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应注重渗透学法指导

2018-01-05朱文静

学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法指导渗透语文教学

朱文静

摘 要:渗透式学法指导,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学法指导改革实践中,共同潜心探索、创造出来的一种学法指导模式。它具有与教学同步、能联系学科具体问题、能联系学生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等优点,因而深受师生的欢迎。中学语文教学,应将此法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从而达到“教会学生学”的预期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04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1.026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借一餐;授人以渔,终生受益。”因而,我们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一、指导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指导学生讲究学习策略,帮助不同层次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并要严格监督学生计划的执行。

制订语文学习计划,目标要具体,要切合实际,要科学安排时间,要突出自己特点,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照顾一般。要把制订的计划工整地写在纸上,并把它放在醒目的位置,时时提醒自己。

二、设计预习,指点方法

1.教師应让学生明白: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对于学习语文是非常重要的。提前思考、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听课效率,事半功倍。课前预习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2.交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教师可教给学生如下预习方法:对全文进行整体阅读,利用工具书(字、词典)查阅生字生词,依据上下文揣摩词意,并批注于文中;重点阅读,结合课文背景介绍、课前提示和文中注释,对重点内容进行反复阅读,了解作者思想,养成爱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

1.关于语文课堂学习方法的渗透。怎样使学生上好语文课,也应是课堂教学渗透的内容之一。如做好准备,迎接听课;高度集中,专心听课;抓住重点,认真听课;多方位配合(听、看、想、记结合),高效听课;大胆发言,积极听课;区别类型,认真听课等,语文教师均可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渗透。

2.自主探究能力的学法指导。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自能成文。”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习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自定目标:即在老师指导下,学生逐渐能够做到自己制定学习目标。教师应适时指导,让学生渐渐形成能力。

自主探索:学生自己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探索性学习。一方面,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如通读、圈点课文要点;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作文后,通读改正自己能发现的毛病等;另一方面,尝试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如尝试以批注的方式较为深入地精读,记下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课外自觉练笔等。

自主学习应是有方向的学,有基础的学。在学习一种文体之前,教师应讲解该种文体的系统知识,并传授阅读该种文体的方法,即通常说的理论引路。比如,在学习古文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总结出“文言文五步自学法”:(1)初读了解大意(联系背景,整体感知);(2)细读疏通文句(借助资料,圈点勾画);(3)速读表述文章(理清思路,复述课文);(4)精读探究问题(强化知识,拓展迁移);(5)诵读品味欣赏(深化主题,借鉴创新)。

3.合作探究能力的指导。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内、课外语文学习小组合作的优势。学习小组的编排得法,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形成良性竞争机制。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优化编排学习合作小组。让学习好、有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组员按其基础水平的差异和特长的不同混合编排,每个小组四至六人为宜,好、中、差,分配力求合理。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提示点拨,在组内形成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互相勉励、共同提高的“传、帮、带”学习模式。在组间,则可通过间断小结和评价体系,如:学习成绩的评比、课外活动的参与、后进生的评定、综合素质的权衡等方式,形成一种“赶、比、超”的良性竞争氛围。

合作探究的问题是有前提条件的。首先,合作、探究的问题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产生并且依靠个人能力不能独立解决的;其次,小组内的合作探究需有时间、任务分配等明确的要求,切忌随意性。

四、在复习、总结中渗透学法指导

1.要求学生及时复习、总结所学语文知识。让学生明白仅凭课堂上的接受是远远不够的,许多问题难于进一步分析、研究,所学的知识还不能成为体系,因而,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课后复习、总结的好习惯。

2.教给学生复习、总结的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优化复习、总结语文的思路。有计划、有重点、有层次地比较科学地安排复习的过程与内容。

复习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明确目标,让学生明确复习的目标,明确能力层次和知识要点,为知识的整合、运用,做准备。其二是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完善知识“网络结构图”, 形成知识体系,明确重点、难点和能力运用点,寻找相关知识的结合点。其三是能力迁移,推动综合能力训练。以对过去教学内容和训练能力的复习为基础,向新的复习内容迁移,向其他方向扩展。这种复习方法是一种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能力的做法。实践证明,使用迁移的复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上,学生完成这种迁移之后,不仅所需复习的知识、思想、内容得到了复习,而且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都能得以提高。

语文总结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全面整理,编织成网。如学完某种文体后,可指导学生设计一张表,从写作对象、表现方法、感情色彩、表达方式、结构特点和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系统归纳总结。二是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新知识与其他语文知识进行比较,使掌握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

五、在课外语文学习中渗透学法指导

“语言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而,语文教师的眼光不应只停留在课堂,应向社会延伸语文课堂的外延。

1.要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深浅适度的课外读物。

2.组织各类语文实践兴趣小组。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机会。如撰写小论文,举行趣味语文知识竞赛、开新闻发布会、小小擂台赛、故事会、诗歌朗诵等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乐于探究、乐于体验。

“一个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导”,有利于“创”,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会学、乐学,从而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 谭一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更应该注重学法指导[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13):150.

[2] 孙艳敏. 浅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学法[J]. 引文版:教育科学, 2015(9):176.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法指导渗透语文教学
让英语后进生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