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心理危机学生的社会工作介入

2018-01-09赵晓晗林川刘航宇

青年时代 2017年36期
关键词:心理危机社会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赵晓晗+林川+刘航宇

摘 要: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群。高校在应对心理危机学生时,传统的干预模式和方法有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要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和改革。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学科,与心理学联系紧密,本文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研究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时怎样用社会工作的方法进行介入。

关键词:心理危机;高校;社会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展迅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趋于多样化。但是,高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依然呈上升趋势。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

近年来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新的专业在我国逐渐发展,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工作理念及方法具有相似性和互补性,本文将探讨如何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介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弥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足。

一、高校心理危机学生的介入

(一)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现状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其面临着更多机会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速时期,且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成熟度还不足以应对外界的种种压力和打击,因此在大学期间,其心理问题比其他任何时期都表现的更为突出。

大学生心理危机主要有以下几类问题:第一,适应性问题,大一新生刚入学时,会遇到生活环境、学习方法、交往方式等种种打的改变,在这一系列重大变化下,大学生很容易出现多种适应不了而引发的心理问题;第二,学习问题,大学生主要以学习为主,其在学习上会遇到考试焦虑、所学专业不喜欢及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难度大等问题;第三,人际交往问题,大学实行集体住宿生活,而现代大学生个性独特,在人际交往中冲突明显,尤其在宿舍关系中矛盾冲突更加明显;第四,恋爱问题,中学时期大多数学生被禁止恋爱,据调查,来到大学后,许多学生的第一目标即是谈恋爱。但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会导致其不能承受恋爱中的矛盾冲突或失恋等问题带来的伤害;第五,就业问题,社会竞争的激烈与残酷,让许多大学生面临者毕业即事业的问题,因此,临近毕业季,会引发许多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焦虑情绪或其他负性情绪。

(二)高校应对心理危机的模式及不足

1.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采用“学校(心理中心)—二级学院(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三级或更多层级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网络。学校作为一级网络,主要对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确定高危人群,重点监控、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学生主动实施干预;二级学院为二级网络,通过学院兼职心理老师或辅导员及时了解、反馈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班级为三级网络,班级心理健康委员深入到学生当中,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发行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并上报。这种网络模式与学生工作系统的框架相匹配,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2.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上述模式已在各高校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上令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但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班级心理委员是该网络模式的最基础的环节,他们深入学生群体之中,需要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发现和识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帮助他们初步解决问题。但是他们由于自身专业能力限制,不能及时发现哪些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或者帮助同学初步解决问题[1]。

第二,学院兼职心理老师及辅导员是二级网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但其日常工作复杂且任务繁重,很难在心理危机学生的干预工作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存在不能及时解决心理危机学生的问题。且部分辅导员并不是心理学或心理学相关专业,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能专业有效地处理问题,这些都是二级网络自身存在的问题。

第三,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作为该模式的顶层环节,承担者解决干预心理危机学生的重要任务。但是,一般学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心理老师人数有限,不能全面兼顾全校学生。因此,专职心理老师工作量大,无法保证有充足的实践和精力去做好该工作。

虽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不断广泛开展,在大多数学生已以树立起心理健康意识,但是,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还是存在部分学生对心理问题、心理疾病有一些错误的认知。因此,有部分需要帮助的学生仍把自己有心理问题当做丢脸的事情,不主动地寻求专业支持,不能有效地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导致出现严重精神疾病、自杀、伤害他人等严重后果。这种现象表明,由于心理咨询的不主动性原则,个体心理咨询只局限于主动前来咨询的同学和辅导员、心理委员推荐来的同学,对于存在问题却不主动求助、隐瞒自己问题的学生,很难及时发现和干预。这也是学校心理咨询中存在的不足之处[2]。

二、社会工作介入心理危机学生干预工作的可实施性

(一)社会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一致

社会工作的工作理念坚持“助人自助”,其理论是由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综合发展而来。因此,社会工作是从多重角度去审视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综合心理学中多种理论流派的观点来开展工作。

(二)社会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切合

社会工作的目标旨在帮助存在困难的个体、群体解决问题,为有困难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和帮助,促进个体或群体潜能的发挥及能力的提高,最终使其恢复自我能力,有能力处理和解决问题。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协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德智体得到全面的发展。由此看来,社会工作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从根本具有一致性,都是通过一系列办法帮助求助者,并让求助者问题解决且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endprint

三、社会工作介入心理危机干预

(一)理念的介入

1.人在情境中的理念

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个体,研究一个人必须将个体放到其所处的环境中,即他的家庭、学校、工作场地等。重视个体的环境和环境间各要素的关系。即人在情境中,人受到环境压力和人与人之间彼此冲突的影响和困扰,因此要用系统的方法去分析情境中人的行为。这种理论是对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方法的弥补。心理危机干预中,学校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心理状况,着重从学生个体入手,关注个体心理的变化和改善。

2.优势视角理念

优势视角是指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意味着应当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这一视角强调人的内在能力,强调即便是最脆弱、被社会所遗弃的人都具有内在的转变能力。优势视角重点关注个体的优势、潜能和成绩,且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各自的优势,社会工作者应该重点帮助个体去发掘自身的优势和能力。该理念也是对心理危机干预方法的补充, 让高校心理咨询师或辅导员在对待心理危机学生时,看到学生优秀的一面,不要忽视学生的潜在能力。

(二)工作方法的介入

1.社会工作个案的方法指导和补充高校心理危机学生的应对方法

高校对于心理危机学生的处理方法一般从基层(心理委员、辅导员)处理,问题严重的转交于学校心理中心,再通过心理咨询解决,更加严重的需要转介到医院治疗。在这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重视从学生的心理问题入手,了解其问题根源并帮助解决。但这种解决方式可能只帮助其解决现阶段的问题,其心理根源问题很有可能再次复发;或出现心理咨询时程太长,學生问题没有明显的改善等问题。社会工作个案工作可以介入高校心理工作过程中,通过个案工作中解决者与求助者双向互动的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发掘出其自身内在的潜力,使其有能力自主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在行动中真正自立自强、远离心理危机[3]。

2.小组工作方法的介入

团体心理辅导与小组工作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高校中团体心理辅导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高校中团体心理辅导一般以班级为单位,目的多为消除班级同学间的陌生感和增强班级凝聚力。心理危机学生通过这种类型的团体心理辅导一般无法解决其问题。社会工作小组工作相似却又不同于团体心理辅导,在小组工作中,参与人数是有限的而且一般保持在15人左右,小组的主持人不同于团体心理辅导的主持人,其身份更加多重,如调停者、支持者、促进者、协商者等与小组成员充分互动,彼此都从中获得经验,改善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帮助个体改变不良行为,激发个人潜能,最终达到小组中各成员健康成长的目的[4]。

3.社区工作方法的介入

可以采用社区工作方法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把学生所在宿舍、班级、社团等构成的系统作为心理危机学生的“社区”,在社区中与学生一起寻找引发心理危机的诱因,并通过社区中的有效资源来协助其解决危机问题。良好的社区环境有助于让心理危机学生更好地融入,找到自我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消除引起心理危机的不良刺激,使其更好地度过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白煜.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电力教育,2010(21).

[2]张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8).

[3]高梅书,高松燕.小组工作介入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实务探析——以南通大学“一米阳光”新生成长小组为例[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09).

[4]丁志强,唐继红.社会工作视角下顶岗实习期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社会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