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关联规则的妇科调经方用药规律研究

2018-01-1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23期
关键词:菟丝子月经不调月经

1.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 广州 510700

基于关联规则的妇科调经方用药规律研究

林洁珊1,2陈艳芬1*

1.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 广州 510700

目的运用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妇科调经处方进行挖掘性研究,结合中医药理论探讨其用药配伍规律。方法收集该院妇科月经不调处方500例,利用IBM SPSS Modeler14.1数据挖掘软件,运用关联规则分析方法中的Apriori算法对核心药物进行挖掘性研究。结果治疗月经不调500张处方中,涉及中药共278味,使用频次为6500次;其中使用频次在15次以上的中药 92味、频次5687次,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物2项关联8条,3项关联35条,4项关联10条,5项关联3条。结论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初步总结该院治疗月经不调的用药规律,结果与中医理论一致,对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月经不调;数据挖掘;关联规则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据挖掘”技术应运而生,它对中医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深入、准确、快速地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知识,更好地为中医的临床实践和科研服务。本研究主要针对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处方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为中医妇科临床实践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1 资料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医门诊治疗月经不调处方共500张。所有处方的疾病诊断标准均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和《中医妇科学》[2]。

2 方法

2.1 数据预处理 参照《中药学》[3],规范药物名称并对药物进行分类。

2.2 数据分析 应用Excel数据软件建立月经不调用药的数据库,利用IBM SPSS Modeler14.1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和关联分析,运用关联规则分析方法中的Apriori算法[4]对核心药物进行挖掘性研究,结合中医药理论探讨其用药配伍规律。设定支持度为≥10%,置信度≥80%。

3 结果

3.1 频数统计 治疗月经不调500张处方中,涉及中药278种,用药总频次为6500次;其中使用频次在15次以上的中药92味,频次5687次。其中前50味中药使用频次及其频率分布情况见表1。从表1可知,中医治疗该病的主要核心单味药位居第1位为菟丝子,使用频次310次,占方频率62%,第2位为熟地黄,使用频次266次,占方频率53.2%,第3位为桑椹,使用频次为226次,占方频率为45.2%。

表1 治疗月经不调用药前50味中药使用频次、频率分布情况

3.2 中药类别分析 参考《中药学》,对使用频次大于15的92种中药进行归类统计,共分为15类,如图1所示。药物种类使用在前5位的中药分别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收涩药、祛风湿药。

3.3 关联规则分析 设定支持度为≥10%,置信度≥80%,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物2项关联8条,药物3项关联35条,药物4项关联10条,药物5项关联3条。见表2~表5。

表2 药物2项关联

表3 药物3项关联

表4 药物4项关联

表5 药物5项关联

4 讨论

4.1 频数统计 频数统计结果显示,使用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依次为菟丝子310次、熟地黄266次、桑椹226次、桑寄生169次、当归154次、沙苑子146次、生地黄142次、枸杞子133次、白芍127次、益母草127次,这些药物多具有补肾、活血、补血、调经的作用。其中以菟丝子、熟地黄、桑椹使用频次位居前三,分别属于补虚药中的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黄玉华[5]等在研究蔡连香从“冲任”论治妇科疾病的用药规律显示,有一半以上处方用到菟丝子(64.3%),而在本研究当中菟丝子使用频率也达62%,因其味甘性平,不温不燥,既能补阳又能补阴,乃平补肝、肾、脾三经良药,具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补脾止泻,明目,止渴,安胎之功,所以在月经调节用药上占优势,药理作用研究[6]表明其有效成分菟丝子黄酮可促进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提高垂体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反应性,促进卵泡发育,从而提高应激大鼠雌二醇、黄体酮的水平。吴晓丹[7]等从《傅青主女科》调经分析,在经期异常时多使用熟地、当归、白芍等药以养血固本为主。闫颖等[8]指出金季玲教授在治疗月经病时,常用补肾养血之品,并注重肝、脾、肾三脏的调养。从本研究中的核心药物使用情况可以看出,治疗月经不调用药时多注重补肾、疏肝、健脾、补气、养血,这与中医调经理论相一致。

4.2 药类分析 中药类别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月经病常用药物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药为主,名老中医韩冰教授[9]在治疗月经过少时也多用补虚、活血、清热、理气之品。从图1可知,补虚药使用频次为2849,使用频率为43.83%,说明在治疗月经不调时,应注重补虚药的使用,因补虚药除具有补虚的作用外,还具有扶正祛邪的功用,与他药配伍,保护正气,顾护其虚。

活血化瘀药是以通畅血行、消除瘀血为主的一类药物,若瘀血内留则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病。这类药物常常与温里药、理气药、补虚药等配伍,从而兼顾标本,如表2中的当归-川芎配伍。川芎,《本草纲目》谓之为“血中气药”,是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长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而当归是补虚药中的补血药,长于补血调经,活血止痛。两药合用,增强其活血调经的作用,既补血又活血,是四物汤经典的配伍组合[10]。

清热药在月经不调的使用中主要以清热凉血药为主,其中以生地黄使用频次最高,其次是赤芍。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在治疗血热型的月经不调,如经期延长、月经过多等,辅以清热凉血药,以清除血中之郁热,起到良好的疗效。此用药方法与中医治疗血热型月经不调常用中药切合[2]。

4.3 关联分析 从表2~5的关联规则分析可以看出,在治疗月经不调时常用的药对组合为川芎-当归、沙苑子-菟丝子、山药-菟丝子、覆盆子-菟丝子等,体现了其治疗月经病的原则:①调理气血,滋养冲任:“川芎-当归”是为“四物汤”之血中动药,国医大师刘尚义[11]在治疗月经不调用药时常用“当归-川芎”补血活血为主配伍其他药物;②滋养肝肾,固肾涩精:桑椹-菟丝子、覆盆子-菟丝子;③补益肝肾,助阳固精:沙苑子-菟丝子、淫羊藿-菟丝子;④健脾补肾,调理冲任:山药-菟丝子。在治疗月经不调时注重补肾,体现了“肾为先天之本”之说。岭南罗氏[12]在治疗月经病时强调以肾为核心,倡导肾-天癸-冲任-子宫轴在月经调节中的作用。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本,肾阳不足,气化失常,命门火衰,以致不能温养胞脉,出现月经后期等。肾阴为人体阴液之根本。肾阴亏虚,虚热内伏冲任,迫血妄行,可见月经先期、崩中漏下等。精血同源,肾精不足,冲任血虚,血海不能按时而溢,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及经断前后诸症[13]。总而言之,月经产生的过程中以肾为主导,注重补肾药的使用,与调经理论相符。另外,临床在运用补肾药的同时配伍补血药和补气药的使用,如熟地黄、当归、白芍、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等药健脾益气补血养血,体现了“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之说。

本研究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的方法对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处方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找出月经不调疾病治疗中常用的药物配伍与药物间的强关联规则,以及用药中的核心药物。与传统的挖掘古方医书、医案有别,结合医院实际处方进行分析研究,更能直观地反映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和用药需求,更具实用价值,而且所得结果与中医药理论相符,可作为传统知识总结的补充与参考,并为中医妇科临床实践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但由于数据的局限性,本研究未能更深入地、多方面地展开数据分析,希望在今后可以继续完善和补充。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2]马宝璋.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2-80.

[3]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4]薛薇.基于SPSS Modeler的数据挖掘[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380-396.

[5]黄玉华,李园白,杨阳,等.蔡连香从“冲任”论治妇科疾病辨证用药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24(3):91-95.

[6]柯江维,王建红,赵宏.菟丝子黄酮对心理应激雌性大鼠海马-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性激素受体的影响[J].中草药,2006,37(1):90-92.

[7]吴晓丹,张林,白晶,等.基于系统论浅析《傅青主女科》调经方剂用药配伍规律[J].中医药信息,2011,28(4):154-155.

[8]闫颖,张晗,金季玲.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金季玲教授治疗月经病用药规律[J].世界中医药,2015,10(3):370-373.

[9]王雅楠,马悦,宋殿荣,等.基于数据挖掘的韩冰教授治疗月经过少用药经验[J].天津中医药,2015,32(5):268-270.

[10]王玥.四物汤证治规律理论研究[D].郑州:河南中医药大学,2014.

[11]唐东昕,杨柱,金露露,等.刘尚义治疗月经不调用药规律数据挖掘[J].中医杂志,2016,57(12):1019-1021.

[12]朱玲,郜洁,罗颂平.岭南罗氏妇科调经特色浅析[J].环球中医药,2015,8(7):777-779.

[13]何云.月经不调中医证候规律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

StudyontheMedicationRegularitywiththePrescriptionsofGynecologicalMenstrualRegulationBasedonAssociationRules

LIN Jieshan1,2CHEN Yanfen1*

1.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2.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7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gularity of the prescriptions of regulating menstruation in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by using the method of association rule analysis, combining with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ethods500 prescriptions of gynecological irregular menstruation in this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and the data mining software of IBM SPSS modeler 14.1 was used to study the core drugs by using Apriori algorithm in association rules analysis.ResultsIn the treatment of 500 prescriptions, the total number of Chinese herbs was 278, and the frequency of use was 6500 times. Among them, 92 Chinese herbs with frequency of more than 15 times and frequency of 5687 were used, Through the association rules analysis, we found that 8 pairs of herbs, 35 associatedrules for three herbs, 10 associated rules for four herbs, and 3 associated rules for five herbs.ConclusionUsing the method of data mining to summarize the law of the treatment of irregular menstruation in this hospital,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clinical medication.

Menstrual Disorders; Data Mining; Association Rules

林洁珊(1985-),女,汉族,在职研究生,主管中药师。E-mail:yilin03@126.com

陈艳芬(1977-),女,汉族,博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中药新药药效及安全性评价。E-mail:xwnai@163.com

R289.53

A

1007-8517(2017)23-0004-04

2017-10-30 编辑:程鹏飞)

猜你喜欢

菟丝子月经不调月经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菟丝子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分析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男人的护腰好物——菟丝子茶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分析
Las semillas de cuscuta y la lisimaquia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