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下区域冷链物流能力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

2018-01-03杨方方林夏繁YANGFangfangHEXuanLINXiafan

物流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海南省冷链供给

杨方方,贺 璇,林夏繁 YANG Fangfang,HE Xuan,LIN Xiafan

(1.海口经济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2.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供给侧改革下区域冷链物流能力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

杨方方1,贺 璇2,林夏繁1YANG Fangfang1,HE Xuan2,LIN Xiafan1

(1.海口经济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2.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冷链物流作为保障百姓食品安全的特殊物流领域自21世纪初以来其重要性日渐凸显,并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促进农民增收、优化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民生行业。文章以海南省为研究个案,通过梳理冷链物流研究文献,从供给侧角度提炼区域冷链物流能力评价的影响因子;阐述了研究海南省冷链物流的意义,采用熵权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研究影响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的政府、科研机构、物流服务提供者等供给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从系统、效率、融合、创新四个方面着眼,提出从系统改革、强化供给、融合互联网、多元创新等方面提升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的对策建议。

供给侧改革;区域冷链物流能力;供给因素;熵权法;灰色关联分析

1 研究背景

冷链物流保障着百姓舌尖上的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的重要行业之一。冷链(Cold Chain)是指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使其在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1]。本质上是一种从源头供应到终端配送整个物流过程处于低温状态下的供应链。进入21世纪,随着生活消费水平的持续提高,居民对水果、花卉、红酒、肉制品等初级农副产品、加工食品、生物医药产品的需求大幅提升,冷链物流空前发展,生鲜电商积极布局。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频繁暴露的食品及医药安全的高度重视促使我国冷链物流业不断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冷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高频率出现,并出台多项国家相关政策及标准,以规范冷链物流服务健康发展。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 (国办发〔2017〕29号)提出以创新为原动力,鼓励通过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等推动冷链物流健康发展,未来冷链物流将迎来高速发展机遇期[2]。虽然我国冷链物流近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整体上我国冷链物流起步晚,冷链物流系统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比如我国综合冷链流通率在20%上下,而美、日则分别达到90%、98%。我国冷链物流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技术方面都远不能满足目前旺盛的市场需求。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提出各个领域进入综合动态优化状态,冷链物流作为特殊的物流领域,寻求其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 文献研究及问题提出

冷链物流是制约生鲜电商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解决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促进就业的“良方”,如何提高冷链物流能力、降低冷链物流成本是一个近年来颇受关注的研究主题。国内冷链物流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有少量关注冷链物流能力提升、成本优化的文献。早期研究大多基于冷链物流作业层角度分析物流能力提升问题[3-5],近来则更多转向过程视角,探究冷链物流一体化背景下,作业环节优化、协作如何影响物流能力[6-7]。作业环节优化、协作离不开运力资源的整合[8-9],这样的整合包括城市配送的运力资源整合、区域物流运力资源整合和全国网运力资源整合三类,运力平台整合互联网化则是冷链物流网络化发展的基础。也有学者从全国或区域层面全面研究物流能力提升问题,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模糊物元等分析方法构建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建设、物流人才培养、物流产业政策完善等不同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区域物流能力的方法对策,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目前对中东部区域物流能力研究比较多[10-13]。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政策的提出,物流业作为连接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基础纽带,以物流服务供给者的角色为企业向客户提供高效物流服务,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必选项。供给侧的视角不同于客户端视角倒逼物流服务提供者被动改善,是一种主动出击、先于客户之需,完善、创新物流服务的方式,一些学者也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物流业发展对策、农产品冷链物流创新、物流服务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14-17]。整体上已有文献对区域物流能力的研究较少,尤其是从供给侧改革视角对区域冷链物流能力进行系统评价优化的研究更是稀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加强区域冷链物流能力研究,对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升级地方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本文以海南省冷链物流作为研究对象,海南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桥头堡,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中心,地处环南海经济合作圈、泛珠三角经济圈、两廊一圈的结合部,是连接亚洲和大洋洲,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中转站,南海海域更是东南亚国际航运的主航道,历史上早有东方航线上的中途站之美誉。海南作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区域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必然选择。而目前海南物流尤其是冷链物流相关的设施设备及企业服务能力还不能够满足海南战略发展需求。另一方面,海南省农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王牌”之一,却存在低效规模大、加工能力低等突出问题,增加热带特色农业效益,打造“王牌”产业,高效冷链物流服务保障是关键。目前学者对海南省冷链物流的研究仅仅是定性的分析冷链物流目前的发展现状,提出的对策比较广泛且角度雷同,并没有用合适的量化研究方法对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途径[18-21]。因此分析影响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的具体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方法选择与指标体系构建

3.1 方法选择

近年来,不少学者采用模糊物元法[10,13]、因子聚类分析法[22]、DEA分析法[23]、层次分析法[24]、灰色关联法[25]等定量分析方法对区域物流进行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达到了把握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目的,但研究角度主要是围绕区域物流发展本身就事论事,并没有从供给侧角度强调主要影响因子与区域物流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物流服务的直接或间接供给者该如何整合资源、协同运作破解供给过剩、供给老化、供给不足的问题以扩大有效供给。灰色关联分析研究的是信息不完备的系统,通过部分已知信息来研究、预测未知领域以达到了解整个系统的目的。海南省冷链物流发展起步晚,主要影响因子较难量化,具有较强的灰色特征,适合采用灰色关联法进行分析。为了避免指标权重赋值的主观随意性,采用熵权法进行客观赋值,将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识别不同因子对海南冷链物流发展的影响,找出关键制约因素,结合海南省情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3.2 指标选取

由于影响区域物流的因素广泛、复杂,且与区域资源禀赋、经济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学者对不同区域物流研究过程中选取的指标也不尽相同。本文参考相关文献,结合指标选取的目的性、可得性、可操作性、代表性等原则建立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量化指标体系。既从供给侧角度考虑了政府基础设施供给、高校相关行业人才供给、物流企业自身服务供给水平对冷链物流的影响,又将海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冷链物流相关需求纳入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均来源于2009~2015年海南省统计年鉴。

4 灰色关联模型建立与实证分析

4.1 灰色关联模型建立

4.1.1 评价权重的确定

在选取的评价冷链物流能力的所有指标中,考虑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每个指标对整体物流能力的作用程度是不尽相同的,为了避免人为赋权的主观随意性,采用熵权法通过对熵的计算来确定权重,客观合理地赋予每个指标不同的权重。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一个度量,如果指标的信息熵越小,该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大,在综合评价中所起作用越大,权重就越高。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具体步骤如下。

表1 冷链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 数据标准化

设由m个年度n项评价指标构成的评价矩阵为R=r(ij)m×n,i=1,2,…,m;j=1,2,…,n。由于本文选取的指标为正向指标,即指标数值越大评价越好,故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对冷链物流能力的各个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2)求各指标的信息熵

根据以上计算步骤可得到各个评价指标的熵值及权重如表2所示。

表2 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

4.1.2 灰色关联模型建立及数据处理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参考数据列和若干比较数据列几何形状的变化态势来判断因素间相关联的紧密程度,变化态势基本一致,说明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则较小。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采用极差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确定参考数列。本文选取每个指标的最优值作为参考数列x0。参考数列记为:比较数列记为:

(2)求差序列,公式为:

(3)求两极最大差与最小差,公式为:

(4)计算关联系数,公式为:

其中:ξ∈(0,1) ,k=1,2,…,n,i=1,2,…,m,ξ为分辨系数,用来削弱Δmax过大而使关联系数失真的影响,人为引入这个系数是为了提高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一般取ξ=0.5。

(5)计算灰色关联度,公式为: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经计算得出各年度及各评价指标的关联度值如表3所示,年度关联度值反映年度冷链物流能力大小。

表3 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为了更直观地对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进行分析,作出其冷链物流能力变化趋势图,如图1所示。

图1 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变化趋势图

4.2 结果分析

4.2.1 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分析

据表3及图1可以分析得出:2009~2015年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整体呈现持续上升态势。

进一步分析得出:2009~2012年期间冷链物流能力逐年增长,其中2012年增加值最大,各项评价指标的关联度值基本呈增长态势,但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前三年呈下降态势,导致冷链物流能力增长缓慢。2012年为海南省“项目建设年”,交通运输场站、物流园区等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清澜大桥、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航天发射场配套道路、洋浦一小时交通圈(洋浦大桥除外)项目、灵文嘉线美兰机场至文城段改造工程、马村港疏港公路等项目竣工,屯昌至琼中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了“田”字形高速公路网。同时加快推进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专用码头扩建工程、海南富山油气化工有限公司精细化工项目配套码头工程、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二期工程等水路建设项目,一大批重大物流项目完成投入使用,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进一步提升了冷链物流服务能力,因此2012年冷链物流能力增长明显。

这一上升态势在2013年发生变化,冷链物流能力较2012年下降了0.03个量值,从评价指标的原始统计数据中可以得到:2013年全年货运周转量较2012年下降10.1%,主要原因在于国际运输航线的距离缩短导致水运货物中转量较去年下降12.1%,最终拉低了整体冷链物流能力量值,说明货运周转量对其影响比较大。

2013~2015年期间冷链物流能力整体呈现快速上升态势,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人员、地区生产总值保持较快增速,对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2015年增速稍有放缓,主要原因在于民用载货汽车出现负增长,数量较上年下降20%。这并不是省政府对物流配送能力重视度有所下降,而是2015年海南省为了应对空气污染问题,出台了淘汰整治黄标车的严厉措施,这也表明物流配送能力对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具有显著影响。

4.2.2 海南省冷链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表3的结果,各个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度都在0.5以上,说明相关影响因子对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的影响比较显著,结合海南省实际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1)民用载货汽车数量对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影响排在第一位,说明物流配送能力对海南省冷链物流发展影响巨大。海南省依托旅游业及热带特色农业,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迅速,物流配送能力逐年上升。在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下,大力推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田”字型高速公路网建设,完善高速公路路网主骨架,大力推进面向东南亚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推动海口、三亚、八所铁路综合物流园区,马村港、洋浦港、三亚港等水运综合物流园区,美兰、凤凰机场航空综合物流园区的建设,建立完善由铁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相互协作、紧密衔接的区域性国际综合物流运输服务体系。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海南省冷链物流仓储及冷藏车配送能力明显不足。据统计,全省目前冷库总储量为204 647吨,冷藏车约51辆,多温层冷库缺乏,冷库配套功能及服务不足。

(2)货运周转量灰色关联度为0.6428,排名第二,反映出随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田”字形高速公路网建设,以海口港、洋浦港为双核的区域性航运枢纽建设,对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拉动作用较明显。但海南省现代物流业起步慢、基础差,存在道路等级低、通达能力不足、区域之间互联互通能力差等问题。根据《海南省“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实施方案》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海口、洋浦为双核心枢纽,以三亚、东方、琼中为次枢纽,以海口、三亚、洋浦、东方、琼中为物流集聚区,形成物流园区、市县物流中心、乡镇货运站辐射末端的全省三级物流设施体系[26],建立热带瓜菜冷链运输体系,为农产品进城、出省国际化创造条件。

(3)地区生产总值灰色关联度为0.6038,排名第三位,表明海南省经济发展在拉动冷链物流能力提升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海南省依托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定位以及“一带一路”重要枢纽的战略机遇、“多规合一”改革的深入推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补齐短板,探索发挥特区经济优势,区域间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经济水平持续较快增长,为海南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4)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关联度为第四,反映海南省物流人才培养水平良好。无论是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需要还是服务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选择需求,日趋旺盛的物流需求迫切需要发展现代物流业来保障海南省经济发展。近年,由海南大学、海南经贸学院等多所高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的一大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不断充实到物流行业中,有效提高了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冷链物流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5)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职工人数关联度为0.5719,在主要影响因素中排名第五,其灰色关联度值增加缓慢且浮动较大,表明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受到物流业从业人员的制约。近年随着经济发展,物流业的人才需求日益旺盛,从业人员逐年增长,但增长缓慢。一方面由于先进技术、设备的广泛应用,物流业工作呈现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趋势,对从业人员的需求数量有所减少;另一方面物流行业对配送、仓储、分拣等低层次人员需求量较高,但其工作较为辛苦,上升空间小,造成人员流动性大。同时物流信息化、供应链管理等高层次人才严重短缺,成为制约海南冷链物流能力提升的重要瓶颈之一,难以保证海南冷链物流高水平发展。因此健全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创新迫在眉睫。

(6)农业生产总值、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从业人员以及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虽然排名靠后,但也有较高的关联度。海南省是热带果蔬等农副产品重要生产基地,2016年海南农产品出岛销量在700万吨,农业占GDP比重达到32.73%,农产品物流需求的持续增加亦是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提升的重要动力之一。2017年6月,顺丰航空开通货运专机运输海南荔枝,有力助推地方特色农产品特别是季节性农产品出岛,更好地拉动了冷链物流快速发展。同时,2012年以后,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积极推行,海南省对物流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幅增加,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形成了以海口为核心,洋浦、三亚、八所、琼中为重要枢纽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相衔接协作的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全省岛内通道、陆岛通道、面向东南亚国际航道的“三大物流通道”框架。区域物流布局的日益优化,有力支撑了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的提升,由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时间周期较长,短时间内对冷链物流能力提升贡献有限。但在“互联网+”趋势下,冷链物流朝着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服务深度化、供应链化方向发展,对物流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而海南省相关科研及技术服务人员相对稀缺,冷链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制约海南冷链物流的快速、良性发展。

5 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立足海南省情,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着眼于系统、效率、融合、创新四个方面,提出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提升的具体措施建议。

5.1 系统全面改革,促进海南省冷链物流良性发展

现代冷链物流业的培育、发展,涉及宏观经济发展需求、行业规范、资源环境、基础设施设备、专业人才梯队建设、信息技术、投融资渠道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注意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协同推进。海南省面临的大环境越来越好,而现代物流起步晚、基础差,需促进物流管理体制机制、物流行业标准、物流发展优惠政策联通,为互联互通提供机制保障;从交通运输网络、港口等物流节点建设、物流人才培养引进、冷链设施设备投入、信息平台建设等多方面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创新运营模式,深化开放合作,注重长远利益,充分整合利用已有社会物流存量资源,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对高端冷链物流服务的需求,放大多层次客户群体对冷链产品的购买频次,助推海南特色农业经济发展。

5.2 强化供给,提高海南省冷链物流服务效率

“一带一路”战略为海南过剩产能的输出、产业产品走向国际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抓住这一大通道建设的红利还需夯实自身物流业发展基础,为贸易的互联互通提供设施、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保障。鉴于地理和自然优势,海南拥有全国其他地方无可替代的特色农产品,作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海南农业要走出去必须主动融入海上丝路建设,而农业走出去的基本保障就是高效率、低成本的冷链物流服务供给。

(1)强化冷链设施设备及配套服务设施供给是提高海南冷链物流能力的重要载体。海南省无论是冷库、冷藏车还是大型冷链物流企业都严重匮乏,果蔬等农产品通过冷链运输的比例不足10%,导致流通过程腐损过多,冷链物流服务成本居高不下。基础设施建设是冷链物流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科学规划全省冷库、农副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布局,加快补齐农产品产地预冷、分级、包装等“最先一公里短板”,推进海口、三亚、洋浦、东方、琼中五大物流集聚区建设,整合社会存量物流资源,大力扶持有实力的罗牛山冷链物流等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打造集仓储、加工、理货交易、配送、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以及全类“菜篮子”“果盘子”供应平台,形成规模效应。同时,推进全省岛内通道、陆岛通道、面向东南亚的国际通道“三大物流通道”以及连接东北、京津冀、珠三角泛珠省市和西南地区集装箱和能源运输通道建设,尽快形成衔接城乡、辐射周边、联通岛外、畅通便捷的大格局冷链物流体系。

(2)强化冷链物流技术供给是提高海南冷链物流能力的重要支撑。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整个过程需要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让消费者吃到新鲜、安全的生鲜食品。一方面加快预冷技术、自动化冷库技术、冷藏运输技术、包装技术、温控技术、GPS、EDI等先进冷链物流技术的应用推广,消除田间热,延长保鲜期,降低商品损耗率。另一方面建立包括仓库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等全面智能化的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管理运营,去掉低效低质产能;同时,建立统一标准的数据管理和物流信息平台,而不仅仅是物流企业和货主简单交换供需信息的集散地,动态监测,共享网络信息资源,实现全省以及与东盟国家主要港口、机场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加强物流企业间的整体联动效应,形成物流资源聚合,提高冷链物流服务效率,降低消耗成本。

(3)强化冷链物流专业人才供给是提高海南冷链物流能力的重要保障。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冷链物流行业在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下快速发展,冷链物流相关的研究、管理、操作等专业人才的稀缺成为冷链物流能力提升的关键瓶颈。一是省教育主管部门要注重投入,加强对物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和引导,设置冷链物流特色专业,大力支持院校开展具有海南冷链物流发展特色的教育。联合企业、高校、行业协会及各类培训机构,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探索联合培养新模式。由于海南省物流业起步晚、高校资源相对稀缺,设置人才引进激励政策,积极引进高水平的冷链物流高端人才,提高冷链物流管理水平。二是作为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供给的高等院校,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派教师进修提升冷链物流知识水平,学习国内外先进冷链物流实践经验,又要积极与企业开展教师挂职锻炼、学生定期实训等合作方式,结合企业业务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冷链物流从业技能。三是发挥冷链物流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支持行业协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技术推广、标准制订、信息统计、咨询服务、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鼓励行业协会健全和完善基础性工作,加强行业规范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推进海南省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

(4)强化冷链物流资本供给是提高海南冷链物流能力的重要驱动力。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快速提升离不开资本助力。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大对交通运输物流的投资,完善物流运输网络。整合财政资金,扶持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及多温多功能冷库设施、RFID和GIS等信息化建设,奖励和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参与农产品冷链流通体系建设等。建立健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冷链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参与融资租赁公司的发起设立,积极开展重点园区的融资租赁业务。适当对重点冷链物流企业的信用评级和授信额度给予政策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并购、各类债务工具融资等实现全球资源优化配置,扶持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提升核心竞争力,助推一带一路市场开拓。

5.3 冷链物流企业主动融合互联网,提高海南省冷链物流生态竞争力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作为一种生产元素渗入到所有行业,对物流业产生着巨大影响,“无车承运人”试点即是“互联网+物流”的具体实践。海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与非洲国家连接的重要纽带,要推动农业走出去必须以国际化的冷链物流服务作为支撑。而海南省人口数量较少、内需有限,农业产能过剩,因基础设施缺乏、缺少现代化物流企业导致无法有效输出过剩产能。在环境资源约束的内在要求下,海南省冷链物流要走向国际化来满足柔性化与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以达到化解过剩农业产能的目的,这仅凭一家企业是无法独立完成的,需要企业保持一定的信息开放性打破信息孤岛,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聚合冷链物流供给侧的资源,在产业链上纵向拓展整合配套产业服务,进行多维深层融合,形成一个开放互联、合作共享的大物流生态系统,高效的利用生态链上企业现有资源而不是无节制的加大投资来快速丰富物流服务的多样性,完善自适应、自进化能力,形成更灵活、更随需、更透明的冷链物流运营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及消费者需求。此外,冷链物流企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还需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继续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开通医药运输的快捷通道,对物流行业的监管方式也需根据运行情况适时调整,推进互联网+政务,为冷链物流行业健康稳健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5.4 以多元创新为动力,激发冷链物流需求,拉动海南省冷链物流能力提升

供给侧改革下,海南省冷链物流不仅仅要强化生鲜农产品预冷、仓储、运输等,以补短板的方式被动满足已有物流需求,更重要的是创新技术、服务、模式等,激发供给侧活力,创造出更多有效供给,将物流的存量资源转化为外部持续价值创造,激发新的物流需求。在科学方法论指导下,具体通过制度创新疏解政策约束,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以服务创新、技术创新、主体创新、运营方式创新一系列创新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全过程运营成本,加快形成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培育冷链物流新业态。

6 结束语

从生鲜食品到医药行业,冷链物流企业是否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冷链物流服务关乎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及对相关职能部门的信任,日益受到国家及各级政府的重视。长期以来,物流服务与成本的“效益背反”问题一直是物流行业的难题,尤其是冷链物流服务因全程需保持低温状态,相对普通货物运输成本更高。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提出,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途径,推进区域特色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海南省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纽带,既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又有别具特色的热带农业资源,比较优势突出,冷链物流需求旺盛,急需能够满足高层次消费需求的高效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本文以海南省作为个案解析了其现有冷链物流服务发展状况及影响其服务的供给因素,力图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提炼出具有启发意义的对策措施,有助于在供给侧改革政策引领下冷链物流服务的直接及间接供给者充分整合利用存量物流资源达到去产能、降库存的目的,不断激发冷链物流服务供给侧活力、冷链物流企业的创新创造潜能,刺激需求,推进海南省特色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海南省冷链物流服务能力。

[1]王哲.供应链环境下奶制品冷链物流问题的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7)29号)[Z].2017.

[3]王东梅,王明亮,吴先聪.我国冷链物流的成本控制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7(2):127.

[4]贾振军,沙威.降低食品冷链中的物流成本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40-42.

[5]郭慧馨.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控制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12(12):36-37.

[6]Ju-Chia Kuo,Mu-Chen Chen.Applying loss aversion to investigate service quality in logistics[J].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Production Management,2010,30(5):508-525.

[7]肖锭.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及成本优化研究[J].农业经济,2014(2):123-124.

[8]刘秀.冷链物流运输成本优化[J].品牌(下半月),2015(10):41-42.

[9]D Nakandala,H Lau,J Zhang.Cost-optimization modelling for fresh food quality and transportation[J].Industrial Management&Data Systems,2016,116(3):564-583.

[10]张诚.基于模糊物元的中部六省物流能力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1(4):25-29.

[11]李全喜,金凤花,孙磐石.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相关分析——基于全国面板数据[J].软科学,2010,24(12):75-79.

[12]周泰,王亚玲.提高我国区域物流能力的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3):18-22.

[13]高新才,丁绪辉,高新雨.基于模糊物元方法的西北五省区物流能力评价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4(1):31-37.

[14]乐雄平.供给侧改革下冷链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6,38(10):13-17.

[15]闫琰.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J].价格月刊,2016(9):91-94.

[16]窦宇,兰秀建,黄天齐.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农产品物流创新路径[J].农业经济,2017(2):127-128.

[17]丰佳栋.供给侧改革下第四方物流模块化服务创新模型设计[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3):25-29.

[18]李玉萍,叶露,等.海南省热带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运作模式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6):3979-3984.

[19]黄有光.冷链运输业:“菜篮子”的关键保障[J].今日海南,2012(3):30-31.

[20]李玉凤,邹孟.海南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热带农业,2011(5):20-23.

[21]翁启伟.海南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7(3):52-53.

[22]杨会来,杨蕾.因子聚类分析在区域农产品物流能力评价中的应用——以河北省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4):128-132.

[23]马秋艳.河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4]雷勋平,叶松,龚月琴,等.安徽省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28(2):32-36.

[25]马丽荣,马丁丑,张恩源.主要涉农物流因子对农业发展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4(1):67-81.

[26]佚名.我省“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实施方案出台[EB/OL].(2015-12-20)[2017-08-01].http://www.hkwb.net/news/content/2015-12/20/content_2758770.htm.

Research on Regional Cold Chain Logistics Capability in Supply-side Reform——A Case Study of Hainan Province

(1.Haikou College of Economics,Haikou 571127,China;2.Philosophy and Public Management School,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4,China)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cold chain logistics as a special logistics field for guaranteeing food security of the peopl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livelihood industries for nation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to promote farmers'income and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side,this paper takes hainan province as a case study,extractes the impact factors to evaluate regional cold chain logistics capability through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f cold chain logistics.Then on the base of these,the paper st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hainan cold chain logistics,uses the entropy-weight method and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analysis government,research institutions,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 supply factors and their influence.Based on empirical analysi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the hainan cold chain logistics from the aspects of system reform,strengthen supply,internet combination and multivariate innovation.

supply-side reform;regional cold chain logistics capability;supply factors;entropy-weight method;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F259.27

A

1002-3100(2017)12-0067-07

2017-09-18

海口经济学院校级项目,项目编号:hjky17-3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CZZ011。

杨方方(1988-),女,河南南阳人,海口经济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贺 璇(1989-),女,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环境治理;林夏繁(1988-),女,福建福安人,海口经济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工程硕士,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猜你喜欢

海南省冷链供给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海南省肿瘤医院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