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2018-01-08曹小彤徐翠荣王静静

护理学报 2017年23期
关键词:合并症心衰心功能

曹小彤,徐翠荣,王静静

(1.东南大学 护理系,江苏 南京 210009;2.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护理部,江苏 南京 210009)

【研究生园地】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曹小彤1,徐翠荣2,王静静1

(1.东南大学 护理系,江苏 南京 210009;2.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护理部,江苏 南京 21000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生活质量得分>30分的患者作为病例组,生活质量得分≤30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各120例。采用病例对照方法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近1年因心力衰竭住院次数、心功能分级、焦虑、呼吸困难、合并症是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而自我护理能力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针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积极干预,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慢性;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具有患病率高、花费高和预后差的特点,是目前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截止到2013年全世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下简称慢性心衰)已达到6 170万人,其中55%患者处于严重阶段[1]。临床上许多患者在短期内反复发作入院,导致心功能迅速恶化,极大地降低了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国内的研究热点,但现存的干预措施主要来自临床经验,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主要由于国内针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且多为较笼统的研究,缺乏深入的、具有针对性的回顾性研究。本研究通过探讨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干预计划提供指导,提高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病例组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心衰诊断治疗指南》中,对心衰的诊断标准[3];(2)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 (Minnesota living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进行调查,生活质量总得分>30 分的患者[4-5];(3)年龄 18~80 岁;(4)能理解普通话,沟通无障碍,同意参加本研究者。对照组人群按病例组的年龄、性别进行频数匹配,选择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得分≤30分的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1)当前非常虚弱的健康状况;(2)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3)文盲。最终纳入研究的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各120例。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批准号:2015ZDSYLL050.0),调查时研究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资料:采用经研究者导师所在团队论证和预调查后修改制定统一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以及心力衰竭知识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LVEF值、近1年因心力衰竭住院次数、医疗费用方式、家庭月收入、是否装有支架、合并症、心力衰竭教育情况。

1.2.1.2 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该量表包括身体领域8个条目、情绪领域5个条目和其他领域8个条目,共21个条目;各条目采用0~5分6级计分法,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差,得分越低则生活质量越好;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96,量表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505~0.875[6]。

1.2.1.3 社会支持评判量表:由湖南医科大学肖水源设计[7],其信度为0.89~0.94,该量表共有10个条目,用于测量个体的社会支持度,每个条目得分为0~100分,总分为10个条目评分之和,总分越高,社会支持度越好。

1.2.1.4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该量表用于评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共包括 14个条目,分为焦虑和抑郁2个亚量表,该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79[8]。采用0~3分Likert 4级计分法。评定标准:焦虑总分11~21分代表可能有明显焦虑症状,8~10分代表可能或“临界”焦虑,0~7分代表无焦虑症状;抑郁总分11~21分代表可能有明显抑郁症状,8~10分代表可能或“临界”抑郁,0~7分代表无抑郁症状。

1.2.1.5 心衰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elf-care of Heart Failure Index,SCHFI):是由 Riegel等[9]开发的,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656,量表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1.0。量表得分为0~100分,总分越高说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高。

1.2.2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制定统一的填写说明,对所有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本研究的调查者为护理研究生。选择下午护理操作相对较少的时段进行调查。问卷填写采用一对一指导,所有问卷当场填写,经调查者检查核实无漏项后收回,有效回收率100%。对于患者不清楚的内容,调查者通过查阅病例进行补充。

1.2.3 质量控制 随机抽取5%的病例和对照进行复查,以检查调查结果的一致性。全部资料经逐一审核验收后,确定无误,进行编码,录入问卷资料并进行质量控制。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0录入数据,使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P<0.05的变量,然后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值及95%CI,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近1年因心力衰竭住院次数、心功能分级、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焦虑、呼吸困难、水肿、医疗费用方式、是否装有支架、合并症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教育情况、LVEF值、抑郁、家庭月收入及病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2 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为了控制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将上述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10个因素引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赋值情况见表2。采用逐步向前法,以0.05作为引入变量的显著性水准,0.10作为剔除变量的显著性水准。近1年因心力衰竭住院次数、自我护理能力、心功能分级、焦虑、呼吸困难以及合并症是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详见表3。

表2 变量设置与赋值

表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n=240)

3 讨论

3.1 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1.1 近1年因心力衰竭住院次数 研究结果显示:近1年因心力衰竭住院次数是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钱海兰等的研究结果一致[10]。因心力衰竭恶化反复住院给患者身体和经济均造成压力和负担[11],容易引发不良情绪,增加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患者对抗疾病自信心受挫,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临床工作中,护士可以通过帮助患者制订自我管理计划,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情绪变化,并及时给予心理指导,帮助患者从心理上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念,提高遵医行为,促进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临床症状,减缓心力衰竭的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3.1.2 自我护理能力 自我护理能力是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保护因素。这与贺婷[13]的研究结果一致,在其研究中将慢性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各分量表分别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和总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自我护理信心与生活质量存在相关性。自我护理能力高的患者,掌握了心力衰竭疾病相关知识和技能,可以有效地监测自身症状,当出现症状时能及时采取措施,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有效控制心衰的发展,增强了对抗疾病的自信心,因此生活质量较高。但钱海兰等、肖米新等[14-15]指出,目前我国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普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医院和社区护士应积极开展促进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项目,例如同伴支持、延续性护理等,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技能自我护理能力。

3.1.3 心功能分级 本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功能分级是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Heo等[16],倪芳等[17]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心功能分级与生活质量总分之间相关显著(r=0.55,F=29.667,P<0.05)。 可能是由于心功能恶化后,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更加明显,如出现夜间端坐呼吸困难,严重水肿等,使得患者饮食、体力活动更加受限、心理状态也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应具有针对性,在对心衰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心功能状况制定科学合理安全的运动计划,指导其进行康复运动,尤其加强对心功能较差患者的干预和指导,以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1.4 焦虑 本研究结果显示:焦虑是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夏文芳的研究结果一致[18],但与吕蓉等研究结果不一致[19]。目前,对于焦虑情绪影响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推测其可能的原因为心力衰竭患者伴焦虑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交感神经系统功能过度亢进,进而加快心率、收缩血管,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并可导致心率变异性异常等[20]。此外,伴有焦虑的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心理负担较重,依从性往往不佳,患者常规治疗效果差,从而导致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较差。有报道指出中国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的发病率高达40.1%,远高于国外,并且焦虑的发病率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21-22]。

3.1.5 呼吸困难 本研究结果显示:出现呼吸困难症状的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的风险是未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患者的2.3倍。这与孟珠的研究结果一致[23],在其研究中,将慢性心衰患者呼吸困难得分与生活质量总分、身体领域得分和情绪领域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患者呼吸困难越严重,患者生活质量越差。一方面可能由于日间的呼吸困难直接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导致患者耐力下降,产生疲乏感;夜间端坐呼吸影响患者睡眠,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呼吸困难作为一种不愉快的体验,可以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如焦虑、恐慌等,对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此外,呼吸困难频繁发作需要患者卧床休息,而长期卧床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便秘、压疮、肺部感染等,进一步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4]。

3.1.6 合并症 合并症是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Chu等[25]认为合并症少的慢性心衰患者与合并症多的相比,生活质量相对较高。可能由于慢性心衰患者常需服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全、贫血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疾病的患者,需要根据合并症的情况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影响了用药的规律性和依从性的养成。此外,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脑血管病等合并症对慢性心衰患者机体、心理、生活(饮食、运动、睡眠等)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在实践中,护士应及时做好随访工作,告知患者合并症对药物治疗的影响,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参与用药和合并症的自我管理,提高患者自我监测能力,降低合并症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3.2 对策建议 临床工作中,医护工作人员应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因地制宜地为患者提供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要缓解患者症状,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出现不良情绪时,要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对于出院患者,医护工作人员应鼓励其积极参与到社区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管理中,通过多元化的社区疾病管理活动,不断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1]Maggioni A P.Epidemiology of Heart Failure in Europe[J].Heart Failure Clinics,2015,11(4):625-635.DOI:10.1016/j.hfc.2015.07.015.

[2]胡爱英,张泽萍,仲罕婷,等.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73-375.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7,35(12):1076-1095.

[4]吴长丽,赵跃武,唐 丹.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11):861-863.DOI:10.16386/j.cjpccd.issn.1004-6194.2016.11.020.

[5]Borland M,Schaufelberger M,Cider A.Training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J].Lakartidningen,2015,112.

[6]Riegel B,Moser D K,Glaser D,et al.The 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Sensitivity to Differences and Responsiveness to Intervention Intensity in a Clinical Population[J].Nurs Res,2002,51(4):209-218.DOI:10.1097/00006199-200207000-00001.

[7]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8]Herrmann C.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with 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A Review of Validation Data and Clinical Results[J].J Psychosom Res,1997,42(1):17-41.DOI:10.1016/S0022-3999(96)00216-4.

[9]Regiel B,Carlson B,Glaser D.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a Clinical Tool Measuring Self-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J].Heart Lung,2000,29(1):4-15.DOI:10.1016/S0147-9563(00)90033-5.

[10]钱海兰,王君俏,郁艳梅,等.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688-690.

[11]Eisele M,Rakebrandt Anja,Boczor Sigrid,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General Practitioners’Awareness of Depression in Primary Care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Baseline-Results from the Observational Recode-Hf Study[J].BMC Family Practice,2017,18(1):71.DOI:10.1186/s12875-017-0641-1.

[12]Fischer H F,Klug C,Roeper K,et al.Screening for Mental Disorders in Heart Failure Patients Using Computer-adaptive Tests[J].Qual Life Res,2014,23(5):1609-1618.DOI:10.1007/S11136-013-0599-y.

[13]贺 婷.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3):22-25.DOI:10.3969/j.issn.1008-9993.2013.13.006.

[14]钱海兰,王君俏,沈 忱,等.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4,21(2):29-31.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4.02.012.

[15]肖米新,叶青芳,王月枫,等.延续性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1):42-45.DOI:10.3969/j.issn.1672-1756.2016.01.012.

[16]Heo S,Lennie T A,Pressler S J,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erceived Control and the Relationship to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Eur J Cardiovasc Nurs,2015,14(2):137-144.DOI:10.1177/1474515113519931.

[17]倪 芳,赵雪峰.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与心功能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670-2671.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7.11.030.

[18]夏文芳.焦虑和抑郁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D].武汉:武汉大学,2013.

[19]吕 蓉,孙路路,安 涛,等.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1,18(1):71-73.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1.02.026.

[20]夏大胜,曹 晶,宋衍秋,等.冠心病伴抑郁障碍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多态性关系[J].中国行为科学,2006,15(12):1081-1083.

[21]Graven L J,Grant J.The Impact of Social Support on Depressive Symptoms in Individuals with Heart Failure:Update and Review[J].J Cardiovasc Nurs,2013,28(5):429-443.DOI:10.1097/JCN.0b013e3182578b9d.

[22]温雪梅,卢仁泉,郭 林.中国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焦虑发病及干预效果的 Meta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4,8(4):702-709.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4.04.027.

[23]孟 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关系[D].济南:山东大学,2012.

[24]王丽萍,王丽姿.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9,16(2B):1-3.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09.04.006.

[25]Chu S H,Lee W H,Yoo J S,et al.Factors Affecting Quality of Life in Korea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Jap J Nurs Sci,2014,11(1):54-64.DOI:10.1111/jjns.12002.

Case-control Study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CAO Xiao-tong1,XU Cui-rong2,WANG Jing-jing1
(1.Dept.of Nursing,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09,China;2.Dept.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Zhongda Hospital,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09,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MethodsA case-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in Vasculocardiology Department.Patients with the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higher than 30 were recruited as case group while those with the score lower than 30 as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ere 120 cases in each group.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quality of life.ResultsThe logistic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imes of hospitalization for heart failure in the last year,level of cardiac function,anxiety,dyspnea and complications were the main risk factors of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self-care ability was found to be a protective factor(P<0.05).Conclusion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is influenced by various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s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e factors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heart failure,chronic;quality of life;influence factor;case-control study

R473.54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7.23.005

2017-08-07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课题(2014-WSN-003)

曹小彤(1990-),女,江苏宿迁人,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

徐翠荣(1967-),女,山东泰安人,硕士,主任护师。

方玉桂]

猜你喜欢

合并症心衰心功能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安庆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症的影响因素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针对性护理在妊娠合并症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分析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减重手术可减轻肥胖相关合并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对45例脑出血患者各种合并症的分析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