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堂省时高效

2018-01-05张玉哲

学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小组合作

张玉哲

摘 要:课堂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的殿堂,教师是这个殿堂的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了多少知识与教师有直接的关系。课堂是否省时高效与教师课下精心备课、巧设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及时评价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省时高效;精心备课;小组合作;因材施教;注重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0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1.048

一、教师精心备课,课堂才能高效

教师精心备课,课堂才能高效。我们教师经常抱怨,孩子们一点能力都没有,讲过了怎么还不会?其实学生的能力是我们教师不可估量的。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课堂上的提问,问得巧,问得妙,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更好地促进教学,学生参与度高了,才利于学生的发展,才会体现出教学新理念。如我在《穷人》这一课的教学上,摒弃了自己以往串说串讲的方式,而是抓住一个“熬”字让学生体会渔夫为什么会这样说?学生体会到渔夫已经做好去过更艰辛的日子,准备去付出更多的辛劳时;然后教师立刻导到桑娜说:“我非这样做不可!”教师紧紧围绕这两个词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主要人物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贵品质。另外我还利用此时学生沉浸在人物的高贵品质中我问学生桑娜说:“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受了”这一句的“受”字让学生换字,学生纷纷举起小手说可以换成熬、累、苦。在这节课中我不但完成了自己课下精心预设的内容而且又有新的生成。所以我认为教师课下精心备课是教师在40分钟是否省时高效的关键。

二、正确组织小组合作,课堂才能高效

课改初期聆听专家的讲座,我搜集资料,对比传统课堂与高效课堂的区别,制订了试验计划、分组。我根据学生的特点,优差生合理搭配确定组长,制定组内、组间竞争机制。课堂上我把每六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组内有正副两名组长,通过小组推荐,教师选拔的方式产生。组内成员协作组徽、组训形成自己的文化团体。每个组长负责2名组员,当自己的成员遇到困难时,组长负责帮助。通过对学、互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同学间的交流。通过组内合作、组内竞争,给学生创造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彰显自己的个性,使课堂丰富多彩。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

记得展示初期,孩子们站在“舞台”上,怯怯的不敢面对全班同学,我鼓励他们说:“你刚才讲得很好,分析得很透彻,如果能大声点,自然地面对同学讲一遍,就更好了。”“你真的进步了,要相信自己,继续努力呀!”学生在一次次鼓励中拥有了自信。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局面,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通过知识的学习收获了成功,体验到学習的乐趣。后来我在《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地讨论后进行小组集体交流。各组以不同的汇报形式在班中交流,其他组给予补充后再说说自己组讨论的结果。这样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三、“因材施教”课堂才能高效

让每位学生都有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展示自己无限魅力的舞台。作为教师要把目光转入到“关注学生发展”上来,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学习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与大家携手共进。

孔子早有训语:为师者要“因材施教”。我们教师都知道“教无定法”,要灵活,能诱导学生主动探索的教法就是好的教法。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在讲到大榕树上鸟多时,让学生读文当读到各种鸟时,教师话语一转来到学生中间说小白鸟在哪,小花鸟在哪,那只叫得最欢的小鸟在哪,边说边指学生示意站起来,这样教室的气氛立刻活跃了。随后让学生再读这一部分并让叫得最欢的小鸟叫了几声。(这是一个双差生)引发了全班学生读文的高涨兴趣,这就是一个“活”字。不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真正体现了学生学的过程。所以身为教师应该大胆地放手让孩子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潜能,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注重评价,课堂才能高效

作文课上,我根据学生不同的文章进行不同的评价。如热情赞扬好文章,我总是极力赞扬,夸奖鼓励,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如学生的一篇日记的评语:“你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同学,好多国内外的大事你都关心,并且能阐述自己的看法,你真了不起,为了世界的和平,努力吧,看你的啦!”我觉得这种鼓励赞扬是发自老师内心的,要不吝啬赞美之词,还要真诚具体,同时也要注意评语中与学生交流的话语,让学生既感受到老师对他作文的关注,又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从而增强他们超越自我的自信心。

当面对出现错误较多的作文,我总是婉转提出修改建议,批语中避免刺激性,既要有鼓励性的,又要有建议性,使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成绩,又能在惬意中接受老师的修改建议,如《第一次炒菜》的评语:“你炒菜的过程真清楚,好像这盘菜已经摆在我的面前,可是老师更想知道它的味道如何,如果你能把同学们的口水写出来,就更棒啦。”这位学生听后微笑着点点头。孩子们每次听完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后心中不胜欣喜,获得独特的感受,学生的作文达到了新的境界。40分钟的交流与评价使课堂达到高效。

总之,40分钟的课堂孩子们在做什么,想什么,是否在固定的时间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是否和教师的教学设想一致;是否有了新的生成;课堂是否真正地达到了高效。我想我们必须要抛弃已久的“满堂灌”让孩子们动起来。只有高效课堂才能够让每位学生在课堂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够真正为孩子长远发展奠基。让我们随着高效课堂的雨露共勉、共进、互帮、互学,迎着课改的春风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 徐红艳.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改革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21):346.

[2] 刘瑞红.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J].语文学刊,2011(12):162-163.

[3] 李春艳.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教师, 2012(18):60.

[4] 曾小亮,余丽英.运用多媒体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J].小学教学研究, 2009(10):71.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小组合作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巧抓课文及学生特征因材施教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