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蒌承气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型便秘的疗效观察

2018-01-04晓晓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23期
关键词:通腑中风病承气汤

, , , ,晓晓,, ,

星蒌承气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型便秘的疗效观察

王珊,陈沛,江澜,吴爽,王晓晓,耿花蕾,任毅,邹忆怀

目的动态观察星蒌承气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10例)。两组均给予急性脑梗死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星蒌承气汤,对照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或开塞露灌肠,观察治疗干预1周内两组便秘临床症状积分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干预最初5d两组病人便秘临床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d、7d治疗组便秘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星蒌承气汤较西医常规通便疗法能缓解脑梗死后腑实便秘。

脑梗死;急性期;便秘;痰热腑实证;星蒌承气汤

中风病发病的病机是风痰瘀火阻络、气机逆乱,以致火热秽浊之气扰乱神明、败坏形体[1]。中风后气机升降失调,痰热壅遏中焦,导致腑气不通,发生大便秘结。痰热腑实证是许多病人中风后的共性证候[2],若不及时通腑会进一步加重气机逆乱之势,造成病情恶化。因此,通腑化浊对中风急性期的治疗尤为重要。作为通腑化痰法的代表方,星蒌承气汤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疗效。目前关于星蒌承气汤对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型便秘疗效的动态观察研究较少,本研究连续观察治疗1周的便秘临床症状积分,以探讨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住院的34例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10例),所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完成临床试验,无脱落和剔除病例。治疗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51岁~80岁,病程1d~10d;对照组男5例,女5例,年龄55岁~82岁,病程1d~13d。经统计分析,两组病人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脑梗死诊断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3]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痰热腑实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候评价量表;便秘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的便秘。

1.3 纳入标准 病人须完全满足以下6项:①符合西医脑梗死急性期及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②符合便秘诊断及痰热腑实证辨证标准,且中风病痰热腑实证候评价量表积分≥6分;③本次发病病程≤14d;④年龄18岁~85岁;⑤自愿受试,有良好的依从性,且签署病人知情同意书者;⑥未同时参加其他临床研究。

1.4 排除标准 病人凡符合以下任意1条不予纳入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属于腔隙性脑梗死者;经检查证实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中风病人;因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合并房颤,引起脑栓塞者;发病时出现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心脏损伤者;由于肠道器质性病变导致便秘者,如结肠息肉等;年龄<18岁,>85岁;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免疫缺陷疾病、肿瘤、精神病病人、无自知能力、肝肾功能明显异常者(肝功能指标>1.5倍正常值);妊娠、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近3个月参加过临床试验者。

1.5 剔除、脱落和终止研究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被纳入的病例;受试者依从性差,未按规定按时用药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并发症者,须终止本试验;自愿退出或未完成整个疗程影响疗效判断的病例,视为脱落。

1.6 治疗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依病情给予控制血压、降糖、调脂、抗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脑循环等西医卒中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口服星蒌承气汤,组方:生大黄后下10g,芒硝冲服10g,全瓜蒌30g,胆南星6g,羌活6g。由本院中药房提供饮片代煎,每日1剂,早晚各1次,每次100mL;对照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杜密克,15mL,每袋10g),每日1次,每次1袋,或予开塞露灌肠,每日1次,每次40mL。两组疗程均为5d±2d,以大便通下为度,中病即止。若不下,或下后大便复结,则继续使用,以通为度。

1.7 观察指标 便秘临床症状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评价积分,观察治疗7d内两组病人的便秘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检测临床试验期间血常规、肝肾功能、血凝等安全性指标。

1.8 不良反应 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2 结 果

2.1 两组病人不同时间便秘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5d内便秘临床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d、7d治疗组便秘临床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不同时间便秘临床症状积分比较(±s) 分

2.2 不良反应 临床试验期间两组病人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中医治疗中风病的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腑法治疗中风病源远流长。王永炎教授总结历代医家经验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发现,中风急性期存在“气机逆乱、痰热内蕴、浊毒损伤脑络”的核心病机[5],腑实便秘大量涌现,腑实痰热的消长与病势顺逆密切关联[1]。因此,通腑化痰泄热是治疗中风病的重点,王永炎教授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自制星蒌承气汤,成为治疗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经典方剂,目前星蒌承气汤已广泛应用治疗中风急性期病人,疗效确切。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最初5d两组病人便秘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d、7d治疗组便秘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星蒌承气汤较西医常规通便疗法能更好地缓解脑梗死后腑实便秘,其通腑疗效需要一定时间治疗后显示治疗效果。临床观察发现,随着大便通畅,星蒌承气汤组病人多见黄腻苔消退,口气渐除,食纳转馨,神志好转。由此可见星蒌承气汤集通腑泄热、化痰散结、疏利气机于一体,通过排除浊毒,畅通腑气,使气机恢复有序升降,五脏安和,则全身状况好转。有研究表明,星蒌承气汤能改善脑钠肽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促进肠管运动[6],这解释其改善便秘症状的疗效机制。

星蒌承气汤方中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兼逐瘀通经,为君药。芒硝软坚润燥,泻热通便,助大黄通降腑气。胆南星长于清化痰热、熄风定惊,与大黄配伍,可消内结之痰热积滞,又能熄风开窍。瓜蒌既可清热涤痰,又可润燥滑肠、行气散结。佐以少量羌活通畅血脉,条达肢体。诸药相配,化痰热、通腑气,组方精当,效专力宏。

化痰通腑法属攻下法在脑病方面的运用,因此禁用于正虚、中风阴闭证及脱证病人。临床须详辨细审,把握分寸,对症下药,用之无虞。中风急性期虽无大便秘结而见口气臭秽、面红、腹胀、纳差等症状病人,亦可酌情应用,防止演变成痰热腑实证。治疗后腑实证消失或明显缓解,应适时停药,或辨证改用其他疗法,不可一方而终。

[1] 王永炎,谢颖桢.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源流及发展(一)——历史源流、证候病机及临床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20(1):1-6.

[2] 王永炎,谢颖桢.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源流及发展(二)——化痰通腑法治疗后的不同证候演变及疾病转归与治疗[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20(2):1-3.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2(4):50-59.

[4] 郑筱萸.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

[5] 刘岑,王永炎.化痰通腑法治疗意识障碍理论溯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4):10-14.

[6] 赵成梅.加减星蒌承气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6):990-991.

R743 R289.5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23.035

1672-1349(2017)23-3056-03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No.2016-JYB-XS159);“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No.2013BAI13B0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E-mail1278885211@qq.com

信息:王珊,陈沛,江澜,等.星蒌承气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型便秘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23):3056-3058.

2017-05-25)

(本文编辑 薛妮)

猜你喜欢

通腑中风病承气汤
四承气汤思辨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观察通腑平喘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张仲景在阳明病中运用大承气汤的辨证要点简析
金元医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与证治概述
探析古今中风病的发病机制
一分为三辨证方法在出血性中风病的应用研究*
通腑逐瘀汤治疗创伤后腹胀1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