历史的真相,对《三国演义》的艺术笔法的了解也有着很好的强化作用。

1 史书中的周瑜形象

有關周瑜的历史资料集中于陈寿的《三国志》以及裴松之的注中。自易中天《百家讲坛》开讲《品三国》以来,三国正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周瑜的历史形象也得到了很大的普及。从史料记载来看,周瑜是一个典型的儒帅,集中表现于以下几点:首先,精准的战略眼光。曹操统一北方后,意图征服江东,一统全国。建安十三年,曹操入荆州,兵锋直指孙权。江东内部出现了分裂,以张昭为代表的文臣极力主张降曹,认为“今日拒之,事更不顺”、“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周瑜则一针见血的指出曹操“其实汉贼也”,认为曹操南下江东是“自送死,而可迎之耶?”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为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其次,高超的军事才能。周瑜是三国时代为数不多的兼有将才、帅才的人物,既能统驭将领,进行规模较大的战争,也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三国志》中有关周瑜军事表现的记载为数不少,比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最后,独特的人格魅力。周瑜“壮有姿貌”,是古代标准的美男子,且艺术修养深厚,尤其精通音律,乃至有“曲有误周郎顾”的说法,“吴中皆呼为周郎”,加上周瑜“性度恢廓”,深受下级军士的爱戴与孙权的信任,是江东政权早期最为主要的支柱之一。

2 《三国演义》对周瑜的改编与重塑

2.1 器量狭小

《三国志》对周瑜的描述是“性度恢廓”,通俗来讲便是为人豪爽,不拘小节,是器量宏大的表现。但在《三国演义》中,有关周瑜的描写却集中于器量狭小层面,特别是在周瑜与诸葛亮的交往中,周瑜完全被刻画成一个妒贤嫉能的“小人”,书中周瑜多次企图杀掉诸葛亮以绝后患,比如要求诸葛亮偷袭曹操军粮,希望借曹操之手来杀害诸葛亮,又如以水站需要用箭为名,威逼诸葛亮签下军令状,给孙权与刘备的联盟带来了负面干扰。周瑜暗害诸葛亮的心理,既有战略层面的意图,因为诸葛亮个人能力过于出众,迟早会成为江东政权的心腹大患,但更为主要的则是嫉妒心理,并且这种嫉妒心理随着诸葛亮屡屡转危为安而愈加强烈,最终为诸葛亮三气而亡,乃至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

2.2 才略平庸

史书中的周瑜不仅雄才大略,且才干卓群,是典型的英雄人物形象,《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则才略平庸,有着很大的起伏性,时而才华出众,时而昏招迭出。就以联刘抗曹为例,作为江东阵营联刘抗曹的代表人物,演义中的周瑜并不如正史中坚定。尽管《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也具有抗曹的想法,但最终下决心则是在诸葛亮“智激”后,周瑜从抗曹的主力人物,沦为诸葛亮的陪衬,雄才大略荡然无存,不仅如此,周瑜暗害诸葛亮的一系列手段并不高明,与其足智多谋的形象有着很大的差别。比如周瑜派诸葛亮去烧曹军粮草,本意借曹操之手除去诸葛亮,却经不住诸葛亮三言两语的哄骗,竟要亲自去烧曹军粮草,以证明自己并非仅善水战而已,十足的意气用事,不具统帅应有的才能。

3 《三国演义》对周瑜改编与重塑的原因

《三国演义》对周瑜形象的改变与重塑,既是作家艺术虚构的产物,也深深受到了时代环境的影响。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英雄人物辈出。两晋继承了曹魏的衣钵,因此,史学家通常将曹魏视作正统,《三国志》虽然以国别为体,但在撰写中却有着鲜明的尊曹倾向,比如曹魏政权的曹操、曹丕均用本纪,而刘备、孙权则用列传。唐代以来,史学家的史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刘备政权的正统性得到了民间的认可,苏东坡有“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种历史观必然会影响到罗贯中的文学创作,使尊刘成为主题,不在刘备阵营的人物自然会出现负面化的倾向。且从《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模式来看,突出重点人物、主要人物是最为基本的创作路径,而诸葛亮则是重点人物中的重点,为了更好地刻画诸葛亮多谋善断、学究天人的形象,罗贯中主动地将周瑜作为诸葛亮的陪衬,矮化周瑜的人格魅力与才华,导致文学形象严重偏离历史形象。

4 结语

周瑜作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一直以来,历史形象都受到了文学形象的遮盖与掩蔽。作为历史人物的周瑜是一个器量宏大、才干卓群的英雄人物,是江东政权草创期的中坚,而作为文学人物的周瑜则是器量狭小,才具平庸的负面形象。由于《三国演义》通俗易懂,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导致文学形象深入人心,现代以来,受电视剧的影响,周瑜形象逐渐被顶格化,三气周瑜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此种现象的出现和罗贯中的改编与重塑有着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孔智恒.论《三国演义》中周瑜形象的悲剧性[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23-27.

[2] 靳梓艳.由周瑜论《三国演义》的虚与实[J].名作欣赏,2015(27):121-122.

[3] 谈婷婷.试论《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形象[J].现代企业教育,2013(20):244.

猜你喜欢

改编周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一气周瑜(二)
一气周瑜(一)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周瑜『折节容下』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