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动”起来

2018-01-07徐慧敏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9期
关键词:发现美创造美

徐慧敏

【内容摘要】美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必备的课程之一,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让学生的个体素养得以全面发展是社会的需求,因此,美术课堂教育不容忽视。

【关键词】发现美 体验美 创造美 传播美

作为一名专业的美术老师,我要努力对学生进行正规的课堂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术这一学科的意义,让“美之花”在学生的眼中、心中、口中、手中尽情绽放。我要让学生感受到美术课堂内容的丰富性,宽广性和延展性,加强美术课与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和渗透,让他们在美术课堂上“动起来”。

一、眼睛动起来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例如:花草、建筑、环境以及人的行为、结果等很多方面。如果我们留心,我们就能感受到它们的美好之处,能体会到美的意境,从而产生愉悦感和欣喜之情。然而在美术课堂上,每当我让学生尝试着用绘画语言把它们表现出来的时候,他们总会感到茫然:不知道要表达什么,如何去表达。这时候我会引导学生去回忆,去寻找,去想象生活中的一些美好的事物,告诉他们怎么样去欣赏它们的美之所在。经过我的耐心引导,学生就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哦,原来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美好存在呢!可见我们的学生并不是看不到美的存在,而是缺乏正确的引导。要让学生学好美术知识,首先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留意观察,用心体会,学会鉴别,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去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让学生的眼睛动起来,不要死盯着课本,要敞开心灵的窗户,关注外面的世界,搜寻美的事物,让美走入眼里,进驻心间,让心灵受到美的感染。因此我认为,“让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是至关重要的。

二、思想动起来

一个人的见识可以说跟视野与听闻有着莫大的关系。开阔的视野能让人看到外面世界的无限精彩和文化知识的博大精深。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万端的环境中,如果一个人的视野仅仅局限于自己的生活之中,而不去留意周围甚至社会的变化,犹如“井底之蛙”,见识短浅,生活无趣,就没有生机与新意,更没有活力和动力。但当我们的眼光有意识地、不断地去观察世界的时候就会不同,这时我们的思想也会随之活动起来。生活中美与丑并存,丑陋的事物和现象会污染人们的心灵,相反,美好的事物能让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内心充满正能量,同时也会使人们的心情愉悦,充满幸福感,对美充满着憧憬、向往,就会促使人们产生创造美的愿望。因此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学会筛选、过滤掉那些生活中的不美好以及对人们的心理和思想产生消极影响的东西,避免丑陋的再现。然后去关注那些能对人们产生积极影响的美好的人、事物和社会现象,主动参与建设美好生活,和谐社会。一个人在观察的同时,思想就会随之变得积极、活跃、灵动。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内在美,让学生心中充满着真、善、美,让美由内向外散发,积极主动地去追求美、创造美,传播美。

三、嘴巴动起来

很多的时候,人们有这样的感觉:眼前的情景让人激动,我被深深地感染着,我多么想把这种心情告诉身边的朋友,让他们分享我的快乐,可是穷尽其词却表达不出来,我感到非常无奈。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道是真的用语言无法表达出来吗?我想未必。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跟他的知识层次和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在你需要表达一定的情感时它就会喷涌而出。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美术作品赏析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述能力。通过美术作品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交流不应该只是沉默的,有时候需要用准确而丰富的语言来表达和沟通。所以美术欣赏课向学生展示了大量的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学会分析,鉴赏,理解作品表达内容和内涵的同时,要让学生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知情况,理解深度和学习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美术课的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特别是语言文学方面的学习,努力掌握大量的词汇和丰富的语句。这样,在表达的时候才能够更清晰,更准确,更流畅,从而也能够让别人感受到语言艺术的美。因此,在美术课堂上,除了让学生大胆地说出对作品的赏析理解外,我还会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学习感受。

四、手指动起来

现行的美术教材经过改版得以完善,不再以传统的绘画课为主。为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贴近现实,从手绘线条图像的应用,色彩的表达,纸材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材料的综合应用,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美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发展状况,学会制作各类美术作品,动手实践,尝试用各种实材制作、创造出一些具有个性特点和新颖造型的工艺美术作品,来體现对美术的理解和表现,并将之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来美化生活,提高审美品位和生活质量,让自身得到美的完善与提升。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锻炼创造能力,可见,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的手指“动”起来。

总之,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与时俱进,适时改变教学模式,学习新的教育理念,让美术课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绘画课,而是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落实到行动中来,逐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审美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的社会适用性人才。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砀山五中)

猜你喜欢

发现美创造美
音乐,让语文课堂更“美”
浅谈对体育教育中的审美渗透
浅议军校学员审美能力的培养
如何让“美”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如何挖掘小学语文课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