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8-01-04刘廷邱晴徐金凤

益寿宝典 2017年32期
关键词:达标率神经内科优质

刘廷,邱晴,徐金凤

神经内科通常是医院收治患者较多的科室之一,且患者多具高龄、危重等特点,患者病情变化快,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加之患者多伴功能障碍,处理自我起居能力较差,因此对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通常存在较多潜在危险因素,护理的质量更直接影响着患者预后[1]。优质护理通过强化护理操作,落实责任归属,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现代护理理念。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与社会需求兼顾[2]。笔者总结神经内科引入优质护理理念的经验与体会,对优质护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探讨,以期提供参考与新思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科收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非危重患者;(2)临床资料完整,临床确诊且病史清晰者;(3)患神经内科常见病;(4)收入院时间≥5d。排除标准:(1)主观因素而退出护理路径者;(2)难以配合研究内容者。据此,共纳入研究的患者为240例,其中男135例,女105例,年龄24~78(63.5±8.2)岁,2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及护理部批准。所有入选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2组患者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即患者入院后,依照传统常规护理路径安排护理,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护、治疗的护理、生活与饮食的护理、功能锻炼及相关知识的宣教等。观察组接受以常规护理路径为基础的优质护理,具体包括:

1.2.1 强化的基础护理:(1)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巧与水平进行提升和强化。借助护理质量管理,督促护理人员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操作的水平,加强神经内科涉及的关键的护理技术评分;针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可安排高年资、护理技术过硬的护士负责,为保障对于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的护理质量,亦可安排经验丰富的护士亲自指导完成。要建立一套科学而规范的技术操作流程、疗效评估与反馈的标准;(2)提高对患者生活护理的质量要求,可经由转变护理观念,对护理的内容进行丰富,提升内涵,给予患者较好的人文关怀;对于生活护理,则应细心、细致,作到井井有条,同时做好家属的指导工作,使其明确生活护理的意义所在,帮助和指导患者尽力完成力所能及的自我护理,帮助其恢复,在生活护理时,要做到操作轻柔,注重患者的舒适度并在护理过程中与其的互动。

1.2.2 落实责任归属:(1)完善护理的责任制度,可吸取或借鉴其他同行的成功经验,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与功能锻炼管理进行改进,落实护理工作,确保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有效的提升;(2)讲求团队合作精神,对于人员的选拔遵循量才是用、唯才是举,工作上要合理的安排分工,以利于小组护理质量的整体提升,塑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1.2.3 护理内涵的深化:首先,因为神经内科患者的病情多危重,预后往往较差,致残率与病死率居高难下。对于部分尚无意识障碍的患者,在康复期内,其功能的恢复也往往不理想,患者普遍存在焦虑与抑郁情绪,治疗依从性降低,甚至提高了并发症与复发的发生率;部分患者甚至因担心医疗费用问题,认为自己拖累了家庭而产生轻生念头。因此,护理内涵的深化,应当从这部分患者的情感入手,施以人文关怀,以此作为护理工作的指导。因此,应从患者情绪的缓和入手,引导患者消除顾虑,纠正其对自身疾病的错误认知,激发患者治疗的信心并消除悲观等不利心态。患者处于病灶活动期时,应当增加对其的心理支持,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使其深刻意识到自己被重视和关心。对于部分卒中后可能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须做好不良事件的风险管理,避免患者自伤或意外受伤,鼓励患者家属多陪护,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帮助患者康复[3]。

1.3 效果评价标准 记录并比较2组护理过程中的基础护理达标率、危重症护理达标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与家属满意度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所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2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在基础护理达标率、危重症护理达标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及患者与家属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提升,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且危重症护理与满意度2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护理效果评价比较 [例(%)]

3 讨 论

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多数为高龄老年人群,患病以脑血管病变多见,多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复杂且多变的特点,又兼可能合并有多种并发症,造成实际护理工作中难度较大,风险高等特点。针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质量的管控主要是以配合治疗、增强疗效、降低并发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等为目的[4]。优质护理作为一种现代的护理观念或模式,需要使护士传统护理的思维模式被打破,开展围绕患者进行的治疗跟护理,并对患者的生活、康复等开展指导与协助,提升护理质量,加深护理内涵。这样不仅利于患者的身心恢复,对护理工作者自身而言,也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和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5]。从本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在基础护理达标率、危重症护理达标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及患者与家属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提升,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这都说明了优质护理的引入,对我们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张庆梅.优质护理在康复护理服务模式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9):161-162.

[2]邓永红.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发挥的重要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4,7(4A):158-159.

[3]蔡梅.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1:91-92.

[4]张微微,吴舟娜,应红芳.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8:1332-1333.

[5]何冬梅.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实践与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63,165.

猜你喜欢

达标率神经内科优质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