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生活化”的课堂

2018-01-08李明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生活化课堂

李明

摘 要:对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进行了探究,语文与生活有紧密联系,要想把生活引入语文课堂,并用语文知识指导生活,教师应该做到:学会观察,发现生活;创设情境,体验生活;课堂探究,理解生活;应用语文知识,回归生活。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生活化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即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使语文成为自己的一种内在需要、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教学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同时语文是语言的重要载体,语言的交流沟通功能能帮助人们认识、感悟、改造生活,因此语文是来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针对语文的教学也应该实现生活化。

要想实现“生活化”的课堂,要想把生活引入语文课堂,并用语文知识指导生活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学会观察,发现生活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把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融合起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首先要学会观察,发现生活。特别是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感到无事可写,作文空洞枯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只有认真观察、发现生活,才能在平凡的生活琐事中发现新意。很多经典名著都是源于对生活的认真观察和琢磨,文学家通过后天努力发现生活之美,弥补天生文笔上的不足,创作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优秀作品。[1]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如,在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教材中,要求学生以“美的瞬间”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人物行为、事件,也可以写景色。要想抓住并写作“美的瞬间”,就要认真观察生活细节并认真思考,使作文写出深意、新意。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公交车上让座、清洁工工作等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写作三四百字的一段话。学生为了达到字数要求,写出更多的内容,就会认真观察图片。然后教师再展示范文,引导学生补充他们之前没发现的细节,总结归纳观察方法。最后让学生按照这种观察方法观察生活细节,写出“美的瞬间”。学生就会发现通过认真观察生活,他们有很多可写的东西,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创设情境,体验生活

在语文教学中,会遇到晦涩难懂、难以捉摸的知识点和文章。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机智,能把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具体,挖掘出表象背后的深意。教师可以采用“分步教学法”来引导学生挖掘出文本的深层信息,即把一个文本分成几个层次,让学生逐层阅读、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营造具体的生活情景。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获得对文本的深层体悟。

创设的生活情景与文本实现合理衔接的同时,还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紧密联系,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提高其认知水平,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初中语文课堂主要通过故事、竞赛、视频、游戏等方式创设生活情景。[2]如《社戏》主要写了江南水乡的风景美、人情美,教师一方面可以结合文中小伙伴偷豆、煮豆的描写,引导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童年趣事。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中童真童趣的体会理解,还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向往之情。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与江南水乡有关的视频或图片,使学生体会其风土人情和生活气息,引起学生对这篇课文的

兴趣。

三、课堂探究,理解生活

我们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初中语文课堂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自学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创新丰富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扮演指导者、评价者的角色。课堂探究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供一些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性的话题供学生讨论。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探究中。通过对具体鲜活生活情境中问题的探讨,潜移默化地理解掌握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如《背影》这篇课文,主要是以父亲背影为切入点来写浓厚的父爱。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对照课文设计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探讨。文中通过父亲买橘子的小事来展现父爱,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小事体现了父母的爱。文中以背影为切入点描写父爱,可以让学生讨论,如果自己要写一篇歌颂父爱、母爱的文章,想以什么为切入点。文中的父亲在送“我”去车站时,讲价钱、嘱托茶房是出于爱心,当时的“我”却不能体会,到如今才意识到并自责不已。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是否也有过这种经历。最后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谈谈对父爱母爱的理解。这种方法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情感的理解,还会使学生受到教育感恩父母的爱。在语文学习中也会主动联系生活探究问题,培养其主动探究、自学的精神和能力。

四、应用语文知识,回归生活

将生活引入语文课堂,能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同时语文课堂中获得的知识也能指导生活,这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因此语文教学要回归生活,语文教材的编写、具体教学、考核评价都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回归生活,引导學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3]如《看云识天气》主要讲了根据云的形状和特征能推测天气。这是一篇说明文,文中运用的说明手法主要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教师除了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知识,使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能在生活中独立阅读这种体裁的文章,还要用多媒体展示文中不同种类云的图片,这不仅具体直观地展现了课文内容,也会使学生联想起生活中出现的云,并推测其天气。这种活学活用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在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还指导了日常生活,使学生意识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道德情感快速发展的阶段,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作用,通过对学生的陶冶、熏陶,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生所处的年龄特征使其对身边的事物更感兴趣,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而要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参考文献:

[1]王大伟.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109.

[2]张月红,闫艺,王晓峰.浅谈中学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J].魅力中国,2016(19).

[3]田雪梅.中学语文课堂:“生活化”的课堂:浅析“随时将生活引入语文课堂”[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7):236-237.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生活化课堂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