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初探

2018-01-10暴爱国

科技传播 2017年22期
关键词:新媒体素养

暴爱国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让当今世界跨入了新媒体时代。由于新媒体的话题设置、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新媒体也正在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汇聚的平台。这就要求作为新闻资讯发布的编辑者和把关人的新媒体编辑,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基本素养,才能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履行好主流媒体的职责使命。

关键词 新媒体;编辑;素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99-0001-02

进入新世纪以来,媒体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在最新数字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对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造成巨大冲击,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和方式。同时,新媒体对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基本素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新媒体编辑,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话题。

1 新媒体的崛起及其特点

纵观媒体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种媒体形态,总是跟产生它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科技进步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农业时代产生了精英媒体,工业时代产生了大众媒体,而如今,在互联网科技的催生和驱动下,将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从边缘推向主流,可以说,人类已经迎来了新媒体时代。

之所以称为新媒体,自然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或者说旧的媒介形态而言。在现阶段,新媒体的核心是数字式信息符号传播技术的实现,使其表现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和延伸,具体地讲,新媒体应当包括智能手机、数字电视机、数字电影、车载移动视频、户外高清视频、博客、播客等。因此,新媒体也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新兴的媒介形态。

通过对新媒体的研究我们发现,它是利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即受众)提供音视频、语音数据、远程教育等交互式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式。新媒体又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新媒体最突出的特点是逾越了媒介与媒介之间的“鸿沟”,实现了跨时间、跨地域、跨行业的及时快捷传播,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接受新闻资讯的心理诉求和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要。同时,新媒体还具有用户(即受众)选择性增多、表现形式多样、个性化突出、互动性强等特点。

2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异同

我国在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至今已有20余年。20多年来,互联网改变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民生等的方方面面,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媒体、传播报道自然也在其中,并且影响深远。

而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在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上,大体上也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媒体在自身品牌基础上建设网站,开始涉足互联网,处于“你就是你,我就是我”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发展,主要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打造自身品牌,即进入“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无缝链接、完全融合,做到“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相较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从传播内容上来说,不仅可以传播文字,也可以传播声音和图像;在传播过程上,既可以通过流媒体方式线性传播,也可以通过存储、读取方式非线性传播;在传播状态上,由传统媒体单向式的一点对多点变为互动式多点对多点,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参与者和制造者。

3 新媒体编辑面临的任务和要求

如今,互联网对于我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仍在不断持续加深,移动互联网已成为更年轻、更重要的舆论阵地。尤其是新媒体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的同时,也加剧了思想、观点、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网络正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汇聚的平台。

作为新闻资讯发布的编辑者和把关人,新媒体编辑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新型主流媒体在宣传思想舆论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履行好主流媒体的职责使命,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这既是新时代赋予新媒体编辑的职责和使命,也是新媒体编辑面临的任务和要求。

与此同时,在众声喧哗、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当下,更要求身处舆论宣传最前沿的新媒体编辑要有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的担当精神,旗帜鲜明地传播主流声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直气壮地批驳错误观点,努力成为传播网络正能量的主力军,把自己锻造成真正熟谙网络传播规律、善于运用网络媒体、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新闻工作者。

4 新媒体编辑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

上述可见,新媒体编辑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始终处于把关人的位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同时表明了编辑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与编辑意识,才能胜任和做好新媒体的新闻编辑和传播工作。

4.1 政治理论素养

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传播活动中反映一定阶级的意志,维护一定阶级的利益,为一定阶级服务。新媒体编辑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每一则对客观事实的报道,无不融进了编辑的主观态度,而其背后关联着的则是政治。在新媒体上看似转瞬即逝的新闻,其对社会的影响往往不可估量。在当前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的环境下,新媒体编辑更需加强自身政治理论修養,提高政治理论素养,自觉地培养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洞察力。在编辑工作中,要始终从政治大局出发,保持政治上的清醒,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4.2 新闻职业素养

新闻职业素养是新闻编辑工作的基础。作为新媒体编辑,同样需要具备良好的新闻职业素养。面对网络世界的海量信息和实时变化的大千世界,如何能拨云见日、去伪存真,及时发现和鉴别有价值的新闻资讯,并以用户(即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予以编辑和刊播,需要新媒体编辑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敏感。现实工作中,新媒体编辑普遍年轻,充满干事创业的活力和激情,但又大多缺乏经验,因而容易遇到失误与风险,也比传统媒体编辑更多地受到市场化的影响和主导。这些都要求新媒体编辑有执著的新闻理想、高尚的职业操守、精湛的业务能力,以及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的工匠精神。endprint

4.3 专业知识素养

如今,我们生活一个信息极其丰富多彩的时代,人类的知识呈爆炸式增长。新媒体编辑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新闻编辑工作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据有关资料显示,现在全世界每分钟都有一本新书出版,可见信息量之广、信息更新速度之快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新媒体编辑除应具备政治理论素养和新闻职业素养之外,还应该涉猎文学、历史、经济、科技、体育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不断用人类最新的文化知识成果充实自己、提高能力、提升素养。

4.4 媒介知识素养

新媒体是以互联网、卫星网络、移动通讯等作为运作平台的媒体形态,科技水平的发展进步会源源不断地给予新媒体新的变化和新的生命。现在的科学技术可谓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媒体传播技术和采编手段也就更加多样化。为此,新媒体编辑要以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钻研媒体新业务、掌握融合新技能,不断为自己“充电”“输血”“换脑筋”,而且要善于主动接触新事物,熟练应用各种网络媒体和社交软件,学会使用功能不斷完善的各种高科技设备和工具,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媒介编辑的需求,做新媒体采编和传播的“全能型”“多面手”。

4.5 创新能力素养

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产生新思想、认识事物的能力,即通过创新活动、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性成果的能力。新媒体本身就是不断创新的媒体,它具有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优点于一体的特性,突破了其它媒体的局限性,跨越了地域的限制,延伸了传播范围。如果没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能力,新媒体编辑就很难适应每时每刻都在发展变化的媒体形势。新媒体编辑尤其在要工作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一种内在素养,进而体现在对每一条信息、每一则新闻的编辑处理上面。

5 结论

新媒体编辑的工作在于让用户(即受众)了解最及时、最全面、最鲜活的新闻资讯,在新时期,新媒体编辑更应该加强对综合能力的培养。只要具备以上几种基本素养,新媒体编辑的工作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就能够在工作中“胸怀大局、把握大势、因势而动、顺势而为”,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

参考文献

[1]何文光,刘李杰.试说新媒体编辑记者的能力要素[J].军事记者,2016(12):43-44.

[2]周岩森.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再定位[J].新闻爱好者,2011(6):139-140.

[3]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媒体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五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六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