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研活动应做到“三精”

2018-01-05杨金贵袁仕理

新教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三精教研活动

杨金贵 袁仕理

教研活动是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交流的有效载体,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抓手。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利于教学凝聚力的形成、教学共同体的建立,有助于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笔者认为,教研活动的开展,应力求精准、精当,致力于打造精品,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研效益,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达成开展教研活动的宗旨和目的。

一、策划中凸显“精准”

精准,即精确、准确,它要求我们在策划和提炼教研活动的主题时,必须准确把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教师的教学需要,并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问题、满足需要为目的开展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动。

例如,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我县组织了一场“小学数学教师解题命题析题能力竞赛”,内容包括“解题、命题、析题”三个部分,参加对象为35周岁以下的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对试题完成情况的分析,发现年轻教师不同程度存在以下问题:本体性知识欠缺、思维方式“童化”、全局意识缺失。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系列教研活动:一是开展专题培训,夯实本体性知识。针对教师容易混淆的、具有争议的知识点进行对话式培训,促进教师纠正认识偏差,丰厚知识底蕴,深入理解知识本质,从而有效提高本体性知识理解力。二是开展教材研读活动。深钻细研,增强教材整体把握力,避免教师在教学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三是组织教师建立互补型团队。在名师引领、骨干带动下,利用集体力量促进教师抱团成长,提升教师素养。

正是由于把准了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脉”,使得教研活动目标明确、有的放矢,用数据说话、令教师信服,对症下药、针对性强,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可见,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策划教研活动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调查了解教师心中所想、实践中所需,敏锐地发现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分析问题内在的实质,并提炼、转化为可研究的主题,从而加强教研主题的针对性和精准性,促进教研活动有效性的提高。

二、实施中力求“精当”

精当指的是精炼、恰当,它要求教研活动的开展应力求行之有物、简明扼要、直奔主题、简约而不简单,避免繁文缛节和走过场式的“为教研而教研”。教研活动的实施应主题明确,指向性强,既有观点交流和思维碰撞,又有研究结果和专业引领,促进教师形成某一方面的共识,实实在在获得一些收获。

例如,笔者组织了一场主题为“小学数学课堂问题的有效反馈”教研活动。活动前进行了明确分工:有的负责课堂观察,有的负责“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有的负责数据整理与分析……研讨中,每个人根据分工情况作出汇报,围绕课堂教学中问题的频率、问题的有效性、问题的反馈方式进行了针对性点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执教者和听课者展开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所得所惑。经过思维的碰撞与融合,总结出课堂问题有效反馈的“三种方式”:1. 和谐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师生、生生和谐互动中研究问题;2. 有效沟通——尊重、接纳、理解学生,认真倾听学生想法,加强课堂“理答”能力;3. 及时追问——在认知冲突处、知识错误点、思维混沌时进行有效的追问,促进课堂问题反馈方式的优化和提高。

教研是钻研者之间成果的传播、整合与提升过程。实践证明,没有钻研的教研常常缺失有效性,而具有明确主题和内容,具备可操作性强的、精当合理环节的教研活动,恰恰为教师搭建了钻研的平台,更有利于教学问题的探讨、教学思想的交流、教学经验的总结,更能促进教师在研讨中收获、在交流中成长。

三、实践中孕育“精品”

研究的内容和理念需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加以体现。作为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应力求通过精心的设计、精密的组织、精细的实施,努力在实践中提炼、打造出一些精品教研方式,从而提高教研活动的生命力,促进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形成规模化效益。

例如,“问题式教研”就是一种在实践中逐步提炼的、有效的教研方式,它是指在组织教研活动时,凭借教学中的小问题、真问题及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究,旨在以问题为出发点,拾级而上,实现从问题到經验直至成果的转化与提升,从而引领教师自发自觉地进行研究,提高教研效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例如,可以针对学生计算容易出错这一问题,开展“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教研活动;针对教师评价语言单一这一问题,开展“教学评价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教研活动;等等。其基本操作流程为“问题—计划—行动—反思”,引领教师从教育教学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里、从教育教学面临的疑难和困惑中、从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中,精心选择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意义和存在价值的问题开展研究,真正使研究从问题出发,同时促进问题的解决。

再如,“主题式教研”也是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有效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教研“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的方式,将教师置于教研活动的主体地位,从主题的确立、方案的设计,到活动的筹备、活动的实施都尽可能地让教师参与其中。例如,第一学段数学教学中,利用直观手段是常用的教学方式,某校一年段数学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开展了“利用直观,发展思维”主题教研活动,以课例研讨为基本方式,通过集体备课、年段试教、反思改进,进而向全校展示,促进教师进一步明晰直观教学的有效策略。由于教研主题是在教师的参与下共同确定的,教师就清楚地知道开展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意义、参与本次教研活动需要的前期准备工作,教师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其状态是主动的、能动的、积极的,促使教师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进一步引领教师加强教研主题的持续性和渐进性研究,有效促进教研主题的深化研究、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教研活动的策划、实施、提炼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系统过程,它需要教研组织者进行整体思考、循序推进、逐步提升,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教师的实践智慧。当然,提高教研活动有效性的手段和措施绝不仅于此,如何让教研更具有实效、高效,让教师乐于参与、研有所获,亟待广大教研员、一线教师进一步地探索和实践。

(作者单位:福建省柘荣县教师进修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精教研活动
“3S”助力备高考,“三精”落实出成效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策略
重新定义水产功能料!凭三精新标准“破圈”,福美康品牌价值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三精”开发 产量双超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