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蔗糖供应链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8-01-03秦小辉唐艺青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物流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制糖蔗糖甘蔗

秦小辉,唐艺青 (广西民族大学 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供应链·

广西蔗糖供应链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秦小辉,唐艺青 (广西民族大学 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广西蔗糖业的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保障了我国食糖的安全、可靠和有效供给。然而,随着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的逐步接轨,现阶段的蔗糖供应链面临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文章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定义了蔗糖供应链,分析了广西蔗糖供应链发展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就广西如何发展蔗糖供应链提出相关研究建议。

蔗糖供应链;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广西、云南是我国最大的两个产糖省区,其中广西产糖量已连续9个榨季占全国的60%以上,蔗糖产业已经成为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国家食糖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供应链管理模式是顺应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力求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整个系统费用的最低。目前供应链管理思想已被实业界广泛认同并加以实践,且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从供应链管理角度分析广西蔗糖业存在的问题,为政府提供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可以帮助企业从供应链角度满足客户需求、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有助于降低广西蔗糖供应链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并保障我国食糖产业安全,同时在提高蔗糖供应链抗风险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

1 蔗糖供应链的概念

蔗糖供应链(Cane Sugar Supply Chain,CSSC),是指蔗糖及其副产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蔗农、制糖企业、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成员组成的网络结构,它由糖料蔗种植、收获、运输、压榨、蔗糖及副产品的储存与分销等环节组成。具体来说,蔗糖供应链涉及到蔗农、糖厂、分销商、消费者、物流企业、科研院所、农资供应商、金融企业、政府等成员,蔗农负责种植甘蔗,制糖企业为蔗农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并负责甘蔗的生产加工,分销商负责销售产品,物流企业则为蔗农、制糖企业、分销商、消费者之间的产品流通提供运输、仓储、信息处理等物流服务,科研院所提供甘蔗品种与技术支持,农资供应商为蔗农供应化肥、农具等种植甘蔗所需的生产资料,金融企业则为蔗糖业提供金融服务,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与指导蔗糖业的生产与发展。

2 广西蔗糖供应链的现状

2.1 广西甘蔗种植环节基本情况

广西甘蔗播种面积2011年达到1 091.6千公顷,2012年比2011年增长36.4千公顷,2013~2015年则逐年降低至973.7千公顷。甘蔗产量从2011年的7 269.96万吨增长至2013年的8 104.26万吨,随后降低至2015年的7 504.92万吨。甘蔗单位面积产量则从2011年的66 599公斤/公顷逐年增长至2015年的77 073公斤/公顷。甘蔗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从2011年的18.2%增长至2012年的18.5%,随后大幅度下降至2015年的15.9%。成品糖产量从2011年的742.28万吨增长至2014年的1 077.16万吨,随后降低至2015年的925.74万吨。

表1表明:崇左、防城港、来宾与柳州市甘蔗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都超过20%,其中崇左市超过50%。动态来看,2011~2014年间各市甘蔗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较为稳定,但2015年广西各市甘蔗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都有所下降,其中百色市从19%左右下降至2015年的12.6%。

2.2 广西蔗糖供应链生产环节基本情况

表2 制糖企业基本情况

表2表明:2011~2015年间,制糖企业单位数维持在94~97个之间,工业总产值从5 491 962增长至6 530 256万元,从业人数从70 468人逐年减少至59 284人;利润总额从2011年的879 609万元逐年减少至2014年的479 776万元,2015年增长至831 284万元;利税总额从2011年的1 248 848万元逐年减少至2014年的702 189万元,2015年增长至1 071 381万元;主营业务收入维持在490~550亿元之间。所有年份的利润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在10%~18%之间,且利税总额均高于利润总额。

表3 蔗糖业国有控股企业的基本情况

表3表明:2011~2015年间,国有控股的蔗糖企业单位数目从20个增长至22个,工业总产值从1 410 297增长至1 911 608万元,从业人数从21 849降低至18 531人;利润总额从2011年的151 218万元逐年降低至2014年的亏损,2015年盈利80 701万元;利税总额从2011年的234 052万元逐年降低至2014年的44 643万元,2015年增长至142 653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从2011年的1 228 868万元降低至2014年的1 050 680万元,2015年增长至1 266 994万元。

2.3 广西蔗糖供应链物流环节的基本情况

在运输方面,广西原料蔗、蔗糖的运输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与水路运输为辅。2015年末广西公路总里程达11.80万公里,公路密度为0.005km/100(km2)①。在物流信息化方面,广西区2015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46.93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3.64亿元,电信业务总量603.28亿元;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 093万户;互联网用户3 401.30万户。在物流信息化技术方面,广西从事蔗糖物流的主体分散、规模小、技术基础薄弱,新兴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困难,如RFID、EDI技术、条形码、GIS等技术未能得到大力推广应用。在蔗糖物流网络方面,广西典型的蔗糖物流网络由收购站—糖厂—物流中心—批发市场和超市等消费终端组成。

2.4 广西蔗糖供应链政策方面的基本情况

国家层面,201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农业部联合印发了《糖料蔗主生产区生产发展规划》 (2015~2020年);广西目前尚未制定相关规划与政策。

2.5 广西蔗糖供应链科研方面的基本情况

广西从事甘蔗科研的机构主要有广西甘蔗研究所、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农科院甘蔗遗传改良实验室与广西糖业协会等,其中广西甘蔗研究所是广西育种的最主要单位。目前广西已培育出桂糖29号、32号、33号、40号、44号等系列新品种。

3 广西蔗糖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3.1 甘蔗种植方面

一是机械化程度低。主要原因:地理环境影响了农机的投入和使用;典型的小农经济种植模式不适宜甘蔗机械化种植与收获;缺乏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影响基层农机工作的开展;缺少农机推广经费,给开展宣传及实施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危险路段的安全隐患特别是林区道路的隐患还没有得到根本消除。

二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原因有:财政投入相对不足,有限的地方财政使得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相关配套制度和工作机制不够完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难以适应大规模水利建设的需求。

三是甘蔗种植面积逐渐减少。主要原因:2012~2015年受国际食糖价格持续下跌影响,甘蔗收购价格随之下调,生产资料和人工价格却持续上升;有些制糖企业无法及时兑现蔗款给蔗农,严重打击蔗农种植的积极性。

四是原料蔗按品种计价进行收购。按品种计价的方式只考虑品种这一因素,无法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容易导致蔗农的惰性农务管理。

导线找形方法采用悬链线法[17],图4为导、地线静止时的状态.图中A点和B点分别是导、地线AOB两端的跨接点,A点和B点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D.O为整个曲线AOB的最低点,建立以O为坐标原点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点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为xA,yA,B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为xB,yB.

3.2 蔗糖生产方面

一是单一品种不能适应市场多品种、多口味的市场需求。

二是工艺与机械设备水平偏低。体现在:制糖机械设备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低,缺少大型、高效蒸发和成糖阶段设备;现有的制糖设备残旧,大部分糖厂在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方面投入较少;目前很多设备检修仍然沿用传统的检修方式;采用一步法制糖技术模式,导致在加工环节上缺少合理的分工,生产的食糖质量达不到国际的高标准。

三是产业链不完整。体现在: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缺乏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深加工产品,产业链延伸不够;蔗糖产业链的纵向环节间的有效协调不足。

四是制糖企业规模偏小。在广西的制糖企业中,年产超百万吨、分工化、经营集约化的企业只占少数几家。

五是国有控股制糖企业生产经营缺乏活力,生产效率低下。

3.3 分销方面

一是品牌影响力不足。广西大多数制糖企业只能提供食糖批发产品,不仅缺乏自身的食糖品牌,更缺乏直面终端消费者的衍生产品。例如,全世界每年利用糖蜜或者甘蔗汁生产朗姆酒等酒类约400万吨,中国每年进口朗姆酒8 000至10 000吨,其售价在每瓶130~300元之间,朗姆酒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而广西制糖企业如广西农垦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朗姆酒,知名度不高,常常面临着内销不好也走不出去的尴尬困境。

二是分销渠道管控不力。广西蔗糖的分销方式是以联销、代销、厂家直销和流通企业买断销售等方式为主,制糖企业在分销渠道上几乎没有话语权。

3.4 物流方面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仍然落后。相比较而言,广东省2015年末公路通车里程为 21.60万公里,公路密度为0.012km/100(km2),这两个指标均为广西的2倍以上。

二是物流信息化水平低。体现在:2015年广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为广东省的14.76%;在物流信息化技术方面,广西从事蔗糖物流的主体分散、规模小、技术基础薄弱,新兴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困难,如RFID、EDI技术、条形码、GIS等技术未能得到大力推广应用。

三是未形成完善的蔗糖物流网络。体现在:缺少专业蔗糖仓储设施;物流节点布局不合理;物流网络设施的总体规划未经过科学论证并优化。

四是缺少物流龙头企业。广西本地物流企业目前整体处于规模小、分散、缺少龙头企业的状态。企业的运作还停留在最简单的运输、配送、仓储、装卸、分拣环节,难以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与全方位深层次一站式的服务。同时蔗糖供应链物流的需求和资源都是碎片化的,导致企业的运作效率低下。

3.5 政府扶持政策方面

与巴西、泰国等国家对糖业的大力扶持政策相比,我国政府对糖业的扶持政策缺乏顶层设计、缺乏系统规划,各级政府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缺乏协调。《糖料蔗主生产区生产发展规划》 (2015~2020年)涉及甘蔗种植生产;国内调控政策涉及政府职能、销售渠道与食糖储备;国际贸易政策涉及食糖品种、关税与配额。但对国企改革重组、制糖企业的技术升级改造、打击食糖走私、应对国际糖价大幅波动、产业链多样化、人才培养、税收减免与出口退税等问题未制定切实可行、有效、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自治区层面,广西未制定类似《云南省蔗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2020年)的规划与政策。

3.6 科研方面

一是甘蔗品种研发滞后,科研实力弱。广西区培育出的桂糖29号、32号、33号、40号、44号等系列新品种的综合性状仍难超越新台糖系列,推广面积十分有限。

二是未重视甘蔗供应链的研究。广西高校、科研院所从事甘蔗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机构、学者寥寥无几,相关有代表性、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更是屈指可数,难以指导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

3.7 国际糖价方面

白糖主力合约价格由2006年2月10日7 757元/吨跌至2008年10月10日3 180元/吨,之后一路上涨至2011年2月28日的7 604元/吨,再跌至2014年9月30日的4 163元/吨,之后上涨至2016年12月2日的7 314元/吨。国际糖价的大幅波动对蔗糖供应链的生产运营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

4 对策研究

4.1 组织机构保障

由广西发展改革委履行省内蔗糖供应链管理有关职责,进一步完善由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农业厅、科技厅、交通厅、财政厅、水利厅等部门组成的省级蔗糖供应链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蔗糖供应链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各主产糖市建立和完善推进蔗糖供应链发展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地方蔗糖供应链工作;各县(区)政府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制定本县(区)蔗糖供应链发展的实施意见,做好宣传发动、政策制定、资金筹措、组织实施等工作。

4.2 甘蔗种植生产现代化

采取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与互换等土地流转方式出让土地经营权,实现糖料蔗的规模化种植与生产。依托广西甘蔗研究所、广西大学农学院等科研机构,采取自主、联合或委托外包等方式研发含糖率高的甘蔗品种。针对甘蔗生产的五大环节(耕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收获、运输)研发适合广西地形的甘蔗生产机械。加强水利设施与灌溉工程的修缮与建设,例如,加快小型蓄水工程、提水泵站、机井等灌溉水源和渠系及管网等输配水工程建设,配套与机械化、施肥(药)、地面覆膜相适应的田间节水型地面灌溉设施或灌水器,有序推进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灌溉模式;加快输配水渠系配套工程建设,加强田间节水型地面灌溉设施建设;不具备水源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蓄水池、坝塘、小型泵站等水源工程及输配水管网,配套水肥共用滴(喷)灌系统;加强易涝地区排水沟、排涝泵站建设,完善灌溉排水体系。合理安排灌溉制度与田间护理制度,构建甘蔗种植的生态循环经济体系,例如在甘蔗的幼苗期可以进行套种(西瓜、红薯等)其它农作物。

4.3 蔗糖生产现代化

坚定推进蔗糖业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鼓励制糖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出售、兼并、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吸引个体资本、集体资本、国有资本和国外资本投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蔗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发展;改进蔗糖生产工艺,推进“二步法”加工精制糖,采用糖浆降硫脱色新技术,研发管理信息化系统、煮糖在线自动监控系统、高浓度酒精生产技术、滤汁处理新技术等;由单一产品大批量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

4.4 蔗糖分销多元化与渠道控制

鼓励和支持制糖企业进行无公害蔗糖、绿色蔗糖、有机蔗糖认定和产品认证,积极申报知名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采取直销、代理、参加展销会、“互联网+”糖业批发市场等多元方式拓展分销渠道;与分销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增强流通渠道的控制力。

4.5 蔗糖物流协调与优化

考虑甘蔗的生物学特性、甘蔗产量、食糖价格等因素对蔗糖供应链物流网络进行优化设计,对供应链中甘蔗收购站、糖厂、分销中心等设施进行科学布局。培育2~3家专业从事蔗糖供应链物流运营的龙头企业;鼓励蔗糖企业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制定蔗糖物流标准;成立蔗糖物流行业协会。加强条形码技术、射频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互联网技术、GPS/GIS、ERP等在技术蔗糖供应链领域的应用,构建基于信息技术蔗糖业生产经营系统。加强与高职、本科院校对接,积极自主培养或从区外引进优秀的供应链管理人才。

4.6 蔗糖供应链政策支持

围绕国家《糖料蔗主产区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在蔗区基础设施建设、良种培育、机械化推广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制定《广西区蔗糖供应链发展规划》;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蔗糖产业信贷投入力度,积极开展收储质押、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融资等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制定供应链金融服务政策,加强供应链资金的流通,做好充足的准备应对国际糖价波动;做好全国首个糖料蔗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工作,启动食糖目标价格管理补贴制度;设立专项糖业基金,用于蔗糖业风险补偿;出台食糖管理办法、食糖目标价格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政府财政向蔗区基础设施建设倾斜,主要用于蔗区原有道路的改造与扩建、新道路的修建、路网的完善,形成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缩短原料蔗从产地至糖厂的运输时间,减少蔗糖分的损失;给予制糖企业在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方面更多优惠政策;充分尊重市场的规律,尊重制糖企业和蔗农的意见,将含糖率、糖价这两个主要因素与原料蔗收购价格进行联动,研究适合我国的原料蔗按质定价机制并施行,实现蔗农与糖厂利润、风险共同分担,从而提高蔗农的种植积极性。

注:①路网密度等于某一计算区域内所有的道路的总长度与区域总面积之比,单位为km/100(km2)。

[1]陈宏.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谢源.美国等先进蔗糖国家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借鉴[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3]云南省政府.云南省蔗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Z].2016.

[4]吴利平.广西蔗糖业产业化的发展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韩威.广西蔗糖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邓军,张跃彬.云南“十三五”甘蔗产业发展优势及思路[J].中国糖料,2016,38(2):66-69.

[7]陆发安,陈锐.当前广西糖业发展问题形势与对策[J].市场论坛,2013(11):5-8.

[8]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11~2016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2016.

[9]广东省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广东统计年鉴(2016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Cane Sugar Supply Chain in Guangxi

QIN Xiaohui, TANG Yiqing (College of Business,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nning 530006,China)

The stable,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uangxi sugar industry ensures the safe,reliable and effective supply of sugar.However,with the gradual integration of the domestic market and the world market,some problems of cane sugar supply chain(CSSC) are exposed gradually.Based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this paper defines the CSSC,analyzes the CSSC's current situation,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develop the CSSC in Guangxi.

cane sugar supply chain;current situation;problem;development suggestion

1002-3100(2017)12-0119-05

F273.7

A

2017-09-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71662005;2016年度广西科协资助高校青年教师及研究生专项课题项目,

项目编号:桂科协〔2016〕Z-04。

秦小辉(1979-),男(土家族),湖北利川人,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物流系统优化与设计、低碳供应链管理。

表1 各市甘蔗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 单位:%

数据来源:广西统计年鉴(2012~2016年)

2 0 1 1 2 0 1 2 2 0 1 3 2 0 1 4 2 0 1 5南宁市 1 7.4 1 7.9 1 7.8 1 6.8 1 4.5柳州市 2 8.4 2 8.1 2 6.9 2 5.1 2 3.2桂林市 1.0 1.0 1.1 0.9 0.8梧州市 1.0 1.1 1.1 1.0 1.0北海市 1 7.5 1 7.9 1 7.7 1 7.2 1 6.3防城港市 3 8.6 3 8.8 3 9.1 3 7.7 3 6.0钦州市 1 3.6 1 4.5 1 4.8 1 4.5 1 4.1贵港市 7.6 7.6 7.0 6.8 6.6玉林市 3.0 3.2 3.4 3.3 3.3百色市 1 9.8 1 9.0 1 9.4 1 6.9 1 2.6贺州市 1.2 1.3 1.3 1.2 1.3河池市 1 8.0 1 8.9 1 8.0 1 7.4 1 3.2来宾市 3 9.1 4 0.0 3 8.8 3 7.8 3 5.0崇左市 5 6.2 5 6.4 5 5.4 5 5.8 5 4.2

猜你喜欢

制糖蔗糖甘蔗
花式卖甘蔗
清明甘蔗“毒过蛇”
多项制糖行业标准的修订和废止
甘蔗制糖澄清工艺优化及应用研究
2019年来宾市蔗糖业总产值近100亿元
自动控制技术在糖厂蒸发系统中的应用
甘蔗的问题
爱咬甘蔗的百岁爷爷
闽东古法制糖“老树发新芽”
掺HRA 对蔗糖超缓凝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